分享

1930年,6名红军执法队员在一面馆遇害,20年后才知凶手是举报人

 思明居士 2022-05-14

1950年11月下旬,湖南省长沙市一看守所关押的一名刑事犯突然叫喊说要见公安局长,他有重要情报向首长汇报。

文章图片1

看守所长丁保国让战士们将那名犯人带到了审讯室,他进去后,只见一个身材矮小、体格粗壮的中年男子站在里面,看到他进来后,点头哈腰地说着:“首长好,首长好。”

丁保国摆摆手问道:“就是你说有重要情况反映的?是什么线索?”

面对丁保国的询问,那人却迟疑地说道“首长,我要反映的这个线索很可能是一个大案子的,得直接跟公安局长说才行。”

“局长公务繁忙,没有空听你谈,我是所长,你就跟我说行了,政府有规定,我可以代替局长接受在押犯人的坦白检举。”

听到这话,那名男子还是踟蹰着不肯说话,就在这时,旁边一名战士冲着犯人大喝道:“你这个家伙实在是不知好歹,我们丁所长忙得没白天没黑夜的,能抽出时间来听你讲已经是给你面子了,你还啰嗦个啥?再不说,小心一枪崩了你!”

文章图片2

那人被吓得一激灵,连忙表示愿意坦白,但在说之前,他又询问政府的“宽大处理”政策是不是对他有效?

丁保国由于才刚调过来,对这名犯人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在询问后才得知,这名男子名叫包云升,因为犯了强奸罪才被抓了进来,他之前是个人力车夫,车行老板对他不好被他怀恨在心,新中国成立后,车行老板被镇压后,他趁机强奸了车行老板的小老婆,就这样被抓了进来。

弄清楚包云升的被抓缘由后,丁保国心中有了底,他对包云升说道:“你的情况很清楚了,按照你所犯的罪行,大概会判个五年,根据政府政策,你检举的如果是重大案件,除了不给你判刑之外,还可能给你发些奖金,你可要想好了再说,我们是说话算话的,这点你放心好了。”

听到这话,包云升非常兴奋,一股脑地将自己知道的线索说了出来。

据他所说,这起案件发生在二十年前,有六名红军战士因此被害,这六名红军战士当时是红三军团的执法队,当年红军在攻克长沙后,由于没有经验,城市内治安较差,彭德怀这才让彭雪枫组织成立执法队维护治安。

文章图片3

彭雪枫率领执法队四处出击、坚决镇压,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彭德怀为此还嘉奖了彭雪枫,称他是个“大才”。

后来由于蒋介石的反扑,红三军团只能放弃长沙,就在撤离的时候,一起针对彭雪枫带领的红军执法队的袭杀计划出炉了。

1930年8月4日深夜,一支执法巡逻队在结束任务返回驻地时,因为巡逻了一天,大家都有些饿了,再加上马上就要离开长沙了,大家决定去一家叫湘春的面馆吃饭,当时天气炎热,六名战士没有进店内,就坐在了面馆门口的凉棚下,面条端上来后,就在大家动筷准备吃饭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处打来了一排子弹,六名执法队员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倒在了血泊当中,当场牺牲。

袭击事件发生后,彭雪枫震怒,立即派出部队搜查袭击者,却毫无收获,加上当时处在撤离长沙的当口,这次追查只能无疾而终。

这件事也成了一桩悬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因为年代久远,当年的目击证人早已找不见,这起血案也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文章图片4

包云升交代说自己是长沙当地人,当年发生这起血案的时候他才16岁,因为他家离面馆较远,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具体情况他不清楚,但曾听一个人说他和这次袭杀事件有关。

包云升说的这个人名叫祁宽寒,比包云升大六岁,在抗战前跟包云升是邻居,曾经在湘春面馆打过工,这人喜欢聊天吹牛,大约在1932年的一个夏天,当地人又说起了两年前发生的袭杀事件,一部分人说这是土匪动的手,一部分人说是国民党兵干的,谁也不服谁,就在大家争论得几近动手时,祁宽寒站出来说这件事他最清楚,最初的目标就是彭雪枫,只不过彭雪枫当晚没现身,这才改变目标杀了那六名执法队员。

大家听他说得这么逼真,全都追问具体是什么情况,但祁宽寒一看自己说漏了嘴,连忙找了个借口溜走了。

包云升说他当时也没有太在意,只以为祁宽寒是吹牛呢,结果几个月后他就发现祁宽寒居然在那家面馆打工,他这才起了疑心。

后来包云升几次想找祁宽寒询问这件事,但都被搪塞过去了,没多久,祁宽寒就搬家了,包云升也和他断了联系,直到1950年6月,两人才再次见了面,当时包云升还很热情地跟祁宽寒打招呼,结果祁宽寒理都没理,这可让包云升气坏了。

文章图片5

后来就是包云升因为犯事进了监狱,他听监狱的管理人员说交待案情可以减刑,立即就想到了当年的这件事,他觉得祁宽寒很可能知道些什么线索,就想着要“将功赎罪”,检举揭发了祁宽寒。

丁保国听了后也觉得这是个大线索,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本来这种侦查案件应该由专案组负责,但当时的案件太多抽不出人手,上级就将丁保国调出来让他带着三个侦察员一起侦破这起案件。

丁保国没有一点经验,纯属被赶鸭子上架,上级派给他的三个侦察员分别姓郭、沈、余,这三人都是新手,丁保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查找线索。

经过查阅户籍材料,丁保国找到了祁宽寒的线索,他当时正在一家工厂当机修工,还是厂里的积极分子,得知消息后,他带人立即赶往祁宽寒的工作地点,将一脸茫然的祁宽寒带回了派出所。

回到派出所后,祁宽寒无辜地问道:“警察同志,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啊?”

文章图片6

丁保国严肃地问他:“不要装了,我们要向你了解一个案子的情况,这个案子已经发生很多年了,是抗战前的事,具体什么案子我想你心里也有数,我们就不提醒你了,你自己老实交代吧!”

祁宽寒一听急了,连忙起身解释:“警察同志,这……这抗战前的案子,少说都过去十几年了,你让我交代,我怎么会知道呢?您就别和我开玩笑了。”

一旁的小沈喝骂道:“谁跟你开玩笑了?大家这么忙,你觉得我们会跟你开玩笑吗?我们可以帮你回忆一下,湘春面馆,明白了吗?还不老实交代?”

大家原以为祁宽寒听到这四个字会大惊失色,没想到他脸色依旧,显得心理素质十分强大,丁保国又提醒他:“湘春面馆,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警察同志,我知道这家面馆,我在那里面吃过面的,可是我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你还不肯交代吗?我问你,你在湘春面馆干过没有?”

文章图片7

“没有!”

祁宽寒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在面馆打过工,这就让大家犯难了,过去这么久了,也没有人能够作证,案件陷入了僵局当中。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丁保国突然提出要放了祁宽寒,再跟踪他来找到线索。

按照丁保国的交代,祁宽寒被释放后,小郭和小沈两人负责盯梢,他和小余负责机动,大家一连盯了数天,也没发现祁宽寒有什么异常举动,每天都是工厂、家两点一线。

如此规律的生活让丁保国都有些沉不住气了,就在这时,祁宽寒工作的厂工会主席打来电话说扣下了祁宽寒的一封信,丁保国闻之大喜,立即将这封信带回了派出所。

拿着信件,丁保国不敢随意拆取,突然想到自己之前那个看守所里有一个国民党特务有个绝活,就找到了那人,让他将一封信“完好无损”地拆开。

信打开后,只见去信上写着:“公安局已找过我,询问当年之事,没有吐口,无事(小寒)。”

回信是:“知晓,可能也会找我(项)。”

文章图片8

显然,这封信就是祁宽寒给他的同伙的发去的,丁保国首先要做的就是查这个“项”到底是谁?但信件上并没有地址,一切无从查证,就在这时,侦察员小郭传回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小郭说他监视祁宽寒的时候,发现一个中年男子曾进了祁宽寒的家,很快就离开了,他让小沈继续盯梢,他跟着这名男子一直到家。

丁保国立即带人赶去,经过询问他人得知,那名男子叫项盼霖,经营着一家糕点铺子。

当天晚上,丁保国带人将项盼霖带回了派出所,问道:“你以前是干什么活计的?”

“以前?我干过的活计多了……”

“那湘春面馆是不是你开的?”

“是啊,是我开的。”

丁保国大喜过望,总算找到正主了,他拿出那封信说道:“这封信是祁宽寒写给你的吧?这一切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中,你和祁宽寒的阴谋我们一清二楚,好了,话我只能说到这里,接下来就该你自己说了,我们党的政策你也听过,具体怎么办你掂量掂量吧!”

文章图片9

项盼霖一脸“无辜”地说自己并不知道犯了什么事,也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丁保国等人给他说了一个多小时的政策,都没能让项盼霖开口。

无奈之下,丁保国只能让人将祁宽寒再带回来,进到派出所后,看到项盼霖也在这里,祁宽寒大吃一惊,随后丁保国将两人分开审讯,当他拿出那封信件时,祁宽寒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将当年的事全都交代了出来。

原来祁宽寒当年在湘春面馆确实干过一段时间,因为介绍他进店的人和老板项盼霖关系很铁,项盼霖对他也很放心,十几年前的一个雨夜,他看见一个小叫花子拿着一个小包包进店吃面,他眼尖地发现那里面装了两根金条,遂起了歹念,叫来项盼霖,两人将那名小叫花子勒死抛尸枯井中,那两根金条也被他们二人给分了。

侦察员本以为他要交代的是红军战士被袭杀一案,没想到却牵扯出了另一个案件,当他们询问是否还有其他没有交代的问题时,祁宽寒表示再没有其他隐瞒的了。

眼看祁宽寒“铁了心”不愿交代,丁保国只能将希望放在了项盼霖身上,当他看到祁宽寒的口供后,他也崩溃了,交代的事情与祁宽寒所说没有差别。

文章图片10

案件就此陷入了僵局,就在这时,一名知情人说祁宽寒是在红军战士遇害后的第二年才来湘春面馆打工的,案情又陷入扑朔迷离当中。

在审问项盼霖后,丁保国将当年面馆的六名伙计都找了过来,对审讯记录进行分析,发现项盼霖很可能真的与这件事无关。

就在大家沮丧之时,一个姓易的伙计说自己想起了一个线索,他说红军执法队员被袭杀的前几天夜里,有一个脸孔陌生的癞痢头少年每天晚上都要来面馆吃饭,有时候要一碗面条,有时候要几两烧酒,独自一个人坐在面馆里靠窗口的位置,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红军执法队员被杀害的那天晚上,这个少年就没有来过,从那之后,他再也没见过那名少年。

根据姓易伙计的线索,丁保国又询问了其他几名伙计,其中有三人都说有这么个印象,那名少年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长相有些老成,从那之后这个少年就消失不见了。

就在案件侦破陷入僵局时,丁保国的上级领导给了他一份材料,说是从湘潭市公安局转过来的,这份材料是一名国民党特务交代的,他说在1940年和一伙土匪打交道时,意外听说了十年前的这场袭杀案,那些土匪说这件事是宁乡“白虎帮”干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复“鼎丰银楼大劫案”的失利之仇。

文章图片11

丁保国立即对那名特务进行审问,发现在此案中有一个名叫“柏胡子”的人,就是他当时给土匪传递的情报。大家决定从这个人入手,经过侦察找到了柏胡子的线索,但他早在1941年就因为患病死掉了,丁保国不甘心,打算找柏胡子的家人询问线索。

柏胡子原名柏孟武,娶了两个老婆,因为他本人无法生育,因此并没有孩子,在他死后,小老婆把他的钱财都卷走了,他的大老婆如今还健在,就住在长沙市。

得知这个消息后,丁保国非常高兴,带着小沈前去找柏胡子的大老婆,丁保国冒充居委会人员,小沈冒充记者,登门以后,丁保国说自己是陪“记者”来的,这名“记者”想采访一些以前的帮会人物,慕名找过来的。

此招果然奏效,柏胡子的大老婆放下了戒心,说起了丈夫的生平事迹,在她的叙述下,丁保国两人才了解到柏胡子以前和当地哥老会、红枪会以及白虎帮、一炷香等土匪帮伙都有关系。

小沈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到了鼎丰银楼一案上,问道:“钟婆婆,我听说当年的鼎丰银楼大劫案就是柏孟武当时给提供的情报,这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12

“对的,就是他给提供的情报,后来派了一个姓李的老头给白虎帮送的信。”

“哦,那可真是多谢您老人家了,我听说后来白虎帮给鼎丰银楼案中丢命的兄弟报仇,袭杀了红军执法队,这也是柏胡子送的情报吗?”

“是啊,就是他给送的,他当时让小瘌痢去探明情况,然后通知了白虎帮来接头的土匪,后来红军撤走后,白虎帮特地进城感谢他,还请吃了饭呢。”

小沈一听“小瘌痢”三字,眼睛顿时一亮,打听道:“这个小瘌痢是谁啊?”

“哦,就是柏胡子以前雇佣过的一个伙计的儿子,他看那孩子机灵,就让他送信打听情况。”

“是这样啊,那您知道小瘌痢真名叫什么吗?”

“包云升。”

文章图片13

这个名字一出口,丁保国和小沈都惊呆了,包云升不是检举人么,怎么成了同伙了,匆匆告别柏胡子的大老婆后,两人赶回派出所与其他人商议,最后大家决定将湘春面馆当年姓易的伙计请来当场指认。

第二天,易先生被请到了派出所,丁保国让人将包云升带出来让易先生指认,看看是不是当年的“瘌痢头”,包云升被压出来后,易先生立即辨认出这人就是当年的那个人。

事到如今,包云升也知道大事不好了,但他强装镇定不肯交代,丁保国说道:“包云升,我劝你还是老实交代,要不要我把柏胡子的太太请来和你对质一下?”

一听这话,包云升不敢有所隐瞒,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包云升被逮捕后,一直想要逃脱处罚,就想到了“戴罪立功”的办法,他寻思当年的这件事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就算是想查也查不到线索,而且自己认识的祁宽寒就在那家面馆干过,自己说的真真假假,想必警察也分辨不清,要是成了,自己就不用蹲大狱了。

文章图片14

然而包云升还是低估了公安干警的能力,最终自食恶果,很快,包云升数罪并罚被判处了死刑,这起跨度二十年的“疑案”终于有了一个圆满地结局,包云升想要嫁祸他人的想法最终也没能成功,反而是将自己给搭了进去,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