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2”三周年<10>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2011-06-18)

 年波也则dz 2022-05-14

  常言说:来得早不如来的巧。

  汶川之行,“5.1”那天中午从萝卜寨返回汶川县城,经过雁门关时看见路边一块坝子上站了不少人,有些人还穿戴民族盛装,坝子中央摆着两坛咂酒,估计这里一定是要举行什么活动。

  找个地方停好车,下车一打听,果然是即将举行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新郎新娘是一对羌族青年,可能是因为住在县城边,显然已经汉族化,新婚大礼穿着汉装。

  向新人表示祝贺后,提出拍照的请求,他们欣然应允,手挽手地摆好姿势。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烈日当空,坝子里热气袭人,人们都躲进屋檐或者树荫下。

      但还是吸引不少路人注脚观看,不少“背包族”都和我一样,举着相机抓拍这难得的场面。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羌人草根族的婚礼是异常的简朴,没有传统婚俗的繁文缛节,更没有都市婚礼那些排场做秀。

  穿着羌族服装的女主持人在欢快的羌族民乐中用普通话宣布婚礼开始。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主持人请新郎新娘和双方的父母坐在坝子一头的塑料凳子上,向来宾作了介绍,讲一些祝福和吉祥的话语。

  发现在新人的双亲中缺少了一位“父亲”,不敢妄自揣测这是否与“5.12”地震有关。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我的相机在人群中找到了“伴郎”却没有发现“伴娘”。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身着艳丽服装的羌族女青年为新郎新娘和父母双亲披挂红色的哈达。

  先是羌族打扮的女青年上场;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然后是藏族打扮的女青年上场。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新郎母亲代表双方家庭向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接下来为咂酒开坛。按羌族习俗,开坛者由释比(祭师)担任,但这位开坛人没有穿戴传统的释比服饰。

  开坛的仪式很简单,由开坛人揭去坛口上的红纸,再插上喝咂酒的竹棍就算完成了。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咂酒要等到婚礼结束时才能喝,为了防止公路上飘来的灰尘,这时有位妇女又用揭下的红纸盖住坛口。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婚礼仪式是十分的简短,进行完毕后进行歌舞表演。担任演出的是从邻近的克枯乡请来的“下庄羌族舞美队”。
  舞美队中没有一个男子,一色羌族女青年。我估计这可能是一支由克枯乡下庄村女青年组成的从事庆典礼仪演出的准专业队伍。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下庄舞美队的演出水平虽然不及专业的舞美队,但她们跳得十分投入、认真。我从主特人那里要过节目单看了看,全是羌、藏歌舞:缘定撒玛志、撒郎姐、尔玛泽、阿桑桑、吉祥谣、扎西德勒等,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持色。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原生态的歌舞表演吸引了213国道上的过往车辆,好些人下车观看演出。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时近中午,在高原灼人的阳光下,人们纷纷躲进屋檐或者树荫下观看演出,惟有新郎新娘坚持坐在坝子中,头顶烈日专心致志地观看。或许这是他们忠贞于爱情的体现。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一些内陆的“背包族”再也按捺不住,不等演出结束,走到酒坛前吸饮起咂酒来。对此,主人并不反感,也不阻止。“来的都是客”,羌人生就是热情好客的。

   关于喝咂酒,羌区有句顺口溜:万颗明珠一坛收,王侯将相尽低头;双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歌舞表演还在进行,家人担心我的身体,逼着我离开了婚礼现场回汶川县城吃午饭,因此也就没有拍到婚礼结束时的场面。

   我的设想:婚礼结束时,一定是全体演员、婚礼来宾以及路人游客一起排队喝咂酒、拉着圈子踏着鼓点跳锅庄,把婚礼的气氛推向高潮。

亲历路边上的羌人婚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