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卷五十一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5-1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五十一卷目录

 宫殿部纪事二

考工典第五十一卷

宫殿部纪事二

《金史·海陵本纪》:正隆六年,营南京宫殿,运一木之费至二千万,牵一车之力至五百人。宫殿之饰,遍傅黄金而后间以五采,金屑飞空如落雪。一殿之费以亿万计,成而复毁,务极华丽。
《翟永固传》:海陵篡立,永固改礼部侍郎。久之,分护燕京宫室役事,永固请写《无逸图》于殿壁,不纳。
《金图经》:金主亮欲都燕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阔狭修短,令左相张浩辈按图修之。
《揽辔录》:金主亮始营燕都,规模出于孔彦舟,役民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金朝北京营制宫殿,其屏扆窗牖,皆破汴都辇致于此,汴中宫匠有名燕用者,制作精巧,凡所造,下刻其名,及用之于燕,而名已先兆。
《海陵集》:燕京城内陆大半入宫禁,百姓绝少其宫阙,壮丽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予奉使至燕山,朝见之日,见金主仪卫华整过于中国,其御榻以七宝为饰,夹坐有狻猊二,高丈馀,金主亮面黧黑,目下视长鬣,于贞元殿见其状。
《北辕录》:由会通门、承明门入左,嘉会门趋而南至幕次,少顷鸣钟,钟罢卫士山,呼百官里,见有曳玉带者,五人先出后知为东宫亲王,平章令公也。顷之入宣明门,次仁政门于隔门,上面序立三节,自东入拜于大毡上,上有一品至七品黑漆黄字牌子,盖其朝署也。一毡可容数百人,遍地制成鸾凤殿,九楹前设露台,柱以文绣,两廊各三十间,中有钟鼓楼廊,外垂金漆帘额饰,以绣廊之西,马有鞲红绣鞍者,数匹乃高丽所进,殿门外卫士二三百人,分两傍立,尽戴金花,帽锦袍。宣明门外直至外廊,皆甲士青绦,甲居左旗,执黄龙红绦,甲居右旗,执红龙。外廊皆银枪,左掖门入皆金枪人依,一柱以立,凡门屋下皆青队执弓矢,人数各有差,北宫营缮之制,初虽取,则东都终殚土木之费,瓦悉覆以琉璃,役兵民一百二十万,数年方就。
《金史·五行志》:大定五年六月,大安殿楹产芝,其色如玉。
《世宗本纪》:大定七年七月,幸东宫,视皇太子疾。十月,敕有司于东宫凉楼前增建殿位,孟浩谏曰:皇太子虽为储贰,宜示以俭德,不当与至尊宫室相侔。乃罢之。
大定八年,帝谓秘书监移剌子敬等曰:昔唐、虞之时,未有华饰,汉惟孝文务为纯俭。朕于宫室惟恐过度,其或兴修,即损宫人岁费以充之,今亦不复营建矣。二十八年,世宗谓宰臣曰:宫殿制度,苟务华饰,必不坚固。今仁政殿辽时所建,全无华饰,但见他处岁岁修完,惟此殿如旧,以此见虚华无实者,不能经久也。《苏保衡传》:宫女称心纵火十六位,延烧诸殿,上以方用兵,国用不足,不复营缮。及宋和,诏保衡监护役事,遣少府监张仲愈取南京宫殿图本。上闻之,谓保衡曰:追仲愈还。民间将谓朕效正隆华侈也。
《章宗本纪》:明昌六年五月,命减万宁宫陈设九十四所。
承安元年二月,幸都南行宫春水。三年正月,如城南春水。以行宫名建春。四年,如建春宫。上谕点检司曰:自蒲河至长河及细河以东,朕常所经行,官为和买其地,命百姓耕之,仍免其租税。
《大金国志》:承安三年春,国主幸蓬莱院,陈玉器,及诸玩,好视其款识多宣和物恻然动色宸妃,进曰:作者未必用,用者未必作,宣和作此,以为陛下用耳。宸妃尝与主同辇,过御龙桥,见石白如雪,爱之归白。国主于苏山辇至筑岩洞,于芳华阁用工二万人,牛马七百,乘道路相望,会是冬赏菊。于东明园,见屏间画宣和艮岳,问内侍余琬,对曰:宣和,帝运,东南花石筑艮岳,致亡其国,先帝命图之,以为戒。宸妃怒曰:宣和之亡,不缘此石,乃用童贯梁师成故尔,盖讥琬也。宸妃,郑氏南宋华原郡王居中之曾孙。
《金台集》:妆台,李妃所筑。今在昭明观,后妃尝与章宗露坐,上曰:二人土上坐。妃应声曰:一月日边明。上大悦。
《中州集》:道陵中秋赏月瑞光楼,召赵沨文孺对御赋诗,以清字为韵,沨诗云:秋气平分月正明,蕊珠宫阙对蓬瀛,已驱急雨销残暑,不遣微云点太清。帘外轻风飘桂子,夜深凉露滴金茎,圣朝不奏霓裳曲,四海歌讴即乐声。道陵读至落句,大加赏异,手酌金钟以赐,且字之曰:文孺以此钟赐汝,作酒直士林荣之。《大金国志》:崇庆元年,大军至城下,一城中乏薪拆绛绡殿、翠霄殿、琼华阁,林木分给四城。
《金国南迁录》:帝诣蓬莱殿、观音祠烧香,过浮碧池,望池南有二狐相携而行,逐之各登树而走,内侍言近日此物甚多,有戏舞于宣华殿阶之上者,帝拊髀曰:怪变如此,不去可乎?
《辍耕录》:万寿山东为灵圃,奇兽珍禽在焉。车驾岁巡上都,先宴百官于此。浙省参政赤德尔,尝云:向任留守司都,事时闻故老,言国家起朔漠日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金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非我之利。金人谋欲厌胜之计,无所出,时国已多事,乃求通好入贡,既而曰:他无所冀,愿得某山以镇压我土耳,众皆鄙笑而许之,金人乃大发卒凿掘辇,运至幽州城北,积累成山,因开挑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宫殿,以为游幸之所。未几,金亡,世皇徙都之。
《春明梦馀录》:元世祖思创业艰难,取所居之地青草置于大内丹墀之前,谓之誓俭草,司农达不花诗墨河万里金沙漠,世祖深思创业难,却倚阑干望青草,丹墀留与子孙看。
《玉山雅集》:世祖建大内移沙漠莎草于丹墀,示子孙无忘草地也。
《杨仲弘集》:皇太后命改隆福宫名,他学士拟光,被赵公孟頫拟光天。他学士曰:光天二字,出陈后主,诗不祥。公曰:帝光天之下,出虞书何名不祥,于是各书所拟,以进卒用光天。
《元史·裕宗传》:东宫香殿成,工请凿石为池,如曲水流觞故事。太子曰:古有肉林酒池,尔欲吾效之耶。不许。《武宗本纪》:至大元年,太尉脱脱奏:泉州大商合只铁即剌进异木沈檀可构宫室者。敕江浙行省驿致之。李邦宁以建香殿成,赐金五十两、银四百五十两。《英宗本纪》:至治二年八月,诏画《蚕麦图》于盝顶殿壁,以时观之。
《谢端传》:文宗建奎章阁,蒐罗中外才俊置其中。《辍耕录》:天历初,建奎章阁于西宫,兴圣殿之西廊为屋三间,以藏物。中间诸官入直所,北间南向设御座,左右列珍玩,命群玉内司掌之,阁官署衔初名奎章阁,隶东宫,属官后。文宗复位,乃升为奎章阁,学士院置大学士五员,并知经筵事侍书学士二员,承制学士二员,供奉学士二员,并兼经筵官属官,则有群玉内司专掌秘玩古物,艺文监专掌书籍鉴书,博士司专一鉴辨书画,授经郎专一训教怯薛官大臣子孙,艺林库专一收贮书籍,广成局专一印行祖宗圣训,及国制等书,特恩刱制象齿小牌五十,上书奎章阁三字,一面篆字,一面蒙古字,与畏吾儿字分散,各官悬佩,出入宫门无禁,命侍读学士虞集撰记御书,刻石阁中,今上皇帝改奎章曰宣文。
《稗史》:柯九思遇,文宗于潜邸及即位,置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金石鼎彝之器,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籍禁署。
《元史·巙巙传》:大臣议罢,先朝所置奎章阁,学士院及艺文监诸属官。康里巙巙进曰:民有千金之产,犹设家塾,延馆客,岂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耶。帝闻而深然之。即日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存设之初,就命巙巙董治。《环谷集》:顺帝九年,制作宣文阁于大明殿之西,北万几之暇御阁,阅经史,以左右儒臣为经筵官,日侍讲读。
《大都宫殿考》:苑西有翠殿,又有花亭,毬阁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如桃子,如丹朱,苑外重绕长庑,庑后出内墙,东连海子,以接厚载门,门上建高阁,东百步有观台,台旁有雪柳株。
《元史·祭祀志》:神御殿,旧称影堂。所奉祖宗御容,皆纹绮局织锦为之。
《元氏掖庭记》:元祖肇建内殿,制度精巧,题头刻螭,形以檀香,为之螭头,向外口中衔珠下垂,珠皆五色,用綵金丝贯串,负柱融滚霞沙,为猊怒目张牙,有欲动之状,瓦滑琉璃,与天一色,朱砂涂壁,红重胭脂,彤橑华棁,金桷雕櫋,务穷一时之丽,殿上设水精帘,阶琢龟文绕,以曲槛槛,与阶皆白玉石,为之太阳东升,殿中灿烂,阶更飞辉古,谓天子有金殿玉墀,名不虚也。又有紫檀殿,以紫檀香木为之,光天、玉德、七宝、摇光、通云、凝翠、广寒等殿,其馀不可一一数也。
大内有德寿宫、兴圣宫、翠华宫、择胜宫、连天楼、红鸾殿、入霄殿、五花殿〈亦名五华〉。殿东设吐霓瓶,曰玉华。西设七星云板,曰金华。南设火齐屏风,曰珠华。北设百蕊龙脉,曰木华。并中央木莲花紫香琪座,千钧案九朵云,盖为五华。大内又有迎凉之所,曰清林阁。四面植乔松,修竹南,风徐来,林叶自鸣,远胜丝竹。旁立二亭,东名松声,西名竹风。又有温室,曰春熙堂,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乌骨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宾氍毹,九引堂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采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九龙墀龙,形九曲金髯玉鳞,绕罗亭植红梅百株,延香亭,春时宫人各折花传杯于此。拱壁亭,亭六角六壁,旋拱中置夜光珠一颗,晦夜灿若白昼,光烛数十步外。又名夜光亭。探芳径旁为逍遥市集,贤堂径除御道外,植垂梅海棠,指甲花径,中十步起一亭,皆松柏竹树为之,苑中每一花开携置亭下,以备观玩,市上铺陈九州四方珍异,揭锦为招。又立庖人烹鲜饪香,以供倦游之饮,集宝台凡远夷贡献,上古所遗器物,一皆贮之。又有眺远阁,留连馆,万年宫,并在禁苑。又有龙泉井,玛瑙石,为井床雨花台,石为井湫,香檀为盖,离朱锦为索,云母石为汲瓶。
《明史·纪事本末》:洪武元年十二月,上退朝还宫,太子诸王侍上,指宫中隙地。谓之曰:此非不可起亭台馆榭,为游观之所,诚不忍重伤民力耳。昔商纣琼宫瑶室,天下怨之,汉文帝欲作露台,惜百金之费,当时国富民安,尔等常存儆戒。《遵闻录》:文皇将营北京宫殿,时有神木出四川马湖山中,命礼部尚书郑赐赍香帛往答神休,闻山呼声者,三赐归,奏上命立石记之。
《四友斋丛说》:成祖迁都北平,其宫殿牌额皆朱孔阳笔,孔阳,松江人,兼善画。
《内阁藏书录》:永乐十五年,鼎建北京宫殿,有瑞霭浮空金水桥,河冰凝结,浮图诸象,又庆云呈采团圞如日正当,御座中,且现五色天花,于是大小臣工咸为歌颂,有圣德瑞应诗二十卷。
《殿阁词林记》:仁宗即位,建弘文馆于思善门外,驾常临幸讲论经史不倦。
《宣宗实录》:宣德八年四月,上谓杨士奇、杨荣曰:朕于宫中所在,皆置书籍楮笔,今修葺广寒、清暑二殿,及琼华岛,欲于各处皆置书籍,卿二人可于馆阁中择能书者,取《五经》《四书》《说苑》之类,每书录数本,分贮其中,以备观览。
《涌幢小品》:南城在大内东南,英皇北狩还居之,其中翔凤等殿,石阑干景,皇帝方建隆福寺,内官悉取去。又伐四围树木,英皇甚不乐,既复辟下,内官陈谨等于狱,寻增置各殿,为离宫者,五大门,西向中门,及殿南向每宫殿后一小池,跨以桥,池之前后为石坛者。四植以栝松,最后一殿供佛,甚奇古,左右回廊,与后殿相接,盖仿大内式为之。
《旧京遗事》:初英庙居南城垣墉峻密,及复辟之日,令人推坏南城。曰:我得出此天也。欷歔而返,至今玉河桥北,皇城豁达如洞,虽每岁修治,城垣而此未尝版筑。
《芜史》:由金海桥玉熙宫迤西,曰棂星门,迤北曰羊房夹道,牲口房,虎城在焉。内安乐堂在焉。成化间,万贵妃专宠孝穆纪皇后,有娠托疾居此,诞生孝宗。《郊外农谈》:凤翔之麟游有虎臣者,慷慨有气节。成化末,贡入太学,适闻万岁山,架棕棚以备登眺,臣上疏极谏,宪庙奇之,祭酒费訚不知也。惧其贾祸,会六堂,鸣鼓声,罪以锒铛锁之俄,官校至宣臣,至左顺门中官传旨劳之,曰:尔言是也。棕棚拆卸矣。命吏部予七品官,訚闻而大惭臣知,云南鹗嘉县事,卒于官。《月山丛谈》:弘治中,太监李广以左道见宠,权倾中外。戊午,岁建毓秀亭于万岁山下,既成,适小公主患痘,广饮,以符水遽殇。未几,清宁宫灾,有谓建亭年月不利,故有此灾,太皇太后怒广,惧饮鸩死。
《金鳌退食笔记》:腾禧殿覆以黑琉璃瓦,明武宗西幸悦乐伎,刘良女遂载以归,居此,俗呼为黑老婆殿。《武宗实录》:正德九年正月,乾清宫火,上自即位以来,每岁张灯为乐,库贮黄白蜡不足,复令所司买补之,及是宁王宸濠别为奇灯以献,遂令所遣人入宫悬挂,皆附著柱壁上,复于宫庭中,依檐设毡氁而贮火药于中,偶勿戒,遂延烧宫殿,俱尽。上犹往豹房省视回顾,光燄烛天,戏谓左右曰:是好一棚大烟火也。《世祖实录》:正德十六年十一月,乾清宫成,世宗自文华殿入居之,四川道监察御史郑本公以上入居新宫,上疏曰:乾清之为宫,八年营构,一旦落成,陛下践祚之初,适与期会居安之日,正思危之时也。上嘉纳之。
《世庙圣政纪要》:嘉靖十年八月,帝御无逸殿之东室,曰:西苑旧宫是朕文祖所御,近修葺,告成,欲于殿中设皇祖位祭告之。祭毕,宜以宴落成之。又曰:无逸之作虽所以劝农而勤学之意,亦在其中,今用宴以落之经筵,日讲官俱与,仍各进讲,七月诗无逸书各一篇。
《世宗实录》:嘉靖十三年九月,文华殿后、九五斋,恭默室,讫工,命辅臣以诗纪其事,于是大学士张孚敬、李时各为五言律诗四章上之。
《桂洲集》:恭默室者,文华后殿之东,九五斋之西室也。室北壁绘河图,东壁洛书,西壁凤鸣,朝阳图。
文华殿后东室,皇上斋居于此,绘正心诚意字,悬于西壁。绘敬一字揭之门,左右楣设御榻,东壁下有御屏三曲护焉。西室设新榻,为斋宿所,命工绘汉文止,辇受谏图悬之左。唐太祖纳魏徵《十思疏图》悬之右,国朝典汇。嘉靖十四年秋,乾清宫左右小殿成,上命礼部尚书夏言拟额,殿东贮冕弁西藏书史,言拟左曰端凝,右曰懋勤。上悦。曰:卿所拟取端冕凝旒懋学勤政义,甚善。遣中使赐言金币。
《野获编》:故事太子出阁,设座于文华殿,自嘉靖十五年,改易黄瓦,仍为主上经筵之所。
《世庙识馀录》:三殿规制,自宣德间再建,后诸匠作皆莫省其旧,而匠官徐杲能以意料量比落成,竟不失尺寸。
禁中有大善佛殿,内供金银佛像,并金银函贮佛,骨佛,头佛,牙等物。上既撤佛殿,即其地建皇太后宫。嘉靖壬寅,宫变宫婢杨金英欲毙上于熟寝,以绳束喉,不绝,有张金莲者知事不就,走告皇后往救获苏,乃命太监张佐、高忠捕讯得同谋者,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八人。又有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数人诏悉,磔之于市。上即移御西苑万寿宫,不复居大内。万寿本成祖皇帝旧宫也。至辛亥,万寿宫灾,上乃暂御玉熙宫,宫近西华门,孔道列屋,仅两层,工部尚书雷礼言玉熙宫湫隘,且地近外,非可久御,万寿宫系皇祖受命重地,宜及时营缮,严嵩欲讽,上还大内,具言三殿初成,工料缺乏,万寿未宜兴复,上不悦,命太常卿徐璠督工。
《闇然堂类纂》:万寿既灾,公卿大臣皆欲上还大内,而不敢言,严嵩测上之,不欲归大内,因请幸南内,上不怿,谓南内故英宗皇帝居之,是且欲幽我,徐文贞请以三殿大工之馀木,趣治之。以百日为期,且请身与工部臣雷礼计之,百日而工果就,其命尚宝丞璠阅视,亦上意非公请也。
《野获编》:世宗初建无逸殿于西苑翼,以豳风亭,盖取诗书义,以重农务,而时率大臣游宴其中。又命阁臣李时翟銮辈坐讲豳风,七月之诗赏赉加等,添设户部堂官,专领穑事,其后日事元修即于其地,营永寿宫,虽设官如故,而上所创春祈秋报大典,悉遣官代行,撰青词,诸臣虽儤直于无逸之旁庐,而属车,则绝迹不复,至其殿,惟内直工匠寓居彩画神像,并装潢渲染,诸猥事而已。至甲辰年,翟銮二子中式,被议銮辩疏,以日直无逸为辞,时上奉道已虔,惟称上元高元及元威元功,而銮椎朴尚举,故事上大怒,褫逐之。此后并殿亭,旧名无齿及者矣。世宗上宾未期,月西苑宫殿悉毁,惟无逸则至今存至尊,于西成时间亦御幸内臣,各率其曹为打稻之戏,凡播种收穫,以及野馌农歌,徵粮诸事,无不入御览。盖较上耕藉田时尤祥,云今上甲申乙酉间,无逸烬于火,辅臣申吴县等奏皇祖,作此殿。欲后世知稼穑艰难,其虑甚远,非他游观比宜,以时修复,上深然之,今轮奂尚如新也。神宗实录万历七年四月,辅臣张居正进肃雍殿箴,上览而纳之,命书于御屏。
十一年四月,大学士张四维等,进昭仁殿,弘德殿箴,东朝记初,太子读书大本堂,选民间之俊秀及公卿之嫡子,入堂中伴读,谓之龙门秀才。
《初学集》:光宗崩,李选侍踞乾清宫,群阉教选侍闭,皇长子不听,出度外廷,无可如何。杨公涟首定大计,大行在乾清,群臣哭,临毕,即拥皇太子升文华殿,呼万岁,暂御慈庆宫,须选侍移宫而复,则群阉之计格矣。初诣乾清宫阍人持梃,谁何公大骂奴才,手挺却之将,及宫门内竖,传李娘娘命,追呼拉还者至再公复,手格叱退之,皇长子既居慈庆,选侍犹踞乾清,不肯,去宣言将垂帘公抗论于朝房,于掖门,于殿廷者,日以十数。叱小竖于麟趾门者,一叱阁臣方从哲,及大阉于朝者,再选侍乃移一号殿。而天子复还乾清移宫之日,奋髯叫呼声泪迸咽,言选侍能于九庙前杀我则已,今日不移宫,死不出矣。声彻御座殿,陛皆惊,上语近侍胡子官真忠臣也。
天启《宫词法》:乾清宫丹陛下有老虎洞,洞背为御街,洞中甃石成壁,可通往来,帝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潜匿其内。
天启中,有龙见北花房之小河,长尺许,色黄,碧有爪,无鳞,其地近宋缙直房,缙护以红锦盛金盒中奏进,奉旨送赴黑龙潭。
英华殿前菩提树二株,六月开黄花,秋深子落,子不从花,结与花并发,而附于叶之背,莹润圆整,可作佛珠,此树为李太后所植,太后上宾神庙,上尊号曰:九莲菩提,祀慈容于树北之别殿。
宫人有罪,罚提铃,每夜自乾清门至日精门、月华门,仍还乾清宫前方止,高唱天下太平声缓,而长与铃声相应。
《见只编》:今上皇极门且成,而金柱明梁非围尺极大者,不中,时川贵采办在,在告困适通惠河道工部郎陆澹园,以天津至海两岸平沙葭苇之地,有历朝大楠木漂没者,悉为采发,至一千有奇,其中梁柱围尺者,一百五十有七,约省金钱二百馀万。
《客燕杂记》:崇祯中,上设游艺堂,为涉览文史地有所疑,下之武英殿,掌殿中官,中官以问供事中书。《悫书》:中左门之左,小厢房,有扁曰德政殿。崇祯十五年五月,召诸臣入对,及午赐宫饼各五十枚。
崇祯癸未九月,召对万岁山,观德殿,出东华门,入东上北门,绕禁城行夹道,皆槐树,十步一株,折而西则万岁山在望矣。复折而北入山左里门上,御观德殿。皇太子侍立诸臣,趋过永寿殿,至观德殿阶下上御坐,张金字屏书一小赋门外,张黄幔对毕,赐茶饼。有顷,驾兴入元武门,诸臣仍出山左里门,观德殿。在北安门内,元武门外,万岁山东麓也。山上有土成磴道,每重九日,驾登山觞焉。山北有寿皇殿、百果园,山南有扁曰万岁门。再南曰北上门,再南曰元武门。入门即紫禁城大内也。山左宽旷,为射箭所,故名观德山。左里门之东,即御马监,两门相对,一带有杆子,房北膳房煖阁厂,皆西向也。永寿殿在观德殿东南相近,内多牡丹、芍药,旁有大石壁,立色甚古。
《金鳌退食笔记》:玉熙宫在西安里门街北,金鳌玉蝀桥之西,明悯帝每宴玉熙宫,作过锦水嬉之戏。一日宴次报至汴梁失守,亲藩被害,遂大恸而罢,自是不复幸玉熙宫矣。
《艮斋笔记》:旧例宫中,岁首不贴门神,殿门外列綵装二状,如傀儡,以木为之,长与人等。每岁除,则饰以冠笏与人无异。崇祯末,綵装入夜辄走久之日未落,即走内官不敢独行,见其来辄引避一老中贵言之。《旧京遗事》:禁中岁除,各宫门改易春联,及安放绢画钟馗神像,以三尺长,素木小屏装之缀铜环悬挂,最为精雅。
《芜史》:苍震门恒闭遇扫雪则开。
《野获编》:大内每雪后,即于京营内拨三千名入内廷扫雪,轮番出入,每岁俱然,亦有游閒年少代充其役,以观禁掖宫殿者。又南京旧制,有拣花舍人额设五百名,盖当年供宗庙荐。新及玉食糖之用,今废久矣。五百拣花三千扫雪,亦两都佳话也。
《春明梦馀录》:皇极殿九间,中为宝座,座旁列镇器,座前为帘,帘以铜为丝,黄绳系之,帘下为毡,毡尽处设乐殿,两壁列大龙,厨八相。传中贮三代鼎彝厨上,皆大理石屏,每遇正旦、冬至、万寿则御焉。
宙载暖阁在乾清宫后,凡九间,中一间,置床三张于房下,即以天桥上左一间,之下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下左二间,之下间置床三张,于下又以天桥上左三间,之上间又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下左四间,之下间置床三张,于下右四间,亦如之天桥,即人家楼梯也。凡九间,有上、有下,上下共置床二十七张,天子随时居寝,制度殊异。
《芜史》:隆德殿西北曰英华殿,以供西番佛像,有菩提树二株。
忆记会极门之南廊一间,坐东向西,额曰东阁。经筵日讲退讲官至此,揖光禄寺官奉茶而别。
《费文宪摘稿讲》:殿中范金为二鹤,立于左右,鹤头各插香二炷。
《芜史》:宫中各长街设有路灯,以石为座,铜为楼,铜丝为门壁,每日晚内府监库灌油燃灯,以便巡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