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教师读新课标:读“课程理念”(二)

 阿雷吟诵讲堂 2022-05-15

老教师读新课标:读“前言”

老教师读新课标:别笑!就是读“目录”

老教师读新课标:谈“课程性质”

老教师读新课标:读“课程理念”(一)

阿雷古诗词吟诵(低段)26首

阿雷古诗词吟诵(中段)39首

阿雷古诗词吟诵(高段)持续更新中

老教师读新课标:读“课程理念”(二)

  今天我们接着上次的读“课程理念”(一)的(12)部分继续往下读。

3

第三、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课程理念的第三条“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比较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这一点应该与原课程标准的第四条交集不少。

我们来看看新课标是如何阐述这一条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强调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各自特点,合理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

通过细读这一条的内容阐述,围绕关键词“时代性”“典范性”,我们明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两性”实质之所指,尤其是内容的典范性,选什么样的文本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主题外加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儿童作品,这些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内容整合强调了语文学科性质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学科整合(所谓跨学科学习),外加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看看这要整合的地方还真不少啊,一线老师是不是又有些头大了呢?

4

第四、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这一条则与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三条、第四条都有部分交集。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这一条的阐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的第四条说的“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及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这里说到的“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只不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两条综合到一起,然后从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关注差异、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表述,达到增强课程实施的“两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说实在的,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也是会运用到情境性和实践性的。只是课标中所要求的创设丰富多彩,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群,与一线老师而言,让我想到上学时挂在嘴巴的英语“If you think carefully, you may not find a way. ”认真思考,也未必能找出好办法!

5

第五、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这一条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里是没有提到的。那本版新课程标准是如何解读这一条的,我们来看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

这次语文课程标准把这一点放在课程理念里,必须点赞!不改变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老师的教的单一形式,怎么改都是白搭!理科的只是可以通过试卷检测出来,似乎没什么大毛病,但是语文就行不通!语文是什么?语言和文字呀!现在这立德树人在语文学科中又那么的举足重轻,请问做一张试卷就能看出一个学生语言表达、审美情趣、价值立场?明摆着扯淡。但是我们似乎已经扯淡了百十年了!综合立体的多维评价必须凤墨登场了!

打住,楼底下核酸马上要结束,待赶紧地下楼啦!明天接着读吧。对了,再看一遍课程理念的这五条,看看能不能排队的时候再消化消化!

1.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 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

3. 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 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 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最新拓展链接:
【微电影】《唐诗三百首》(314首集齐)
国学经典动画片《论语》32集
国学经典动画片《百家姓》10集  
国学经典动画片《千字文》32集

专家醍醐 | 温儒敏:关于新课标的思考

修订组专家解读:新课标到底为什么要这么改?

2022新课标解读:语文释放了五大风向标,你的方向对了吗?

吴欣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22年版)解读》
新旧两版课程标准有啥不一样?这个解读很全面!建议收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