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之死再添新谜,到底是战死九宫山,还是流荡广东?

 林涛jc66yw16cc 2022-05-15

作为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逼死了明朝最后一个皇上崇祯,后来又因为和吴三桂反目,导致后者引清军入关,最终兵败。

虽然《清史》中记载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兵败之后自缢身亡,不过在民间却流传着很多关于李自成的传说,他最终的归宿也是一个谜。之前有一位广东的古玩收藏家就表示,李自成在九宫山战败之后并没有死,而是在乐昌一带隐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位收藏家究竟手握何物才敢下此定论?

文章图片1

深山小庙的大发现

提出李自成在广东乐昌市一带隐居的,是一名叫作丘陵的古玩收藏者,在收藏古玩的过程中,他对历史也越发地感兴趣,尤其是李自成以及大顺军那段历史,他做了很多的研究,对于那段历史非常熟悉。

虽然如此,但是在平时他很难接触到和大顺军那段历史有关的文物,毕竟李自成的活动范围都在北方,他则主要在广东一带收集文物。不过一次在民间收集宝贝的时候,他却有了意外发现,这也帮助他揭开了李自成下落的谜团。

据丘陵回忆,有一天,自己的朋友告诉他,在乐昌市的潭斗嘴村有两口不错的古钟,于是他决定到现场看一下。看了古钟之后,他觉得这应该是明末清初那段时间的文物。的确是好东西,于是他打探村民这两口钟的来历,想要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好东西。

文章图片2

村民告诉他这是在村子后面象牙山里的一座叫作凑云仙的小庙中发现的,听到这个消息,丘陵立刻让村民带路前往那座小庙。远远望去,那座小庙并不起眼,可是当丘陵走近之后,小庙牌匾上的一行字却立刻吸引了他的眼球,上面赫然写着:“宋献策军师隐居之处”。

换做其他人,可能对这行字没有那么大的反应,但是对丘陵来说,宋献策这个名字他再熟悉不过了,宋献策正是李自成的军师,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李自成才能一步步发展壮大,他后来也被李自成封为开国大军师。

在正史中记载,当年宋献策随着起义军向武昌方向撤退,结果和刘宗敏一同被清军俘虏,史书中记载了刘宗敏被斩杀,但却没有记载宋献策的结局。

文章图片3

过去丘陵一直认为宋献策在被俘之后,肯定逃不过被杀的命运,但是如今这个牌匾却让他开始怀疑宋献策并没有被清军所杀,而是逃到了广东一带隐居。不过他还是怀疑牌匾上的宋献策另有其人,并非李自成的军师,于是他询问了村民,村民表示这个宋献策就是当年闯王的军师,附近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这个发现让丘陵非常的兴奋,因为他之前也曾经听过很多关于闯王并没有死在九宫山的传言,如果宋献策来到广东,那么闯王也很有可能并没有死在九宫山,而是从清军的包围中顺利突袭,他甚至怀疑当年宋献策就是跟随李自成一同来到了广东。

坟墓藏玄机

在了解到这就是宋献策当年隐居的地点之后,丘陵便继续询问附近的村民有关于他的传说。村民们说相传宋献策晚年就在这里隐居做和尚,在这座小庙中生活了十几年,死后被葬在了庙后。

文章图片4

听到村民们这么说,丘陵立刻让人带着自己去后山看一看宋献策的墓。来到后山,丘陵发现宋献策的墓和常见的墓有一定的不同,那是一座由花岗岩堆砌而成的墓,整座墓呈现出塔一般的样貌。不过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宋献策晚年是以和尚的形象示人,和尚的坟墓修建成塔型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很快丘陵就发现这座墓修成塔的形状,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宋献策和尚的身份,里面其实大有玄机。他发现这座墓中,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数字“6”

首先这个方正的塔有六个面,同时高为六尺,同时墓上的墓碑高为一尺八,宽为一尺二,也是6的倍数。

文章图片5

丘陵猜测这座墓应该是由宋献策的徒弟,或者其他大顺军的余部修建的,他们在设计这座坟墓的时候加入这么多有关于“6”的元素,寓意六六大顺,也从侧面表明了墓主人和大顺政权之间的联系。

看完宋献策的坟墓,丘陵又来到小庙之中,看看里面有没有其他的线索,很快他就发现这座庙中供奉的神像和普通庙宇有很大的区别。在这座小庙之中只有一座小小的神台,上面供奉的也并非我们熟悉的神祇,而是一男一女两尊坐像,不过仅仅从造型上丘陵并不能判断出他们的真实身份。

文章图片6

但丘陵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神像的背后,神龛上使用了龙的图案作为纹饰,这显然是很不寻常的一件事。要知道在中国古代,龙的图案代表天子,就算是庙宇也不能随意使用。丘陵便猜想,这应该是宋献策在供奉大顺皇帝李自成和他的皇后。

除了神像后面的龙纹,丘陵很快又在村子里那两口古钟上发现了蹊跷之处。当初他正是因为这两口古钟来到这个小山村,一开始的时候他只觉得这两口古钟是明清时代的物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当他将两口古钟和大顺政权联系到一起之后,就发现了不寻常之处。

文章图片7

他注意到在这两口古钟上分别写着“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这看起来很正常,可是如果将两句话连到一起,那么首尾相接的两个字正是“顺国”。如果说这个看起来有些牵强,丘陵在钟上发现的另一个线索,却几乎可以坐实它们和大顺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发现在古钟上有很多的铭文,上面就有“白马大王”的字样,而这正是李自成的神号之一。

文章图片8

到这个时候,丘陵基本可以断定,当年那个隐居在乐昌深山中隐居的和尚就是大顺曾经的军师宋献策。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也去查阅了当地的县志。发现在县志上记载那位和尚精通奇门遁术,这也和其他史料中记载的宋献策形象相符,这让他确信宋献策并没有被清军所杀死,而是来到了广东。

深山中的宝洞

就在丘陵研究宋献策隐居处的时候,他听说在距离小庙十几里远的梅花镇,当地村民曾经在深山之中找到藏宝的洞穴,还在里面找到了不少的财宝。丘陵意识到这可能是解开李自成结局之谜的关键,因为李自成在起义期间搜集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闯王宝藏的传说,他觉得附近的那个宝洞里发现的可能就是李自成留下的宝藏。

文章图片9

来到梅花镇之后,当地的村民告诉他,在镇子后山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万古金城,在城堡的边上有一个山洞,过去村民们曾经在山洞中发现了不少的宝藏。

村子里传说在那个山洞有九担金九担银,一共九九八十一担金银财宝。在过去就经常有心怀不轨之人偷偷潜入山洞,盗取里面的财宝。

之前村子里还曾经有一名老人上山采药,在采药的过程中,老人无意中拨开一些杂草,结果发现在杂草之下有一个类似于锅盖的东西。他掀开那个东西之后,在下面找到了一尊金菩萨。类似这种传说丘陵之前也在很多地方都听说过,不过村民们却表示,这并不是传说,因为附近很多人家里都有从藏宝洞里找到的宝贝。

文章图片10

听到村民们这么说,丘陵立刻来了精神,他找到村民让他们带着自己去看看那些财宝。到了村子里,他发现村民们口中的宝贝基本都是一些过去的银两。不过这些并非散碎的银两,而是一些几两甚至十几两的元宝和银锭,更让他惊喜的是,里面很多银锭上都刻着“大顺官银”的字样。

作为一个明末清初历史的发烧友,丘陵对这种银锭并不陌生,之前他也曾经在很多地方见过这类银锭的图片。在上个世纪60年代,湖北通城就曾经发现过类似的银锭。那里正是李自成战死的地方,所以有这类银锭并不让人意外,研究人员也认为那些银锭都是李自成从京城里带出来的。

文章图片11

可是在历史的记载中,李自成从来没有在广东一带活动过,村民们在万古金城里发现这样的银锭就让人感觉有些蹊跷了。就算宋献策真的曾经在这附近隐居,可是他曾经被清军所俘,并不太可能携带李自成的宝藏离开。

想到这些,丘陵脑海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或许当年来到广东的并不止宋献策一人,李自成也可能来到了广东。

可是如果李自成真的来到了广东,按理说应该有相关的传说。但是丘陵多年以来,虽然听说过很多有关李自成结局的传说,却从来没有一种说法提到他曾经来到过广东,这也让他感觉有些困惑。

文章图片12

丘陵意识到万古金城里肯定有关于李自成的线索,于是他决定留在梅花镇研究,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因为之前村民们都曾经到万古金城里寻找宝藏,丘陵在那里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在梅花镇中发现了和宋献策隐居处相似的一座小庙,里面也同样供奉着一男一女两尊坐像,而这也帮助他接近了事情的真相。

闯王化身曹国公

发现这座小庙之后,他向村民询问庙里供奉的两个人分别是谁,村民们告诉他,两尊坐像中的那名女子,就是李闯王的妻子高桂英。高桂英的弟弟高立功是监狱的狱卒,之前和做驿卒的李自成是好朋友,后来李自成入狱之后,对李自成颇为照顾。

文章图片13

后来他发现李自成并非等闲之辈,便偷偷释放了李自成,两个人逃回了家。高桂英从小习武,她看到武功出众的李自成之后,心生爱慕之心,并精心照顾李自成。可是她之前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丈夫早早去世之后便一直守寡,她担心李自成不能接受自己。好在李自成对此并不在意,就这样两个人结为夫妻。

后来她成为了李自成的贤内助,在李自成征战的过程中,她组建了一支娘子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李自成兵败之后,她也带着李过、李通等人继续和清军作战,这个过程中她多次击败清军,也被南明隆武帝封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而在史书上,自从在广西浔州一战之后,就没有对她的记载了,也没人知道她的下落。

文章图片14

既然确定庙里供奉的女性是高桂英高夫人,丘陵认为那名男性神像一定就是李自成了。可是当地村民的回答却让他倍感意外,村民们表示那个男性并非李自成,而是曹国公。这让丘陵大惑不解,自己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曹国公这个名号,而且高桂英和李自成之外的男人在一起被供奉也不正常。

就在丘陵疑惑曹国公是何许人也的时候,他注意到在庙外有几块破败的石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碑文,他上前查看,上面写的正是曹国公和高桂英一同率领部队抵御清军的事迹。当年高桂英率领的是大顺军的残部,丘陵认为曹国公肯定也有大顺军的背景,否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高桂英麾下的部队,因此这可能是一个化名。

文章图片15

后续的调查也印证了他的猜想,他通过查阅史料得知这位曹国公是明朝的一位总兵,不过早在崇祯年间他就已经去世了,他不可能和高桂英一起行动,所以这个曹国公肯定不是本人,丘陵猜测这个曹国公应该就是李自成。

这种猜测也是有道理的,当年李自成战败之后,如果他侥幸逃出生天,和妻子一同带兵南下是最好的选择。而万古金城附近群山环伺,易守难攻,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们选择这里作为据点也是很合理的。

文章图片16

不过李自成想要在这里落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之前的活动范围都在北方,在广东一带他并没有群众基础,因此很难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当时广东地区还在南明政府的统治之下,他想要继续抗击清军,就需要和南明政府合作。不过李自成想要打反清复明这个旗号却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当初就是他逼死了崇祯,南明政府对他恨之入骨。

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想要继续在广东一带活动,就必须要改名换姓,这样南明政府也一定会接纳他们,毕竟他们也很需要其他的力量一同对抗清军。因此他化名曹国公,和高桂英一同领兵作战,在乐昌当地的历史记载中,也有李自成部属作战的记载,这样一来一切都变得合理了。

文章图片17

不过这一切都是丘陵根据一系列线索自己做出的判断,虽然他找到了很多的证据,可是里面却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因此不能断定李自成在起义失败之后来到了广东活动。

而在丘陵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前,甘肃也曾经发现了一些和李自成相关的线索,有人自称是李自成的十五世孙,并宣称李自成兵败之后辗转逃到了湖南石门寺,化名“奉天玉大和尚”。

后来考古人员也曾经发掘了奉天玉大和尚墓,其风格和当地不同,却和李自成的家乡类似,同时里面还有李自成称帝期间使用过的铜币,因此有人猜测这位奉天玉大和尚才是李自成。

但是这个说法同样没有决定性的证据,直到现在李自成的最终结局依旧是一个谜,不过相信在未来的某天,我们一定可以还原历史的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