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射箭,刚好给自己机会去实践这段时间以来学习的刻意练习和认知提升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自己把《刻意练习》和《认知天性》中的知识点打通联结起来了。 开始不知道任何方法和技巧,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尝试。第一筒箭(12支)射出的箭大部分脱靶或者在1,2环徘徊。但是在旁边小哥哥指点之后,知道了可以借助弓上的准星瞄准,拉弓手也从随意拉弓调整为拉满弓且右手手指紧贴在下颌骨的位置,且放弦的时候手指要尽量放松地松开。 在第二筒箭的时候,我开始注意自己瞄准的位置并不断调整和收集射出去的反馈,右手也在不断适应和练习的过程中越来越稳定。所以到了第三和第四筒箭,已经有比较喜人的进步。射箭的稳定性明显提高了很多,基本没有出现脱靶的现象。 刻意练习的过程可以归结为: 知道正确的方法→练习→收集反馈→比较反馈与目标→调整→再练习。 第三筒箭 第四筒箭 《认知天性》提出学习有三个关键步骤“编码,巩固,检索”。在这次射箭中,我对这三个关键步骤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1.编码 编码的过程其实是将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用这串联的知识点作用在当下需要的情景。 就射箭来说,我大致将: A.左手握弓的姿势, B.右手拉弦的姿势和力度, C.右手食指应该贴合下颌骨的位置, D.通过红色准星瞄准, 这四个知识点“编码”,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组合的行动指令,让我拿起弓射箭时遵循这一套指令行动。 2.巩固 编码行动指令之后,因为对于我来说是新的知识,而且没有后续的练习很容易就会把它忘记。那么巩固就是将编码后的行动指令强化成长期记忆的过程。 巩固有一个要点“把新知识和过去的知识关联起来”。 那新知识和就知识关联究竟是怎样呢? 用你旧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和通过练习把旧知识打磨到能适用于新知识,并内化成新知识的感觉。 以我射箭为例: A.左手握弓的感觉。 其实可以与健身举起哑铃的感觉联结起来,同样都是控制手臂肌肉稳定手掌握持的重物的感觉。我就慢慢调整自己的手臂肌肉适应弓的重量,直到可以稳定持弓。 B.放弦的放松感。 我是与弹吉他时右手拨弦的感觉联结起来,慢慢去回忆手指拨弦的感觉,并调整自己拉弓的三只手指在放弦的一刻状态,也让我的右手放弦渐入佳境。 3.检索 检索也可以理解为“考试和复习”,而且考试的过程就是复习。 当我能逐渐熟练地调用射箭的行动指令,在第三和第四筒箭的时候给自己出题“考试”;我的题目就是射中10环。考试的过程中不断在大脑检索这一套对比最开始已经完善了很多的行动指令,强化射箭的感觉。 在《认知天性》中提到检索练习(通过题目让自己去检索大脑中的记忆,使得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会提高自己的记忆持久性。我在每一箭射出去前的姿势调整其实也是在做检索练习:先回忆正确的射箭要点(瞄准,手的位置,放弦的感觉),然后基于上一箭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动作,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题目)再尝试。 当然,平时学习中,“编码,巩固,检索”过程的长短会因学习的知识而异。可以将我这次学习射箭中体验到的“编码,巩固,检索”过程迁移到学习其他知识中。相信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增加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会是越来越轻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