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次 进化 -看- See 为什么“眼见不为实”? “ 对战的时候, 视线应该留意更宽广之处。 首先,视线有'观之目’和'见之目’两种。 所谓'观之目’,就是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去看, 也可理解为用'心’聆听。 '见之目’就是用凡眼去看。 学习兵法之道的人应该强调突出'观之目’的作用, 弱化'见之目’。 ” --宫本武藏《五轮书》 我们如果只会用感官观察和判断事物, 很容易就会被表象所迷惑。 正如“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不可貌相”。 比赛或者战斗中, 如果仅凭肉眼去判断对手的动向, 很容易就会被假动作欺骗。 若能通过思考,预判对手的行动, 也相当于“看”到了对手的真实意图。 眼见的,始终有边界, 有边界自然就束缚住我们的感知。 用心去“看”的时候, 却是调动了所有的感官收集信息, 也就不局限于“眼”这一个信息通道。 “观之目”就是一个上帝视角, 从高处俯瞰全局, 而不拘谨与“见之目”的局部。 什么是“心” 我们经常说“用心感受”, 说的到底是什么心? 是心脏吗? 是心灵。 用心灵去感受外界的时候, 就不只会感受到实在的五感 “色声香味触” 还包括 “情绪、预感、灵感、洞察力和心声” 等等超越感官的感知, 这也叫“心觉”。 这就需要我们减少对五感的过分依赖, 慢慢强化对心觉的感知能力。 怎么强化自己的心觉? 心觉更多是意识层面的感知。 感知自己的意识, 其实就是去捕捉和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首先需要自己能不被个别想法牵着走, 或者被某些感觉牵着走。 即使被牵着, 也能很快意识到自己是在被牵着, 从而挣脱出来。 其实静坐就是在修炼自己的心觉。 让自己清净下来, 观察自己的念头的生灭。 观察多了, 也就习惯了不被念头所束缚, 而是让心境时刻保持流动澄明。 你会用心看了吗? 「一天进一步」 点一下在看, 一起找找同频道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