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岸畔滨河西路13号,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1953年起改为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博物馆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品约40万件,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之一。 网上下载照 博物院主馆共有四层,第二、三层设有历史文化专题展:《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第四层设有艺术专题展,由《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组成。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充分显示三晋大地悠久灿烂的文化。 文明摇篮:展厅由远古圣火和华夏之根两个单元组成,展示出山西的远古人类和文明。百万年前,先民们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打制石器、狩猎采集。足迹踏遍太行、吕梁,篝火映照着汾河、桑干河。新石器时代,这里出现了更加璀璨的文化。至“陶寺文化”出现,似百川归海,吸纳各地先进文化,焕发出文明的曙光。 夏商踪迹:由大夏之墟、殷商重地和方国遗珍单元组成,山西南部古有“夏墟”之称,夏文化遗存,分布密集,灿若繁星。夏商时期,山西中西部吕梁山一线属于各部族“方国”领域。这些方国与华夏民族长期交往,深受影响,文化丰富多彩而独具地域特色。 晋国霸业:晋国六百年伟业,奠定了山西历史文化的基石。晋南是晋国的始封地和中心区域,遗存丰厚。“曲村遗址”为晋国早期都城。“侯马遗址”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铸铜遗址”、“侯马盟书”和“赵卿大墓”名扬世界。“晋阳古城”则是晋国末期执掌政柄的赵简子的政治军事基地,后成为赵国的初期都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