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清史稿》中记载:仁宗初逢训政,恭谨无违。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诏令数下,谆切求言;而吁之风,未遽睹焉,是可嘅已。 作为一位皇帝,对内,嘉庆十分重视对官员贪污腐败现象的治理,对外,抵御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入侵,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并且他本人是一个崇尚节约,豁达正直的人,在他的治理之下,清朝的官场气氛也有了十分大的改变。 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在很小的时候便被父亲前的皇帝封为太子,但是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在主动禅让了皇位之后,却依旧牢牢控制着朝政实权,所以在嘉庆皇帝登基后的前四年,他一直都没有掌握朝政大权,而在乾隆皇帝死后才正式亲政。 深受宠爱,立为储君 在嘉庆皇帝小时候,他认真好学,聪明伶俐,曾经到盘山行殿拜谒孝圣宪皇后,便受到父亲乾隆皇帝的宠爱。根据历史记载:嘉庆皇帝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儒家经典著作,知晓历代发展大事。 朱珪 为了能够培养年幼的嘉庆皇帝,乾隆皇帝还为他请了许多当时有名的老师,其中朱珪最受嘉庆皇帝的看重。在他的教育之下,嘉庆皇帝的文采与做人做事方面也有了极大的进步,学习成绩十分的优秀。渐渐的,嘉庆皇帝的年龄上涨之后,他特别喜欢司马迁的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史料书籍,并且达到了“上下三千年,治迹目了然”的程度。 最初,嘉庆皇帝并不是乾隆皇帝心中的储君人选,在他之前,乾隆皇帝也曾经有过两个太子,但是都因为身体不幸而过早去世,于是嘉庆皇帝便被立为皇太子。 后来乾隆皇帝主动禅让皇位给嘉庆,但是却自己掌握着朝政大权,这种情况一直到乾隆皇帝去世之后才有所改变。在他登基的第四年,他才真正的掌控朝廷大权,实现亲政。 整顿吏治,改革朝堂风气 在嘉庆皇帝真正的掌控了大权之后,他便想要改变之前乾隆皇帝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弊端,那就是官员玩忽职守,贪污腐败之风盛行。或许是为了不让史官抓住小辫子,他决定首先从自己做起,学习先祖康熙雍正皇帝等人,兢兢业业的处理朝政事务,甚至还在早饭之后召见大臣。有了皇帝的带头,下面的官员纷纷上行下效,官场气氛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嘉庆皇帝 最为重要的是,嘉庆皇帝为了整顿吏治,还使用了一大批乾隆皇帝后期重用的真正清廉的大臣,并且拒绝地方向他献上奇珍异宝。作为他首要针对的对象,自乾隆皇帝去世之后,他就着手对和珅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首先是命令他为乾隆皇帝守孝,其次又先后剥夺了他军机大臣,大学士等职位的军政大权,从而将他推出朝堂。在这之后,嘉庆皇帝并没有放过他,反而是直接让军队抄了和珅的家来充进国库。 除了整顿吏治以外,他还积极的探寻真正有用的人才,例如在乾隆末年,奸臣当道,真正的大臣们都不敢提意见,于是他便将奸臣下狱,并且重新启用了一部分官员,从而使自己有才可用。在他的统治之下,清朝的官场风气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平定叛乱,稳定国家 在乾隆期间,专制制度一度达到了顶峰,从而使国内矛盾尖锐,再加上乾隆皇帝当时大兴文字狱,从而罢免了一大批官员,这是四川等地就爆发了蓝莲教起义,虽然乾隆皇帝也派遣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围剿,但是最终仍然与失败告终。 嘉庆皇帝 在嘉庆皇帝掌权之后,他便开始着手率领军队围剿了白莲教,并且取得了成功。但是这并代表所有战乱的结束,由于清朝还存在许多官员剥削百姓的情况,东南沿海一地许多的普通百姓就被迫到海上以抢劫为生,使清朝的商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再后来,他们的实力增强之后,就开始直接反对清朝的统治。面对这些叛乱,嘉庆皇帝采取了铁血手腕直接派领军队镇压。 在嘉庆十五年,起义终于结束。作为清朝由盛转衰转折点的皇帝,嘉庆为了坐稳皇位确实花费了许多功夫。并且在他统治期间,清朝多次爆发了民间百姓起义,虽然都得到了镇压,但是对国家的实力也是一种损害。但是不管怎样,嘉庆皇帝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乾隆 与父亲乾隆皇帝不同,嘉庆帝觉得文字狱会使国家损失一大批真正有才能的人,于是他便废除了文字狱,从而得到了官员们的支持。和其他皇帝一样, 他也十分的崇尚封建礼教,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而在他的统治之下,社会风气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清实录》中记载:上受天明命。协帝重华。天亶聪明。帝传精一。承手付太平之后。徵躬备多福之原。懿铄哉、生民以来未有之嘉会也。敬惟廿五年中。经纬万端。蟠际两大。垂千百王之模范。抚数万里之版图。奠亿兆人之家室。 确实,嘉庆皇帝成功地打退了侵略者,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嘉庆帝是没有生对时机,如果他出生在康熙皇帝那样的时代,那么他一定会创造一番属于他的盛世。但是不管怎样,作为一位皇帝,嘉庆皇帝确实维护住了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也增加了国内的叛乱,无愧于祖先。 参考资料: 《清实录》 《清史稿》 |
|
来自: 丘山三也君 > 《W:晚清。民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