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七十三卷

 新用户4541Ay47 2022-05-1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七十三卷目录

 庆阳府部汇考三
  庆阳府驿递考
  庆阳府兵制考
  庆阳府物产考
  庆阳府古迹考〈坟墓附〉

职方典第五百七十三卷

庆阳府部汇考三

庆阳府驿递考

    《通志》《府志》合载安化县
弘化驿 在府治东南,后改置府治北,额设马一十匹,驴三头,马夫十一名,岁支银五百四十四两四钱九分。
县设驴五头,岁支银六十一两六钱六分五釐。总铺 在府治南。
段家坪铺 在府城南十里。
底卜河铺 在府城西南十里。
七里铺 在府城北七里。
龙泉铺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
赵家庄铺 在府城西南十里。
滴水湾铺 在府城北三十里。
白马铺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
狮子湾铺 在府城北四十里。
阜城铺 在府城北五十里。
太乐铺 在府城西南七十里。
榆门铺 在府城西南八里。
驿马关铺 在府城西南八十五里。
侯家铺 在府城西南九十里。
草滩铺 在府城西九十五里。
义门铺 在府城西一百里。
五郎庄铺 在府城西一百一十里。
三家庄铺 在府城西一百二十里。
合水县
华池驿 在县西六十里,额设马十匹,驴二十头,马夫十六名,岁支银六百七十八两一钱四釐。
县设驴五头,岁支银六十一两六钱六分五釐,扛轿夫八名,岁支银八十六两四钱。
总铺 在县治南。
蒿士峪铺 在县城东二十里。
建水铺 在县城东四十里。
子午山铺 在县城东五十里。
阴城铺 在县城东六十里。
苗村铺 在县城东北十里。
厮坡铺 在县城东八十里。
邵庄铺 在县城东一百一十里。
刘家铺 在县城东一百二十里。
刘家坪铺 在县城东一百一十里。
化峪铺 在县城东一百三十里。
华严铺 在县城西二十里。
柳沟铺 在县城西三十里。
板桥铺 在县城西四十里。
冉家河铺 在县城西五十里。
雷家铺 在县城南六十里。
金匮铺 在县城南七十里。
环县
灵武、灵祐、曲子、清平、山城、贾家井等驿俱裁废。在城铺  慕容铺  起芦铺
木钵铺  念家湾铺 方渠铺
曲子铺  贺家湾铺 马岭铺
阜城铺 以上县南。
十里铺  三十里铺 四十里铺
杏苑铺  水源铺  夏佃铺
清平铺  五雷铺  巴门铺
寒山铺  水台铺  哨马营铺
峰台铺  保宁铺  张铁铺
山口铺  古城铺  甜水铺 以上县北。
真宁县
额设走递驴十头,喂驴夫、槽头递送公文夫役共四名。草料、工食等项约费银八十四两九分六釐九毫。
一协济宁州政平驿,轿夫原额工食并华池宋庄、邵庄站支银二千三百三十六两六钱一分八釐三毫一丝,内除荒外,实徵银九百八十四两七钱三釐六毫,解司充饷并协济华池驿。总铺 在县治南。
文乐铺 在县城西二十里。
长乐铺 在县城西北三十里。
宁州
彭原驿 在南关,额设马十匹,驴二十头,马夫、牌子、递送公文人役共一十六名,原额草料、工食、药材等银一千六百八十一两六钱七分八毫三丝,内除荒外,实徵银七百三十九两二钱七分九釐二毫二丝。
原额支直银一百五十三两,内除荒外,实徵银六十七两二钱六分三毫三丝。
原额扛轿夫三十三名,额设工食银二百四两,内除荒外,实徵银六十九两三钱四分二釐三毫。
政平驿 在城东南六十里,额设马十匹,驴二十头,马夫、牌子、递送公文人役共一十六名,原额草料、工食、药材等银一千七百二十七两六钱七分八毫三丝,内除荒外,实徵银七百五十九两五钱一釐二毫八丝。
原额支直银一百五十三两,内除荒外,实徵银六十七两二钱六分三毫三丝。
原额轿夫一十二名,额设工食银八十六两四钱,内除荒外,实徵银二十九两三钱六分八釐五毫。
本驿民马六匹,额设草料、工食银一百二十两,内除荒外,实徵银四十九两三钱七分四毫二丝五忽二微,裁解充饷并拨协平凉府永宁驿讫。
一协济华池、邵庄、宋庄、灵武、曲子、山城、清平、贾家井等驿站支银四千九百八十一两九钱一分四釐五毫,内除荒外,实徵银二千一百九十两一钱四釐二毫一丝一微六纤,裁解充饷,并改拨平凉府隆德县隆城驿所、华亭县瓦亭驿讫。
额设走递驴五头,草料约费银六十一两六钱六分五釐。
总铺 在城内。
来远铺 城南十里。
清化铺 南二十里。
武昌铺 南三十里。
秦村铺 南四十里。
秦店铺 南五十里。
政平铺 南六十里。
亚店铺 南七十里。
龙门铺 东南四十里。
北十里铺  北二十里铺。
南义铺 北三十里。
马圈铺 北四十里。
望宁铺 北五十里。
吉崄铺 北六十里。

庆阳府兵制考

        《府志》本府
顺治六年,新设东协庆阳副总兵一员。
中军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四员。
马战兵三百名,步战兵二百名,守兵五百名。洪德城游击一员。  千总一员。
马战兵一百名,步战兵五十名,守兵二百五十名。
守道中军守备一员。
步战兵五十名。以上军饷俱赴督抚挂发,折色布政司处支领,本色在本处州县卫各仓支领。
庆阳卫掌印守备一员。  卫经历一员。

庆阳府物产考

     府县《志》合载谷类
黍稷 黄、白、红、青、黎、软,凡六种。
粱 黄、白、青、红、龙爪、羊角、蜡烛、芝麻、长角,凡九种。
麦 大、小、春、冬,凡四种。
荍麦 甜、苦、大棱、小棱凡四种。
豆 黑、黄、青、白、菉、红、豇、扁小、豌、羊眼、鸡头、滚罗、带刀、角、圆、大、小,凡一十七种。
芝麻 赤、白,凡二种。
麻子 大、小、、胡,凡四种。荏子 黑、白,凡二种。
蔬类
瓜 王、甜、稍、东、西、金丝、醋、筒、苦,凡九种。
葱 大、小、羊角,凡三种。
韭  薤  蒜 大、小,凡二种。
萝卜 胡、白、红,凡三种。
茄子 黑、白二种。
苋  芹  葫芦  长瓠  白菜蔓菁 茼蒿 胡荽  菠棱  木耳莙荙 苦苣 甘露子 笔头菜
果类
李 红、白二种。
枣 大、小、羊矢,凡三种。
梨  桃  水桃  杏  林檎
沙果 楸子 海红  樱桃 核桃
榛  棠毬 葡萄  木瓜
木类
五角木 可为旋器。
椿  槐  杨  柳  榆  桑松  柏  桧  橡  荆  栾檀  楸  桐
花类
牡丹  芍药  棠棣  萱草
龙柏  蔷薇  金盏  鸡冠
水蓼  山丹  刺蘼  米壳
大青  木槿  凤仙  珍珠
玉簪  百合  百部  石竹
扁竹  十样锦 十子梅 西番莲
菊   葵   梅
草类
荻苇  莎蒲  芳荑  苜蓿
茨菰  垂盆  沙竹  席鸡
马莲  芦
药类
金丝 性凉,味苦,能去瘴,解百草之毒,《本草》不载。
鹿茸  黄精  地黄  大戟
麻黄  前胡  秦艽  草血竭
旋覆花 马兜铃 天南星 葳灵仙
羽类
慈乌  喜鹊  训鹘  鹌鹑
麻雀  班鸠  鹁鸽  半翅
山鸡  鹡鸰  水鸭  布谷
青鹯  鸱鸮  白项鸦 红嘴鸦
鵏   雁   鹤   鹳
鹭   鹰   鹞   雀
火燕  沙燕
毛类
虎  豹  鹿  狐  兔  狸狼  獐    黄羊 豲羊 野马虫类
蚕  黄鼠  刺猬
鳞类
鱼 春水融和间,有生之者,长三四寸。居人结网捕之以食,水发则无。
介类
蟛蜞  鳖  龟畜类
牛  马  驴  骡  犬  猪羊  鸡  鹅  鸭  猫
货类
丝  毡  蜜  蜡  绒  酥油  盐  焰硝 羊皮 狐皮

庆阳府古迹考

    《通志》《府志》合载本府〈安化县附郭〉
不窋城 在府境,夏政衰,后稷子不窋自窜于此,所居成聚,因建城而处,至公刘克修后稷之业,民赖其庆,号为北豳,春秋时为义渠国,秦灭义渠,以其地属北地郡。
公刘庄 在府城北三十里,有腴田数亩,号天子掌,人莫敢垦,又府南十里有西姬河,公刘子姓所居。
郁郅城 在府境白马岭两水交口,汉为县,属北地郡,亦名尉李城,《水经注》云:洛川南经尉李城即此。
延庆废县 在府城东北三十里,本汉郁郅县柳谷城,后魏置延庆县,后省入安化,唐复置。彭原废县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后魏破赫连定于此,置彭阳县,隋改彭原,唐于此置彭州,元省。
洛源废县 在府城东北一百七十里,后魏置归德县,隋改洛源,后废,唐复置,宋废为堡。废州故城 在府北门外,与今城相连,隋始置庆州,后为弘化郡,后复为庆州,明成化中,参政朱英增筑。
天固堡 在彭原废县南,隋开皇中筑,甚险固。同川废县 在府西八十里,本三原城,隋义宁初,置三原,唐改同川,宋省入安化县。
昼閒堂 在城南,唐高祖为弘化留守时建。有太宗石刻。
怀安废县 在府城东一百八十里,唐开元中括逃户连党项部落置,宋废为怀安镇。
鸣沙塞 在府境,唐大历初朔方留,后常谦光奏吐蕃寇鸣沙,首尾数十里,郭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将锐兵五千援灵州,子仪自将至庆州,为之犄角,吐蕃闻之遁去,其沙随风激鸣,故曰鸣沙。
牛圈 去府城百里,四围沙碛,惟圈所潴水,人马足饮。章楶尝置毒药于此,夏人入寇,饮者多死。
田家城 在庆州城北门外,周围四里,高二丈四尺。
白豹城 在府城东七十里,宋初系西夏地界。范仲淹建议取之,筑此城。东接安疆寨,西接东谷寨,南接柔远寨,北接胜羌寨。金皇统中亦置白豹、大顺二城。
大顺城 在府城西北,宋范仲淹以庆州西北高铺寨当桥川口,在敌腹中,欲城之,度敌必争,密遣其子纯祐与裨将赵明先据其地,引兵随之,至则版筑,皆具旬日,城成,即大顺城也。自是白豹金汤皆不敢犯,环庆寇盗渐少,赐名大顺。定边城 在府北三百里,宋元符初筑,后为定边军,明时有官军及巡检司守禦。
第二将城 在府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周围七里,高一丈五尺,宋时筑,相传第二将驻师处。镇安城 在府城东,宋时筑其城,西接九阳堡,南接安定寨,北接苍鸡诸寨。
馲驼城 在城东北一百里,周围二里,高二丈。绥远寨 在府境,本骆驼巷,宋元符初筑,寨名绥远。东接定边军,西接宁羌寨,南接横山寨,北接神堂寨。
柔远砦 在府西,宋仁宗时,夏人入寇,柔远巡检杨承吉与战于此。明成化间,都御史马文升令参政胡钦、同知马骢等增筑,楼橹、厅堂悉备,积粮屯兵,军民便之。
鹅池 在安化县治南二百三十八步,宋庆历中,经略安抚使施昌言重修。明洪武庚戌,指挥使许良、赵勇欲浚,未就,后指挥孟侃宣武复浚,而功始成。
金汤寨  后桥寨 二寨俱在府东,宋时西夏地界,范仲淹经略时建议取之。
怀安东西谷砦 二砦俱宋咸平中筑,以制西夏。
业乐城 在府城东北八十里,宋范仲淹因蕃部内附,故筑此城以容之,周围二里二十步,去庆州七十里。
车箱峡路 在府城北,自怀安西北入通幕川,经静边镇香柏砦,取车箱峡路,过庆州应蕃地北入盐川约五百里,宋初怀安至盐州蕃部并内附至道中,五路出师,丁罕从此路,进军至盐州,其时静边白豹金汤复桥等镇并为夏境,各置堡寨。范文正公经略西夏,修筑以备之。荔原堡 在城东北二百五十里,宋蔡挺筑,又有通寨,麦川、威宁、矜茸、金村、胜羌、定茸、等堡皆宋时筑。
范仲淹宅 在府治东,范仲淹安抚环庆路时尝居此,今为庆储库。
安化楼 在府城内,宋知州章楶建,有记。临川阁 在府城内鹅池上,宋建,蒋之奇有诗,美其盛。
庆阳楼 在府城内,宋宣和中建。
锡庆堂 在府堂后,宋太守蔡挺建,盖取名州之义。
视事堂 在府城内,宋范纯仁帅庆阳时建。江汉堂 在府廨内,本安抚使宅,范仲淹建,其子纯粹后知庆州,于郡廨内立是堂,晁补之记。柔远亭 在府城西,宋建于柔远寨山顶,可以凭高望远。
景致附
狄公古庙 即宁州北狄公祠,背据苍崖,面环清溪,古桧森蔚,长松蒙荫,公凛然犹有生气,故骚人翰客慕公之勋业,而展谒者多,所题咏以是,为景之最佳者。
范公旧宅 在府治东,今改庆储库,其治门楣仰文俱在焉,后之代为司政者,或扁其堂曰景范,或名其治曰二范,旧治又曰遗爱,堂又曰二范堂,皆所以仰企之意也。岂徒以便游赏已哉。鹅池春水 在府治北池,下通源泉,旁接东流,上建临川阁,足以远览胜概,中临城堵,足以博济群黎,至时值春和景明,涟漪澄澈,摛锦布绣,往来饮濯者,殆足以为澡心浴德之具矣,还登上阁,则两川呈碧,四山拱翠,群水争奇,万卉竞芳,不啻临元沚而登鹏馆也。此景之所以为最也,但池以鹅名,不知何谓。
龙湫夜月 在府治南,即真宁县灵湫也。湫周围广数亩,滉瀁深沉无际,深浅涝旱无所溢涸,四围乔木荫蔚,芳草披离,败叶朽卉投之中,若或推出诸所,尘霾莫有能污之者,至于祈祷雨泽,其应如响,因名为灵湫云。历代加封致赛,备载祀典,为一方胜览。
庆台晴雪 在府治中,四山险阻,惟城堵平衍,中峙四达,相望有若台然,故名。值冬雪霁,瑶琼若积,亦天下之奇观。
彭原晚照 在府治南彭原废县古刹浮图寺,寺今已毁,惟塔存焉。塔凡十二级,高耸凌霄,每金乌西坠,四野黄昏,塔巅犹恍若日色,明光夺目,远近无不见之,久之乃息。
普照昏钟 在府治北即普照寺左,置钟楼,每晨昏𨙫之,以启朝夕之分,松轩鹤梦,梵殿风清,真妙登上觉之候也。
合水县
华池故城 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本汉归德县地,更始封岑彭于此,后魏置县,后废,唐初复置,又于县置林州,宋省为镇,明设巡检司。略畔城 在乐蟠废县东北五十里,汉《地理志》云:略畔道属北地郡,后魏大统间置蔚州于此。弘州城 在县西二里乐蟠废县境,后周时筑。置长城镇,隋置弘州,唐初废。
乐蟠故城 在县西南七十里,隋置。按《唐书》:义宁元年,析合水县,置乐蟠。宋金以来废为金匮镇,明洪武初复筑之。
凤川镇 在县东五十里,宋大中、祥符中范仲淹经略环庆,于此置镇。
平茸寨 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宋大中、祥符中范仲淹筑城置镇。
圣泉亭 在县南五十步圣公泉上,宋时建,花木环植,气象清奇。
徐家窑石砦 在葫芦河川砦上,宽平可容数百人,前代乡民于此避兵。
自公堂 在县厅后,元顺帝元统元年,主簿李真建,吉莘作记。
郭子仪碑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子仪十一世孙讷刻其墓志并铁券于冢上,今废。
唐列圣碑 在县东一百里,金明昌中薛王十三世孙李大忠刻,唐高祖至昭宣二十一像于碑,今废。
天子沟 在故城。
夫人洞 在故城。
驰道 在县东一百二十里,蒙恬堑山堙谷,上通上郡,下通咸阳,即其地。
景致附
南山叠锦 即县南面山,障列若屏,上植花木,丛鲜茂盛,时值阳春盛夏,红碧争奇,芳菲艳丽,宛若披锦摛绣之美,故名叠锦。
笔峰凌云 在县城南一里许,其山屹立直耸,崔嵬崒嵂,有若笔架,时人因名为笔峰,势若凌云者,壮其高也。
西山晚照 在县城西二里,山形嵯峨壮丽,林木盛茂,亦一方伟观也,值日落昏暮,鸟栖猿啼,而山巅犹带馀晖,好奇者每往观焉。
凤川云拥 在县东七十里,《方舆胜览》云:清澈潆旋,鸥鹭泳游,亦一方胜概之地。若夫旷坰远眺,则见烟云层拥,变化飞扬,千状万态,令人悠然有遨游清虚摆脱尘嚣之趣,非地之灵秀,安
能感人至是哉。
梅岸冬香 在县东三十里,即玉梅川,源出子午山,东流入华池水,名曰梅川,今多他木,值冬雪飞坠,远树幽丛,堆枝垂干,莹然若梅之吐秀也。
圣泉清水 在县南十步,即圣公泉也,《方舆胜览》云:其岩旧有修行,功成者卓锡出泉,能愈百病,旱祷亦应,因名曰圣泉,每春融和,泉流澄清,好事者取以浴身、洗目,且载酒携殽,泛卮上流,歌咏迭赓,若有真趣游赏者。咸品此为胜地云。宝珠霞舒 在县南二十里宝泉寺中,泉出如贯珠然,故名之曰宝珠,积水成池,浮光耀金,若披霞彩,布锦喷珠,绝为胜览,山僧结茅构亭于其旁,以侍游赏者,而今废矣。
石润天雨 在县西一十里,有崖石,每天降雨,预先湿润若盥濯者,虽亢阳酷暑润亦如之,邑人乃预知明旦之雨也。
环县
长城 在县北二里,秦将蒙恬所筑。
方渠故城 在县南七十里,汉之方渠县,后魏废为镇,唐神龙三年,析马岭,后置。五代晋省入通远县,宋为砦。
马岭废县 在县南一百三十里,汉置县,后魏废为镇,隋复置,宋废,范仲淹复筑为镇,周围三百七十五步,界于通远县,北至琵琶砦四十五里。明成化中,都御史马文升复为修筑,按唐节度使杨朝晟次,方渠乏水,有青蛇下走,朝晟依其迹而掘之,遂为清源,士饮给足,因立祠焉。安塞废县 在县西十里,汉置县,后废为镇,唐复置,五代晋省入通远县,宋天禧中筑为砦,北控夏界九星原路。
环州故城 在县城北一里即旧环州城后。周置会州。隋改为环州。唐咸亨中,置安乐州。大中间,改威州。明始为环县,以环江流经城西,委曲环抱,故取名焉。
灵武台 在县东北三里,旧属灵武郡,相传唐肃宗即位于此。明李梦阳有诗。
通远废县 在县治,宋为环州,附郭县,元省入州。
乌崙城 在县北三十里,周一里三十步。宋范仲淹经略时置砦,属通远县,屯兵控乌崙川一带,咸平中重修,西接永和砦,北接肃定砦,今东面圮于河。
灵祐城 在县南一百四十五里,何福所筑,并置递运所。
红城儿 在县北九十里,明成化八年重修。肃远城 在县北四十里,亦名需源城,北面为暴水冲,北控大落、乾川、即馲驼坪地,入西界,宋咸平中增筑,赐是名。
合道城 在县西南七十里,其水自开城县来,入环江,以二水合流故名,宋金皆为镇。
兴平城 在县境地,名炭家嘴,宋元符初筑为城,赐是名。
洪德城 在县北六十里,宋置砦,章楶尝遣折,可适破夏人于此。
木钵城 在城南四十五里即古木波镇,周三里八十步,旧属灵州。宋范仲淹筑。咸平中重修,西至合道川,南至大镇。元废,明成化间都御史马文升重筑,城高三丈,周三里,内有厅事、铺舍及递运所,属庆阳卫。
安边城 在县境,地名徐家台,宋崇宁初筑,赐今名。
平远砦故城 在县北七十里,控大岘川,入灵武路,宋天禧中筑。
定边砦 在三店十沟,宋天圣中置。
通远亭 在县外七里,宋建,为宦游迎送之亭。观兵亭 在县外古教场,宋种世衡建,以阅兵。胜览楼 在县中,宋建于环江之湄,高峻爽垲。细腰城 在县西,其北有二川,交通西界,宋范仲淹议筑此城断其路,命种世衡、董其事,世衡方卧病,檄至,即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
安化寨 在县东七十里。
曲子城 在县南九十里,明永乐初征西将军何福筑曲子驿并递运所。
景致附。
灵武古台 在县北,自唐迄今,代凡几易,而制度之详,居人犹能道之。
萧关故道 在县北三十里,即古萧关也,界限中外,禁诘奸宄,古人设备边圉,此其要地,今直抵贺兰,隶萧关,为内陆一统之盛,自古所未有
也。
马岚拱翠 在县北七十里,唐之马岭县。上有岩洞,幽邃莫穷所止,孤嶂连还,重峦揖拱,出云吐雾,植秀移芳,诚上游也。古人谓聊朝玩而夕临,足摅怀而荡志者,非此乎。
鸳溪流碧 在县西一十八里,即鸳鸯沟也。两山对峙以瞰于沟,形若鸳鸯,故名。其水东流入环江,凝淀清涓,潆洄环抱,芳草浮绿,细柳呈翠,故以景目之。
环江春浦 在县北十里即环河也。《方舆胜览》云:江流环抱,石桥交跨,小港分流,荷香可掬,荫以修竹,覆以长枫,波鸣石碛,沫拥沙洲,值春则澄清寒洌,蘋藻浮香,其境最幽。
合川朝雨 在县西八十里即合道川也。源出开城县,流入环河,二河合流,故名。侵晨薄雾,即濛沐湿生,洒澍千顷至沃田泽野,人咸赖之。方山霁雪 在县西南,形如台,故名。方山霁雪之馀,日光曜映,有若琼台银案,远近眺览,足豁心目,至于乔木茂盛,垂玉溜珠,景甲一方矣。螺岩晴瀑 在县之西,有螺山焉。山之上有泉,俯流而下,迅激有声,日色晴和,远览泉流,瀑沛岩中,其光夺目,有若珠帘翠屏然也。
真宁县
阳周城 在县北三十五里汉县,秦末陈馀与章邯书云: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即此地。一名驰武城。西魏置显州,后废。按汉武元封元年巡狩,还祀黄帝于上郡,阳周在今中部县地,与真宁相去三百馀里,而土壤相接。隋以阳周地置罗川。唐以罗川为真宁。遂讹传真宁有桥山黄帝冢,非也。
长城 在县东二十里,按上郡鄜之三川为右长城,即今之中部县。
罗川故县 本汉阳周县地。后魏于此置泥阳、惠涉二护军,后置阳周郡。隋改为罗川县。唐开元二十三年八月,元宗梦群仙现于罗底,乃诏访焉,使者行至罗川县王堡村,有一老人引入洞口,化为白兔,忽不见,遂得玉石仙人像,凡二十有七,各题姓名、得道去处、并老人亦一仙之数,以应二十八宿,乃敕置观曰通圣,因改县为真宁。《寰宇记》云:罗川水出罗山,隋罗川县以此名。
下马汀 在城北三十里,水滨地旷,行者多憩息焉,故名下马汀。
琴山洞 在县南一里即抚琴山也。唐元宗梦群仙处。
圣人道 在县东九十里,秦皇北筑长城,开运粮道,秦以天子为圣,故名。
唐台 在县西二里,忽起一冈,环抱邑城,横堵罗水。昔唐肃宗自灵武还过真宁,同妃良娣祷祀于此,故名。
宁州
公刘邑 在州治西一里许,周之先公刘居此,谓之北豳。春秋义渠君所居。秦宣太后以计取之。西魏始置宁州。
豳宁 在安定废县西,汉班彪赋至于豳宁,即此。
燕原 在州南五十里,相传燕太子丹为质于此。
泥阳故城 在州东南五十里,汉泥阳旧县也。西河亭 图经云西河亭在州治内,相传汉末王莽时创。
黄龙亭 旧名高冈亭,后汉建武中,曹凤为北地太守,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之高冈亭,角长三尺,大十围,稍至十馀丈。天子嘉之,赐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奢延泽 即奢延川,《水经注》云:段颎追羌,出桥门至走马水,闻羌在奢延泽,乃轻兵兼行一日,夜走二百馀里即此。
五柞亭 在州东南五十里废泥阳县界,《续汉书》:泥阳县有五柞亭。
襄乐废县 在州东六十里,本汉襄洛县,后魏改为襄乐,尝于此置燕州。元省。明设巡检司。安定故城 本名定安。金大定七年更。旁有洛水、九陵,水城在州南六十里政平里。明设政平驿并递运所。
定平城 在州南六十里,本安定县地。唐初析置此县,属邠州,后属宁州。宋属邠州。元省入宁州。城内有凝寿寺。
安定废县 在州城内,后魏置。唐宋因之,为附郭县。元省入州。
石鼓坪 在州东六十里襄乐原,有石如鼓,击
之有声,其地最腴,可以田。
安定阁 在州西五十里,对安定岩,分奇挹秀,如列画障,石可镌砚,宋张舜民有诗咏之。六君子堂 在州西,宋建,旧碑毁废,氏名不存。明洪武初,知州林善以隋元谐梁毗,唐李绩、狄仁杰、宋孔道辅李允,则六人皆有德于宁州,乃重建堂祀焉,临海詹鼎作记。
一川风月亭 在州治后圃,宋建。亭台楼阁数处,皆备有莲池、柳港、花屿、兰皋,郡人春月游赏于此。
李思齐城 在州南一里,元李思齐屯兵之处。九龙池 在州东南十里,父老相传狄梁公为刺史时,人有卖剑牛者,议价间卖者,忽失所在,狄公留之,次日有九小儿,拥水泛溢,将没州。狄公仗剑驰牛而往,斩小儿,俱化龙形,水遂消,州赖保全,因此名池,亦名其河曰九龙河。
神蛇台 在州治东,宋时元帝庙中有蛇,时出伤人,郡人莫不神而祀之,祀必出享,刺史孔道辅至豫为铁笏,往祀蛇,出以笏击,碎其首,今遗址尚存,其地无蚁。
课扫亭 明吕中丞经母王淑人孀居教子,洒扫分庭,从事经,一扫而洁,谓曰:可教纶,必再焉。嘉靖壬辰,光禄卿马理题曰节孝堂。
西雉草堂 吕中丞退居之别墅也,在内城西南隅,今废。
梦宾书院 吕京兆颛寻芳诗酒之所,以曾梦吕祖,命名后即为京兆祠,今废,谕祭碑存。美芹亭 在县南二里柳沟山谷之间,知府吕颙为圃于此,导水甃石,作九曲,植芹最佳,因自号为芹谷,今经兵废。
庐墓处 在柳沟东,王忠烈父死庐于此者。三年,郡士人为立碑,曰明孝子王信庐墓处。绅衿吕惟几、武用望、吕惟臣、阎鸣阳等率众亲手引绳以竖之,不假工人之力,重其举也,今存。天池 在西郭城根下。万历初,知州马彦卿相其卑隰,凿为深池,以石甃道,暗导河水于城外,后兵燹,城门戒严,一郡人畜赖以济饮,上有亭榭,可游可憩,今碑存,而字剥矣。
景致附
瑚川紫砚 在州西三十里即珊瑚川也。源出安化县,流入马莲河,泒清流长,循巨川,名壑注之,东下旁有湫池,旱祷辄应,其川产紫呵石,温润光泽,可以作砚。
高山晚霞 在州南一里即州之面山也,对列若屏,下环清流,上建浮图,多丛林茂树,可供游赏,每日暮,斜晖返照,若被霞然。
九龙春晓 在州东一百二十里即九龙川也。地沃土肥,可以播种,州人多筑圃于斯,名园珍畦,奇花异卉,争雄关陇,每值春融花发,登高望远则见桃李争艳,千山万壑被锦衣文,诚一方胜景也。
三水合流 九龙川、城西川、马莲川、三川水至州城东,合而为一,环抱潆洄,顺壑而下,名为宁江。
金沙泉涌 在州城南李思齐城,山麓泉流若涌,清澄淀澈,汀有沙,光明映日,人疑其为金,好奇者亦趣时寻赏,以为地之胜云。
关亭夜月 在州城东一里许,三川合流之处。岩旁有冈峙立,上建汉武安王祠一区,故曰关亭,每值夜霁,月光水色,上下掩映,令人有豁然尘外之意。
坟墓附本府〈安化县附郭〉
商不窋墓 在府城东三里许,碑刻剥落,有石大书周祖不窋氏陵,殿宇基址犹存。
周老王墓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龙泉坡东岭,莫考为周何王,居人相传如此。
汉丞相冢 在府城北二十里西川,相传为公孙昆邪之墓。
傅介子墓 在府城西七里,明正德间郎中都穆立碑表墓。
公孙贺墓 在府城东南二十里,秋林原碑存。元万户墓 在府城南三里落西坡。
贾元帅墓 在府城南十里。
明杨中丞纶墓 在城南十里,子参议朝凤从葬敕修。
陈总制震墓 在城北三里,子兵备大纲从葬。韩通政鼎墓 在城南十里,子佥事守愚从葬敕修。
杨提举玉墓 在城南十里。
王主事福墓 在城西南十里教子川。
李教授正墓 在城南十里,子副使梦阳所营。赵廉使铭墓 在城南七里。
张少卿骥墓 在城西南四十里。
封侍御张司训墓 在城东北二里。
刘武襄文墓 在城南十里谕葬。
封文林郎丁琏墓 在城北三里。
李梦阳母墓 在城西赤城村。
张少参鹏翰墓 在城北田家城。
丁正郎守忠墓 在城南三里。
段忠烈复兴墓 在府城关王庙后。
合水县
周薛王墓 在县东一百里玉梅里,无所考。唐郭子仪墓 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田总管墓 在县城西南九十里汉城原。宋张将军吉墓 在县西南六十里华池道北,有碑。
元孟元帅墓 在县西四十里定祥原,有碑。
环县
明张御史理墓 在县城北七十里孟岭沟东山麓。
黄将军泽墓 在城南十里。
魏征西震墓 在城北十里。
魏通判琎墓 在县北七十里马岭山。
胡主事献金墓 在城南十里。
真宁县
上古黄帝陵 在县东子午山〈按中部县亦载有黄帝桥陵〉。商大夫彭祖墓 在县北十里。
秦蒙恬冢 在县北二十里。
唐张果老墓 在县东七十里。
宋游击将军董默墓 在县东北三里石羊铭,碑俱存。
康府君智墓 在县东北二里杜村原。
明赵吏部邦清墓 在县东于家庄。
宁州
秦太子扶苏墓 在州城西十五里。〈按绥德州及平凉县俱载有扶苏蒙恬墓〉
唐金人冢 在州城西三里,世传狄仁杰迁葬金人遗骸处。
明张廉使清墓 在州东二里。
冯知府时墓 在州北三十里。
封给事中吕升墓 在州南二里。
中丞吕经墓 与给事墓相近。
周副郎达墓 在州西三里。
王少卿信墓 在州南三里敕修。
武知府成墓 在可耕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