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尔贝特·施佩尔:纳粹德国的首席工程师

 兰州家长 2022-05-15

1945年,柏林。

一架飞机冲过苏军的防空炮火,降落在柏林机场。从飞机上走下的人穿过布满弹坑的街道,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希特勒藏身地堡的入口,在向卫兵亮明身份后,获准进入。

此人正是阿尔伯特·施佩尔,他此行的目的,是向希特勒告别。

文章图片1

《帝国的毁灭》剧照,施佩尔凝视着自己终究无法完成的杰作

建筑世家

1905年3月19日,施佩尔降生于德国曼海姆市的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建筑师。

中学毕业时,施佩尔的数学和作文获得全年级最佳成绩,他决定学习建筑,今后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优秀‬建筑师。毕业后,他先后进入卡尔斯鲁赫高等专科学校和柏林—夏洛腾堡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并于1928年毕业,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助教。

‬结识希特勒

1931年1月,施佩尔在听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说后,感到希特勒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遂申请参加纳粹党。他自己认为,他不是要选择纳粹党,而是要归附希特勒,虽然他丝毫也不了解希特勒的纲领。加入纳粹党后,他曾担任联络柏林市区的网点的信使,因为他有一辆小车。1932年,施佩尔由于主持装修了戈培尔的官邸和制定了纳粹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设计而引起希特勒的注意,成为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此后,凡是希特勒要去的地方,施佩尔都是首席装饰师。

文章图片2

1938年,希特勒在施佩尔的陪同下视察一处建筑工地

“疯子”的建筑理念

施佩尔和希特勒都不谋而合地赞赏以大为标准,使建筑物在体积方面战胜历史上杰出的建筑物,以此来恢复德国人的自豪感,体现纳粹的时代精神。

施佩尔搞的柏林城市改造‬规划‬,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长170米、高117米、进深119米的凯旋门,能容15万人的圆顶大会堂,能容40万人的运动场,有1.5万个床位的大宾馆以及各类巨型建筑。他的设计,经常使希特勒激动不已,并把完成这一规划当成他活着的惟一愿望。希特勒还经常带领他的亲信来参观,向客人做详细讲解。施佩尔的父亲看过模型后,只是耸耸肩说:“你们完全疯了。”

文章图片3

希特勒向施佩尔颁发荣誉戒指

军备部长

德国发动对法战争后,施佩尔开始承担空军的营建任务。1941年,他被任命为军备建筑的负责人。苏德战争爆发后,施佩尔组织了“施佩尔建筑班子”,主持了南俄铁道的修复工作。

1942年初,施佩尔被任命为第三帝国军备部长,同时负责所有的航道、河流和土壤改良以及所有的发电厂,主管军需工作。并被戈林委任为“四年计划范围内负责军备生产的全权总代表”。

在指导军备生产过程中,施佩尔创立了全面的“工业自行负责制”,使军备生产出人意料地飞速发展。他按不同的武器系统设立‬多个‬个“指导委员会”和与之相联系的“企业联合组织”,把战争初期军备生产的手工业方式变成了装配线型的工业化过程。施佩尔任军备部长半年后,军备生产的总产量就增加了60%。到1944年7月,在劳动力只增加30%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

1943年9月,希特勒把意大利地区内的一切军备和生产问题的管理权交给施佩尔。在他的组织下,德国的军备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年秋天,盟国对德国进行的大规模轰炸,给军备和民用生产造成了困难。于是,施佩尔提出并实施让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大批生产衣服、鞋、纺织品和家具等民用商品,而把德国的同类工厂转为军用。这样就避免了因强迫征调外国工人到德国,引起工人逃离所在工厂而影响生产的弊病,使德国军备生产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良心未泯

由于德国城市被炸,重建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施佩尔设法使希特勒授权他负责被炸城市未来的建筑计划。他利用这一职权,阻止了各大区区长要拆除被炸后的历代宫殿和教堂的企图,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建筑是反动派的堡垒。他还提供材料和工人,保护遭破坏的历史性建筑。

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后‬,施佩尔认为局势已经毫无希望了。1945年初,德国国内工业生产已基本停顿。1月30日是希特勒掌权12周年,他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宣称在重工业和军备方面的战争已经结束,应把人民的粮食、电力、生活需求放在优先于坦克、飞机的地位予以考虑。他提出,盟国在物质方面的优势已不可能再用德国士兵的勇敢去弥补了。

2月中旬,第三帝国败局已定,希特勒下达“焦土命令”。施佩尔曾计划用毒气除掉希特勒,后因希特勒下令修改了地下室的通风管道,而未能实现。但施佩尔仍决心阻止命令的执行。他说服大区区长们把彻底破坏工厂的命令改成使工厂临时瘫痪的命令。他还设法说服了莫德尔元帅,使他下令不准破坏工厂,尽可能在工业区以外战斗。他认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维持战后德国人民群众生存的基础。

文章图片4

1945年,苏联红军在柏林庆祝胜利

落幕

1945年‬5月13日,施佩尔在英占区被捕。纽伦堡审判中,施佩尔因违反人道罪和战争罪被判处20年监禁。他‬放弃了‬上诉‬,认为与他曾给世界带来的苦难相比,任何惩罚都是微不足道的。服刑期间,他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思考为什么费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明白他选择了错误的道路的原因。在狱中,他写了一本回忆录,提供了不少有关希特勒和他的亲信的‬鲜为人知的内幕材料。

1966年10月1日,施佩尔被从施潘道监狱释放。1981年在伦敦因中风而死,享年7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