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515 漫步人生味道

 Longtermist 2022-05-15

坚持运动第1810

读经第92天 

打坐第70

漫步人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你自己身上充满了负能量,那么你周边的人可能都会充满了负能量,因为你的圈子就是负能量的圈子, 要想脱离那个圈子,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当你自己满身正能量的时候,你自然能够吸引同样正能量的人,慢慢你就会发现,你的圈子是正能量。情绪能感染,能量也能互相吸引。

投(gu)资(piao) 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投资带来的乐趣,一定是没有高度,没有格局。高度不够,听到的,看到的,都是问题,今天担心这个,明天担心那个;格局不够,纠结的都是一天两天的涨跌,盘算的都是一毛两毛的差价,看不到未来广阔的空间。

以前以为自己时间管理还不错,每天都能腾出时间出来运动,阅读,现在才发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因为牛人厉害的地方不是从17分钟里面省了17秒,而是判断这17分钟值得不值得做某件事,而是从17分钟里省出17小时,差距太大。需要调整,重新评估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减少在不值得的人和事儿上花的时间。 

翻书的时候又看到了"人脉",阿三想起了几年前从某某公司走出后,自己单飞的那个哥们。表面上这个哥们是有很多资源,渠道,也认识很多人,但是这几年一直都不怎么好,资源,渠道,以及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顶用 。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咋一听,有点高尚。换句话来说,如果你不能帮助到别人,那么就算你认识再多的人,别人都不是你的人脉。再直白一点说,你对人家有利用价值,人家对你有利用价值,你们才互为人脉。等自己有利用价值了,自然会有人脉来

味道

《品尝的科学》是一本关于味道的书,虽然得到曾经推荐过,但这本书却是阿三在研究酱油生意时无意中发现的。
传统的"味觉地图" 把舌头分成了四个区域:舌尖用来感受甜味,舌根用来感受苦味,而舌头两侧的前端部分用来感受咸味,后端部分则用来感受酸味。后来的科学研究却发现:味道的感受根本就没有位置上的差异,整个舌头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味道。舌头上布满大量的味蕾,每一个味蕾含有不同味道的受体细胞,不管味蕾如何分布,都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相对于其他内容来说,阿三最感兴趣的地方莫过于的"鲜味"和"辣味" ,知道酸甜苦辣咸,也知道"五味令人口爽",于是一直都认为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但《品尝的科学》中提出一个新的观点:" 辣,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够作用于味蕾里的辣椒素受体,刺激大脑产生一种灼热的感觉,这种灼热感会让有些人欲罢不能,另一些人则受不了这种灼热感,前者是喜欢吃辣,后者不喜欢吃辣。长期吃辣的人,味蕾对辣椒素的敏感度会下降,就像抗生素打多了的人会产生耐药性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吃辣的原因。
准确的说,五味应该是酸甜苦咸,和酸甜苦咸都由相应的受体细胞负责一样,鲜味的感受由鲜味受体细胞负责。但鲜味一定要和其他的味道放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单独吃是没有味道的,这样似乎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有的凉菜蘸了酱油之后味道更好,白米饭和酱油拌成酱油饭之后味道更好。从对味道的追求来说,酱油似乎永远都会是一门好生意。

小时候老妈在家里切辣椒腌剁椒时,要么穿长袖衣服,要么戴着长长的手套,因为辣椒汁沾到手上的话,辣得"痛"。现在才知道我们全身各个地方都有"味觉"-科学家在人类人类的消化道、胰脏、肝脏、大脑和睾丸中发现了味觉受体。不过,味觉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舌头上的鲜味受体是用于感受鲜味的,但在小肠内发现的鲜味受体,则起到了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作用。
以前吃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生存。就像"饱暖思淫欲"一样,现在,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吃,更重要是吃东西时食物在嘴巴里的感受,那种美妙的味道以及味道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一个东西好不好吃,和快乐的感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快乐的感觉通常在最初那几口最为强烈,吃多了,就会觉得味道没有最初那么好了,但如果换一种不同的东西,那种快乐的感觉又会重新涌现。所以,面对一桌子的好菜好酒,浅尝即止,雨露均沾,可以最大化的追求快乐的感觉,所以, 饭局的尾声,哪怕是我们已经吃饱了,我们依旧能再吃一点甜点。

日记余生,和未来的自己对话

longtermist

202205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