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5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时年五十八岁、在位十三年的雍正皇帝驾崩,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在了清西陵之泰陵,大清帝国的皇位被他以秘密立储的制度传给了皇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并且在遗诏中雍正帝还为自己的儿子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以辅助新皇梳理朝政,这四位大臣分别是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和大学士鄂尔泰。 雍正皇帝 允禄,康熙皇帝第十六子,出生于康熙三十四年,生母是顺懿密妃王氏,康熙末年出掌内务府,雍正帝继位后因和硕庄亲王博果铎卒而无子,命允禄继嗣为后,并承袭了和硕庄亲王爵位,雍正年间历任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帝去世时以“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命其辅佐乾隆。 乾隆皇帝 乾隆年间,允禄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领亲王双俸,后因理亲王弘皙(废太子胤礽之子)牵连被免去亲王双俸、罢都统制,于乾隆三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是康熙帝诸子中比较长寿的。纵观允禄一生,在政事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成就,但却精通数学、音律,不仅参与修撰了《数理精蕴》,还曾充算法馆总裁、玉牒馆总裁,掌礼部期间,革新了礼乐,并受到乾隆帝的嘉奖。 ![]() 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 允礼,康熙帝第十七子,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掌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晋封亲王,并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深受信任,雍正帝去世时命其为顾命大臣,后于乾隆三年去世,由于允礼无子,乾隆将雍正帝第六子弘瞻过继为其继子并袭封了了果亲王爵位。 ![]() 《甄嬛传》允礼剧照 在康熙末年的夺嫡大战中,允礼并未牵连其中,因此在康熙诸子中算是下场比较好的一个,而且允礼还是前段时间热播的宫廷剧《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历史原型,在剧中果郡王允礼与雍正帝的妃子甄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其实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甄嬛的历史原型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乾隆帝的生母,钮祜禄氏十三岁的时候就入侍雍亲王府了,而此时的允礼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所以二人是没什么机会发展不正当关系的。 ![]() 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他的父亲张英是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四年后入值南书房,成为康熙皇帝的近侍,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帝继承大统,甫一继位就提拔张廷玉担任礼部尚书,转年又任命他为翰林院掌院学士,雍正四年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两年后又兼任了吏部尚书,并晋升为保和殿大学士,成为权势一时无两的忠臣。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雍正帝成立了军机处,张廷玉被任命为首席军机大臣,军机处的主要制度都是由他制定,到了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危,命张廷玉与其他三人同为顾命大臣,并遗诏他日配享太庙,在整个清朝,张廷玉是唯一一个以汉人身份配享太庙的。 ![]() 鄂尔泰 鄂尔泰,西林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六年考中举人进入仕途。但在康熙时期鄂尔泰并未收到重用,他在仕途上的转机发生在雍正帝继位以后。雍正三年,鄂尔泰官拜广西巡抚,次年改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负责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的国策,以加强朝廷对西南的统治,雍正六年鄂尔泰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并加少保衔,十年被诏还京城,任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雍正帝去世后出任总理事务大臣,并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后于乾隆十年病逝,配享太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