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的这位李姓老人,或许才是亚洲首富

 南京栖霞百仁 2022-05-15

图片

长期关注财经圈的朋友,想必往往对《富豪榜》不屑一顾,原因是它的数字和排名与真实情况实则相去甚远。

图片


诸如这类的榜单,统计途径和数据来源仅局限于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值,而此等统计方法,有两大不准确之处一是用边际价格计算了总股本,与现实的贴现水平不符二是对那些手握“老钱”(Old Money)的老牌富商而言,他们私人口袋里的财富难以统计因此往往身家被低估


本文要介绍的这位富商,是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他居住于香港,香港人习惯称呼他为“四叔”。


【 滑 动 查 看 更 多 内 容 】

【 滑 动 查 看 更 多 内 容 】

  点击卡片关注我们

喜欢这篇文章 

就“四连”一下吧!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四叔”李兆基出生于广东顺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奔赴香港经商。1995年、1996年的《世界富豪榜》上,李兆基均位列亚洲首富、世界第四。

图片


25年过去了,如今在《世界富豪榜》上,关于李兆基的身家,杂志给出的数字是329亿美元。

图片


作为有“香港楼王、亚洲股神”美誉的李兆基,投资水平岂能如此不济,在这量化宽松的25年漫长岁月里,财富增长连3倍都不到?




非也,非也

赌王何鸿燊、龚如心、刘銮雄、朱李月华等老牌港商,都曾公开表示,《富豪榜》上的数字可信度不高,其统计方法不是太合理。赌王何鸿燊在2009年的原话是“对榜单统计的身家排名一笑置之”;刘銮雄更是在2017年的一次专访中明言“香港德高望重的前十位富豪,身家100%都是被低估的”。

这不禁令人疑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港澳富豪对《富豪榜》如此不屑?本文便以李兆基这位年逾九旬的老富翁为例,试着解释其中缘由。

图片


港媒常有传言,论真实财力,李兆基才是亚洲首富;倘若以资产质素论,更可角逐世界首富。

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呢?

关于李兆基的身家被低估,究其根本,主要有两大原因

1. 一是其上市公司的市净率过低;
2. 二是其私人财产未被统计。




上市公司的市净率太低

李兆基是上市公司恒基兆业地产的大股东,同时又是上市公司新鸿基地产的创办人,他分别持有上述两间公司约72.88%股份、2.10%股份,此乃公开可查证的信息。

李兆基家族的上市公司恒基兆业地产是香港五大地产商之一,该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高达3286亿港元(其中酒店物业尚以保守估值模型计算),然而公司股票的市值尚不足1700亿港元,市净率只有大约0.5倍。

对于这类以不动产业务为主的公司而言,净资产才是实实在在的钱,倘若以净资产来计,李兆基在恒基兆业地产的持股价值高达2395亿港元。

图片





私人财产未统计

2004年,李兆基拿出私人积蓄500亿港元成立了私人投资公司——兆基财经。

兆基财经的实收资本即是500亿港元,当年拿出如此大的一笔私人现金,令市场哗然,这在当年可是亚洲最大的私人投资公司。

对于这笔资金,李兆基给出的解释是:2004年之前的15年里,他从上市公司收取的股息总额大约250亿港元,这15年来不断利滚利,滚存至逾500亿港元。凭此数据,我们便能轻易计算出李兆基的滚存利率,如这般的公开信息也让我们得以一窥老牌富豪的理财能力。


2004~2020年间的股息滚存

于是乎,我们查阅了李兆基先生在董事局担任席位的两家上市公司的财报,统计了2004年~2020年这16年间李兆基从上市公司领取的股息总额,大约是540亿港元

按照李兆基在1989年~2004年这15年间的滚存利率推算:李兆基在2004年~2020年这16年间领取的540亿港元股息,时至2020年末应当滚存至大约1150亿港元。

图片



2004年成立独立公司“兆基财经”

前文所提及李兆基在2004年出资500亿港元成立的兆基财经,专攻美股、港股市场。借助于首屈一指的资深投资团队,兆基财经战绩斐然,在2007年时净资产上升至1600~1700亿港元,仅成立两年,便浮盈逾千亿。

那一年恰逢女星徐子淇为李家诞下长孙女李晞彤,香港的娱乐版也把这位长孙女誉为“千亿孙女”,老爷子李兆基在2007年10月4日于香港中环四季酒店大开筵席80桌,庆贺长孙女80日宴,称孙女为其“旺赚千亿”。

图片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

2007年底,随着美股、港股股市的进一步上涨,兆基财经的净资产超过了2000亿港元,当时李兆基被亚洲许多媒体誉为“亚洲股神”。然而,2008年的金融海啸袭来,道指、恒指纷纷下挫,兆基财经所持有的股票组合的市值也随之下挫,2008年底曾一度跌至1000亿港元,比起高峰时蒸发过半。李兆基当时苦不堪言,割肉了不少心水股,坦言“水瓜打狗,不见一橛”。

2012年6月份,李兆基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比2008年时改善多了,但离2007年顶峰时的两千多亿港元仍差一截”,2012年兆基财经的净资产回升至大约1500亿港元。

2012年之后,专攻美股、港股的兆基财经终于迎来了曙光,道指、恒指陆续攀升,道指屡创新高,恒指也在2018年1月份创下了33484点的历史高位。据外界合理估计,如今兆基财经的净资产至少超过2500亿港元。或许是由于之前金融海啸损失千亿失了面子,自2012年6月之后,李兆基不再对外界提及兆基财经的具体情况,因此外界也只能根据指数来大致估计了。

图片





实际财富

通过计算李兆基在家族企业的持股、兆基财经的净资产、2004年~2020年间收取的股息滚存,单计此三部分之和已达六千亿港元。

此外,其个人在香港持有的山顶白加道35号宅邸、九龙塘隽宁阁、中半山惠苑4层、中半山嘉苑等不动产合计价值逾80亿港元,总计可合理估算出李兆基的个人净资产应当在大约6080亿港元,折合美元约780亿美元,比其在《富豪榜》上的数字329亿美元高一倍有余。

颇为不同的一点是,李兆基的上市公司所从事的是不动产收租和民生燃气生意,私人资产则是现金存款和短期投资,随时可变现。换言之,李兆基的财产并非是“互联网公司的泡沫估值”或“消费类品牌的无形资产”,而是相对夯实的钱。

图片



巴菲特曾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像李兆基这类在上世纪90年代便坐拥千亿身家的老牌富商而言,单纯以理财利息、普通基金的回报率来衡量他的投资视野和资产增值水平,是欠妥的,我们所做的统计,也仅是保守估计而已。

毕竟,外国《富豪榜》的末尾都会加上一句话:富豪本人及其发言人对榜单数字不予置评。




得出结论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了。为何赌王、刘銮雄等香港老商人不太认同富豪榜单上的数字?原因多半还是在于“股息分红”。

越是老牌的商人,外界越难以估算他个人的身家。某些香港、东南亚地区的老牌商人,其家族公司上市已逾半个世纪,且数十年来维持高派息率,数十年后的今天,单以上市公司的市值来计算他的身家,那自然是十分不合理的。

因为,几十年来其家族收入私人口袋里的现金股息利滚利,价值已难以计数,外界更难以统计。就以富商李兆基为例,我们粗略统计了他的股息滚存,便发现其实际身家至少超过富豪榜上的数字一倍有余。

从上市公司收取现金股息,存入私人口袋后利滚利,这是老牌富商的身家为何大概率远超外界想象的主要原因。

因此,千万别小看了“股息”和“复利”的力量。

图片


当然,这一切的估算有一个大前提!那便是家族上市公司必须长远保持较低的负债率、稳定的高派息率(通常股息率高于3.5%)。

倘若家族上市公司常出现债务危机,甚至索性“不分红派息”,那么富商私人口袋里的财富将大打折扣。

就以李兆基为例,为何李兆基私人口袋里的现金如此宽裕?那是因为过去数十年来,其家族上市公司恒基兆业地产的净负债率长期低于15%,股息率却高达5%




谁是亚洲首富

1996年李兆基被《Forbes富豪榜》评为“亚洲首富”时,他曾说“香港藏富者众,首富愧不敢当”

如今,亚洲首富是不是李兆基,这个不好讲,也无人能肯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榜单上的首富肯定不是实际上的首富。




------------ RECOMMEND ------------
优质文章推荐(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