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疍民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与空间特征 historical process of migratio...

 倔擂槌 2022-05-15

34卷第3期 热 带 地 理 Vol 34No 320145 TROPICAL GEOGRAPHY May 2014

吴水田 陈平平 岭南民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与空间特征[J] 热带地理 2014 34 3 408-413

岭南民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与空间特征

吴水田陈平平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广州510006

摘 要民人口迁移是民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在经济机会、

生存条件、政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下岭南民人口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呈现辐射式和跳跃式的迁移规律其

主要迁移目的地为岭南沿海及东南亚等地并在岭南各地形成不同规模的民人口板块。同时民人口也呈现

往城镇汇集的历史过程其方向是从河流的上游往下游、从沿海到陆地、从农村到城市其结果是民的人口分

布呈现“板块状、带状、弧形状”的分布特点同时文化个性也逐步消失并朝与当地趋同的方向发展这对

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关键词岭南民人口迁移迁移模式

中图分类号K25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5221201403-0408-06

民是历史时期生活在中国南方水上的一个特民以船为家以捕捞为主要生计手段人口殊族群近代以来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广东、 的流动性大加上民在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低、广西、海南等地主要处于岭南地域范围 目前① 相关统计数据少因此要总结其人口迁移的规律民已基本上岸居住并逐步融入陆上族群与社会。 存在很大困难。本文从民的分布现状出发通过从族群的相关研究看 国内学者研究的范围主要包 对历史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地点括移民族群、原生1-3小族群等以保护特殊族群文化 集中在广东的广州、佛山、中山、肇庆、阳江、汕方面的成果为主[ ] 或者研4-6究文化开发对族群文化 尾、韶关、清远广西的梧州、北海海南的三亚、原真性、文化认同的影响[ ] 研究重点在于说明现 陵水等民分布区域。通过研究试图还原民历代文明发展对民族个性消失的影响。国外关于族群 史时期的人口迁移过程总结民的人口迁移规律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冲7-8突、文化融合、全球9 开拓特殊族群人口地理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开展特化对族群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如Van Acker等[ ] 殊族群文化景观扩散研究提供基础。

岭南民人口迁移的类型与模式重要因素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11-对13]少数民族文化收 1 .1民人口在岭南区域内的辐射式迁移敛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深远 。空间演[14]化也是 所谓辐射式迁移指从人口聚集中心向外沿一国外对特殊族群研究的一个热点 Pacione通过分 定的方向呈辐射状迁移的过程。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析英国格拉斯哥市亚裔社区空间的演化为[15]不同族民人口最集中的分布区域据《天下郡国利病说》群的融合问题提供了事实案例 Fieldhouse 以伦敦 记载东晋时期广州以南一16带包含民在内的人口为案例说明少数族群失业率和空间错位存在一定 已达5万多人颇成规模[ ]。 《广州府志》记载南的关系。国内外的上述研究成果极少有涉及特殊族 宋末17年新会民参加崖门水战的数量也在万人之群人口迁移的主题,作为一个逐步消失的历史族群 上[ ]。东莞沿海一带在南宋18高宗绍兴 11311161研究民的人口迁移规律具有现实的学术意义。 年末年也有民数万户[ ]。笔者在顺德、中山、

收稿日期 2014-01-22修回日期 2014-03-19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S201204000713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GD12CMK05 2012年度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 2012B 102

作者简介吴水田 1972男广东陆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教育、文化地理学研究 E-mail wst_pp@163 com。①关于民的来源及有关问题笔者在《热带地理》 2009年第6期《民研究进展及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中已有论述。

1/6页

3期 吴水田等岭南民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与空间特征 409

番禺、东莞、广州等地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是 小漠等地分布有粤语民从访谈中得知他们的祖民的主要分布地这与上述文献记载是一致的。在 先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中山、香港等地往北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 向东 方向民从广州、南海、顺德等地迁往三水、清西南北各个方向迁移图1 其结果是民人口在 远、韶关等地并在上述地域形成粤语方言板块。各地呈板块式分布这部分民以讲粤语为主。 综上所述珠江三角洲粤语民在往岭南各地

西部及南部方向民以到海“南、广”西为主。 辐射式迁移过程中其语言和文化的势能作用各地早在宋代海南已容许富户养蓄户 为劳工 不一粤东部分民被陆上语言和文化逐步同化《宋史·神宗纪》记载熙宁九年 1076”年19六月“诏 其文化逐步转型并与陆上文化趋于一致如汕尾新滨海富户得养户毋致为外夷所诱 [ ] 说明宋 港的粤语民基本以讲当地的福佬话为主。而在海代海南已有不少“民。 ”根据调查民分布在海南 南大部分粤语民文化则得以保留和发展。环岛沿海其家话保留了粤方言的主要特点 从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为了生存与珠江三角洲民语言有许多共同点。而粤方言早 以捕捞为生的民总是以鱼类资源的分布和水域活在唐代已基本定型 由此推断海南粤方言民是 动空间确定停泊与生活的场所。珠江三角洲本为岭在隋唐之后从珠江三角洲南迁的。因此在海南各 南民集中分布地区在宋代之后随着滩涂围垦地形成一些以粤方言为特征的民人口分布区。 和沙田种植面积的扩大压缩了民的生存空间

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在迁往海南的同时也同 除了部分民从事沙田耕作外一部分民被迫迁时到达广西北部湾一带。光绪末年 1908年 移到粤西、海南岛等鱼类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民的主要聚居地北海外沙已有居民200余户约700 1 .2民人口向海外的跳跃式迁移

人 20世纪80年代末北海市共有民约3万余人 据明代严从简《殊域周咨》记述[22] 明代正约占该20市渔业人口的1/3其余散居于沿海各镇和 德年间 14911521年 东莞民迁移至安南今海岛[ ]。北海南部的斜阳岛民也是21大部分从广 越南境内 其中有一个民的后代莫登庸被安南东的三水、海康、阳江等地迁徙而来[ ] 其发生的 国王重用并曾“经一度控制了安南政权。 《明经世时间至少在民国之前。 文编》也记 方瀛之父登庸起自蛋户习于舟

往东方向在惠州港口以及汕尾新港、马宫、 楫……于海上新与社” 23建立兵府有众约二万

图1 岭南民人口迁移示意图 宿务及印尼北部该地有民活动。

Fig 1 Schematic migration of Tangka in Lingnan 清末美国人亨特记述广州珠江河面

2/6页

410 热 带 地 理 34卷

包括民等在内的船只航行于中国南北各口岸、西 人总人口中只有7成仍然留为民35其余迁移往里伯28斯岛、婆罗洲、爪哇、新加坡以及马尼拉等 港岛、九龙、新市镇及其他新界地区[ ]。这些现象地[ ] 在运输期间一些民也可能移民到东南亚一 说明经济及生存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结果是带。清代也有包括民在内的岭南人移民前往马来 群体及文化个性逐步消失。

西亚、新29加坡如在马来西亚西部各地至今仍有华 1 .4民人口由水上到陆上的迁移

人渔村“[ ]。”民迁移至东南亚的事实还可以从建国 清代初期居于巩固政权“和防止”郑成功反攻“的后的排华事件中得到证明。如1979年越南当局 需要当局在广东等地实施 迁海 政策。如 潮实行“排华”政策导致约2万余名难侨渔民被强 州近洋六厅县广州近洋番禺、东莞、新安(今深圳行驱赶回国这些难侨绝大部[20]分是从广东沿海和北 市)、香山(今中山市)、顺德” “、新宁(今台山县)六县部湾一带到越南谋生的民 。 所有沿海”36民悉徙内陆 严“禁其”出入以杜海寇

另外清代之前擅长用舟的岭南渔民活动海 之接济。 [ ]广东境内民受 迁海 政令等因素的域已经到达东海、南海和南太平洋之间。 《琉球国 影响活动空间缩小一方面是使部分民往粤西、志略》记载乾隆年间朝廷使臣出30使琉球流动到 海南岛一带迁移另一方面是加剧了民上岸的过琉球的民也感觉到汉族的威仪[ ]。其中作为百 程其生产和生活文化逐步朝陆上趋同方向发展。越的一支民可能抵达南太平洋一带如目前在 如康熙三年 1664年番禺民约8万多37人迁移南“太平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人中还31流传有赞颂水神 到广州西郊成为广州民群体的一部分[ ]。清代蛋家佬 TANGAROA的传说[ ]。其传说中的水 雍正七年 1729年朝廷颁布法令允许民上岸神名字“叫Tan-g”aroa翻译过来刚好与广州方言称 居住在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区从事沙田耕作或者民为 蛋家佬 的读音十分相似这从一个侧面说 参与开垦新沙田的民数量增加民与陆上的联明了民语言与南岛语有一定的联系。 系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加速了民向陆上社会的

上述文献记载表明具有一定数量的民群体 转型过程。

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在空间上呈不连续的 建国后为改善民生活条件 中国政府帮助跳跃状态,其迁移的终点主要在东南亚、南太平洋一 和鼓励民上岸导致民聚居形态从水居到陆居带这就是民人口向海外的跳跃式迁移见图1 。 转变其生活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如1958年广

1 .3民人口向集镇、城市的向心式迁移 州近郊黄埔、南岗和番禺化龙一带的民在政府的

经济的发展使民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经 帮助下搬迁到位于珠江下游的番禺县今广州3市8济不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过程。如佛山 番禺区莲花山群星乡组成了一个新的居民点[ ]。三水芦苞镇地处北江进入三角洲河网区要冲客 在广西梧州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安置商云集商业兴隆民国时期已32较繁荣聚居此地 301户39共1400多人交付拆解住家船313艘、小艇400民船只规模达1 000余艘[ ]。 《 乾隆潮州 多艘[ ]。笔者调查发现上岸的民主要安置在云府志》也记载民因为运输而在33澄海、大埔、潮州 龙和钱苑等新住宅小区。民逐步上岸其传统的等河流重要运输点聚集的事实[ ]。澳门周围浅海渔 文化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如历史时期的民没有业资源丰富 出海作业方便同时由于澳门实施的 医疗和教育保障建国后政府改善了其医疗条件是零关税政策成为岭南海产品集中销售的区域。 兴办渔民学校。如广州至1960年已有水上居民小学9故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吸引了珠江三角洲 所在校学生8 000多人、中38学生100多人民成沿岸民迁移至此。根据澳门政府公布的人口数据 年人中有80%以上告别文盲[ ]。在政治生活方面开埠之初 1557年澳门人口约400人 1910年 广东省所有民聚居区在1953年年底就基本建立了澳门人口有74866人其中民19041人占人口 基层自治政权如广州成立了以民为主体的珠江总数的25.4%342002年澳门仍有民约6000人 区人民政府民在政治上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渔船300多艘[ ]。 依法享有各项参政议政的权力。

民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

如香港的民受经济驱动影响逐步向经济中心港 2.1 人口分布的板块状特征突出

岛和九龙等地区迁移1996年香港民总数为5016 这主要发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之后各地政

3/6页

3期 吴水田等岭南民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与空间特征 411

也是附近民集中河段。西江中游的苍梧等县今 经世文编》卷一百六十四傅贵九《明清民考略》等整理。梧州市范围43 据《 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有

民298户[ ] 按每户平均5人计算则清代苍梧县 船四百咸渔其中” [48]。根据其他地区户数与人口的民约有1 500人。在粤西化州建国初期民 估算每户人口平均在4~7人之间按照每户5人的主要分布在县城44东面鉴江河上上世纪80年代末有 中间数计算明代正德年间海南民人口≥500人的民3 600人[ ]。改革开放前的肇庆市民主要居 分布地主要有崖49州、儋州、文昌、临高、琼山、澄住在西江边民居住的多个棚艇也呈带状分布。 迈、乐会等地[ ] 图2。

结论与讨论

的空间特征也以带状分布为主。 综上所述在民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中粤

2.3 沿海港湾和岛屿呈弧形状分布民是岭南民的主体他们以珠江三角洲为核

停泊方便、可避台风的优良港湾和岛湾也成为 心呈辐射式、跳跃式等模式迁移其结果是民的聚居地其人口空间特征沿海湾呈弧状分布。 的分布区域遍布岭南各地。明清以来广东的肇庆、如汕尾民主要集中在新港、 甲子、“碣石、马宫等 增城、番禺、顺德、东莞、三水、博罗、兴宁、潮地。在靠近广海的新会、恩平一”带46  江湾雷海在南 阳、潮州、中山广西的南宁、梧州、钦州、桂平80里一作东南45蛋户居之。 [ ]在岭南西部沿海 海南的崖州、万州、文昌、陵水、儋州、澄迈等地濒临北海渔场和珍珠产区也是民传统的聚集地。 是民主要分布地。关于岭南民人口的规模据如《万历47 雷州府志》记天顺六年 1462年有 前人的记述估算明代岭南民的数量超过50万。民291户[ ] 根据记载当时的雷州户口入合浦郡按 建国初期广东沿海民15万珠江三角洲沙田区平均每户5人计算至少有民1600多人表1 。 40万珠江三角洲滨海20万50内河民15万全省

海南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其沿海各港口民也民人口数量合计约90多万[ ] 加上广西、海南的呈“弧形状聚居。如明代《正德琼台志” 》载民  数据则超过100万。

各州县皆有居海滨沙洲茅檐垂地儋县 新 引发民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受经济英南滩上下二十四、渔户环列焉每大风时 机会及生存条件的影响岭南民的人口迁移虽具

4/6页

412 热 带 地 理 34卷

图2 明代岭南民人口的空间分布 bFlehmini gsJ’ percepGtions of PTurks’ a&ccIultturation

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其总体特征是逐步从各地往城 occurrin interethnic socEiathl ninotcerualctutiroanlsideMnutisflicmatmioinoarintidesniantuEruarlolye

原来水上居住和生活的“亲水”文化特征逐步消失 [12] DIN Ikhlaq CULLINGFORD Cedric Boyzone and Bhangra the place并加快了与陆上文化融合的步伐如建国后至20 of popular and minority cultures[J] Race Ethnicity&Education 2004

严峻挑战。因此本文虽然梳理了岭南民人口迁 2005 121 92 141-161

移的规律但对于人口迁移引发的文化迁移现象以 [15] FIELDHOUSE Edward A Ethnic Minority Unemployment and Spatial及全球化对民人口迁移的影响等问题仍然有待进 M15i6sm9-at1c5h96 The Case of London[J] Urban Studies 1999 36 9

参考文献 [17] 清瑞麟戴肇辰 光绪广州府志卷七十七·前事略三[O]清

[1] 黄萍 隔离下的守护明清贵州屯田政略与族群文化传承[J] 思想 光绪五年 1879刻本

战线 2009 35 3 9-13 [18]陈伯陶 东莞县志卷三十·前事[M] 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2] 周大鸣 澳门的族群[J] 中国社会科学 1997 5 142-156 [19] 元托克托脱脱 宋史卷十四·神宗纪一[M] 台北台湾

[3] 周大鸣杨小柳 珠江流域的族群与文化略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 商务印书馆 1986

报人文社科版 2007 191 7 29-35 [20]黄妙秋广西北海民咸水歌研究[J] 中国音乐 20084 16-23

[4] 孙九霞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以从江 [21]陈礼贤 海疍―斜阳岛民考察[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岜沙苗族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 33 科学版 2002 3 51-58

 1  18-25 [22] 明严从简 殊域周咨卷六[O] 万历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

[5] 孙九霞 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亚回族为例 藏

5/6页
点击展开全文
从APP打开该文档,阅读高清版
开通Plus会员,全场文档6折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