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赋》:水淹大梁围魏救赵,开封城怎这么可怜,只因位置太好

 梦想童年594 2022-05-15
文章图片1

《大秦赋》终于抛开了“大情妇”的拖沓节奏,最后的时刻,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大秦终于如猛虎下山般,开始横扫东方六国。

魏国给的篇幅并不长,包括史书上记载也是颇为简略,但其中的细节表明,这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斗,《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相比于齐国的不战而降,魏国可以说是战斗到了最后,而且是用最惨烈的抵抗方式,秦军最终用了水攻才取胜。

文章图片2

用水攻对双方都是伤害,因为攻击方也进不来,不是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没有哪个攻击的军队愿意用水攻。

电视剧里有个细节倒是很有趣,王贲久攻不下损失惨重,于是秦王政送来了当年武安君的战报,王贲一看,仿效武安君的做法,对坚固的大梁城又来了一次水攻,想想这大梁城怎么这么倒霉,动不动就被水泡。

这也不能怪他,怪只怪大梁的地理位置太好,周围河道密布,堪称物流人员集散的绝佳地点,大梁这么好的位置,除了被水淹,还经常挨打,这就要从一个著名的成语,围魏救赵说起了。

文章图片3

(01)战国第一霸

大秦赋演的其实都已经是战国的末期了,我们看着秦国很强大,但实际上战国的初期,秦国并不是最强的,甚至是比较弱的。

打败秦国,让秦国变弱的就是战国第一个崛起的强国,魏国,纵观秦国历史,能把秦国打到按在地上摩擦,毫无还手之力的也就只有魏国,足见魏国之强。

一场战役的胜负,并不能说打败了秦国,打败秦国的是能让他割让大片土地,秦国历来都是一直在东进,这一次魏国不但阻止了他的东进,还整个占了他的河西地区。

说这个很多人都没有概念,贾谊的《过秦论》里有一句话,很多人都很熟悉: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这里的叩关而不敢前,指的就是函谷关,可以说函谷关这个名字简直就是东方六国的噩梦,函谷关极其险峻,中间漫长的峡谷,绝对的防守好地方。

文章图片4

秦国更是依托函谷关,不断东进,而东方六国提起来函谷关更是只能一声叹息,心里都在想,自己国家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天险。

后期六国再怎么声势浩大,再怎么合纵攻秦,函谷关就是他们始终无法逾越的关隘,这些情况如果被吴起看到了,那绝对是冷冷的嘲笑后来的这些人。

你们这群废物,我说的是在坐的所有人,什么天险,什么城池,国家强弱从来都是在德不在险,天险城池都是次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

吴起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魏国崛起的时候,吴起死死的把秦国按住,不能东进,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把函谷关也占了,后来鼎鼎大名的函谷关,只不过是魏国的一条小过道而已。

魏国任用李悝变法,国力强大傲视群雄,魏文侯也站在了人生的巅峰,但是后代却不怎么争气,等到他孙子的时候,魏国的国力可就大不如前了,标志之一就是被迫迁都。

文章图片5

(02)可怜的梁惠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非常发达,但是后世很多儒生只会死读书,丧失了先秦时代的进取精神,死读书里面有一本就叫《孟子》。

《孟子》里面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孟子见梁惠王,可以说是千古名篇,古代儒生必读,包括现在的教科书,都会有这一篇,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孟子讲的这个梁惠王,其实是魏惠王。

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魏国国君,那为什么魏国的国君叫梁惠王呢,这就是魏国国力不行的写照了,因为扛不住秦国的不断打击,魏国迁都了。

迁都的地址就是大梁,根据当时的称谓习惯,魏国国君又被称作是梁惠王,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惜孟子见梁惠王实在是太有名了,搞的很多人又开始都不知道这个梁惠王是谁,还因为是哪个不知名小国的国君呢。

文章图片6

说起来这个梁惠王也算是个有为的君主,只可惜能力不行,运气也差了点,好不容易有了庞涓这个大将军,没想到他还有个同门师兄孙膑,孙庞斗智也就成了盖过梁惠王名气的桥段。

孙庞斗智的经典桥段就是围魏救赵,这个故事说起来简单,但背后的道理却很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他成为成语之后,就没人注意他的事迹情况了。

围魏救赵说的是魏国攻打赵国,赵国邯郸危机,于是向齐国求助,齐国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展开的一场角逐。

孙膑自知魏军围困邯郸,一时间赶过去,原水解不了近渴,一时改道直接进攻大梁,正在进攻邯郸的庞涓知道后立刻回师,邯郸之围也就解了,半道上被伏击,史称桂陵之战。

这个已经成了成语的故事,尽人皆知,战法也是相当朴素,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因素,为什么大梁这么容易被围,这种战法简直放之四海而皆准,为什么我们从来没听过,围临淄而救燕。

这是个千古难破的阳谋,因为大梁地区是平原,行军速度非常快,中间根本没有阻拦,你去攻打临淄或者邯郸,要走三个月,看你走了三个月,对手十五天兵至大梁城下,你说这仗怎么打。

文章图片7

地理位置太好,路途顺畅,这种作为大城市的优势,最后却成了大梁的噩梦,后来的宋朝都城开封就是大梁,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最后突然被金军攻破,北宋灭亡。

这个死结最后害死了庞涓,数年之后,又是同样的讨论,齐国突感攻击大梁,庞涓回援,中途被埋伏,最后死了,这就是马陵之战。

因为孙庞斗智的关系,大家都是站在孙膑这一边,认为庞涓是罪有应得,但实际上庞涓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只可惜被一个首都大梁弄得是狼狈不堪,最后饮恨而终。

文章图片8

(03)大梁的宿命

大梁不仅害死了庞涓,最终也死于自己的交通便利,不过这次是河道发达,大梁地区一直都是河道综合,后来的五代北宋时期,也是看重了这一点,才让开封做了首都,无论是水路还是旱路,大梁城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城市。

开封当地有个说法,叫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水多意味着经常被淹,更何况还有人工掘水的情况。

大梁城再坚固,也禁不住长时间浸泡,最后的时刻,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魏国就这么结束了,都城仿佛成了魏人的死穴。

文章图片9

然而这只是表面,都城只是表象,人才才是重点,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吴起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函谷关厉害吧,照样能被吴起拿下。

一座城,能不能守住,关键看人,而不是地形,齐国临淄也是城坚兵众,但无奈齐王开门投降,不是魏人不聪明,两次被水淹,而是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是城好不好的问题了。

国家之争,争的从来都是人才,至于地理地形区位,这些肯定也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从来都是人,的人才者得天下,大秦广纳人才,最终一统天下。

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