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贵阳改哥 2022-05-15
2021-1-3 再游普定,主要是去看了莲花洞。先探索了第一天窗所在的第一大厅,没有找到戴明贤先生文章中说的修桥石碑。然后进入往北的洞道,过一线天,探索第二天窗(响水洞天坑)及周边耳洞,看到了三处摩崖,在看到暗河后折返。回到第一大厅后,又俯身进入东南侧低矮曲折的洞道,走了大概几十米,因为地面泥泞,未走完通往第三天窗(芭蕉洞天坑)的岔洞,在途中一个大厅折返,亦未探明该洞道是否被淤泥堵塞(网上有文章如是说)成为死路,故未看到第三天窗(芭蕉洞天坑)中的两处摩崖。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安顺城记 第二册 卷十 名洞志》P470~472载:
  普定莲花洞在城北十里抄纸堡之马岭岗山麓。洞口竖一石,上镌“莲花古洞”四字,为曾任贵州省主席杨森所题。洞口狭长,宽仅容人。入之有坎并小桥一座,皆光绪间修。过桥,豁然开朗,上开一窍,天光明亮,但见石孔上苍苔绿草,交相掩映。洞底,洞厅平旷宽敞,可容千人;四周怪石罗列,不可具状。有石床、石枕、传为龙王所栖。前行有隧道,阴黑不能见物。行数十步,见光,再进则大放光明,别有天地。下有石峰,正对天窗;窗口处林木阴浓。攀藤上,有洞如楼,为山猿栖息之所。洞侧有阴河沿壁流淌,水声潺湲,水色清澄,游鱼可数。岸边有石,如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岸左有穴,内藏石龙,如盘如踞,昂首翘尾,鳞爪酷似。洞顶滴水如线,“晶莹的水珠,溅在一块顶平如砥的锥形岩石上,称'莲花磴’。滴水叮咚有声,有如空谷琴音。滴水近旁,另有一高六七米的巨石,石上水渍苔染,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莲花洞’一名源于此” 。洞内题刻,多为民国遗物。计有民国元勋、曾任教育总长、贵州省长等职的普定人任可澄题“水流花放,岳耸莲披”;原安顺县长章履和题“洞天胜迹”;原普定县长赵家焯题“天开颜”;夏斗枢题“艺术世界”等。1936年,杨森曾游此洞,除题有“莲花古洞”四字外,还写有《游莲花洞记》一篇。


《贵州省地名志.第三集,溶洞录》P65载:
普定县 莲花洞
  东经105°48' ,北纬26°20'。县城北8公里县。陇戛公社操子量东南1公里。洞口上有巨石耸立,上刻“莲花古洞”四个大字(民国时省长杨森题字)。进洞沿石阶而下,洞内宽阔,石帘四壁高挂,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右侧有石床、石枕。据传古时皇帝曾睡觉于此,呼为龙床。左行经一暗道,至“天开颜”,豁集开朗,阳光从天窗射入。石壁上刻有任可澄题“水流花放,岳耸莲坡”八个一平方米的大字。还刻有“洞有胜迹”“天开颜”等字。前行有石龙缩蜒卧于“侧室”内,仰头望着游人。莲花台立于路旁。岩桨水不停滴入荷瓣中间。至此印可听到潺毒流水声由下面传来。顺声下望,可见银链似的阴河横摆在宽大的石壁脚下,光暗雾生,神秘莫测。
  由进洞口向右进暗道,婉蜒曲折,宽窄不一。宽处可容数百人,窄处一人只能侧身而过。约行百余米即芭蕉洞,有天窗微光射入,有自生的芭蕉和茅竹,景色宜人,顿觉心旷神怡。


《贵州安顺 六盘水 毕节 旅游文史精编 西部卷》  P103~104载戴明贤《游莲花洞记》及杨森《游普定莲花洞记》。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杨森(贵州省主席)《游普定莲花洞记》
  黔环处皆山,无山无洞, 无洞不奇,雅好名胜者,靡不以黔中无佳山水, 而唯洞是求。去岁,军次安顺,闻任使志清谈, 凡洞无充足阳光,清洁流水,及干燥路径者,不为上选。余素有烟霞癖,每遇有足称之胜,虽冒酷暑,犯霜露,无不以浏览为快。去夏,奉命绥靖黔西。公余,辄驾轻车,策怒马,踪迹所至,石穴为穷。得证任使之言,确有至理,而真能具此三者之佳洞,迄不多觏。
  客腊,接普定赵令家焯函,索书“莲花古洞”四字,因道“城北十余里,有洞以莲花名者,其中空阔高大,天窗双敞,窍穴开朗,曲尽邃深之致!且流水鸣咽,足以悦耳,石乳清冽,可以烹茶。朱晦庵先生题南岩寺云:'一窍有泉通地脉,四
时无雨滴天浆’。不啻为此洞写照”。因急欲亲历其境,以穹究竟。爰于春节后八日,约同二区行政专员江苏章君消尤(又名履和) ,“督剿”专员湖南刘君克明,部属夏师长斗枢,杨秘书长裕昆,周参谋处长希濂,范副官长诞生,暨随行校
尉三十余骑,途经四时,抵普定,小憩县署,午餐后,北行约一时许,则莲花洞在焉。
  土人半夷族,鼓吹迎洞口,胝足摩肩,欢呼雷动。中有张叟辅荣,年八旬有三。精神矍铄。谓余曰:“此洞在咸、同苗乱时,全活避难居民以数万计”,语次导之入,行数步,过小桥,立鳌头石上,指点洞中妙蕴。瞩目久之,觉洞形浑园,上开一窍,日光射入石乳上,旁与苍苔绿草相掩映,幻作五光十色,迷离眼底,真奇观也! 沿石级下洞底,忽而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四周则怪石罗列,如狮,如虎,如熊罴,狰狞不可逼视。仰观则风云变化,若昆,若鹏,若龙蛇,俨若飞腾。其他珊瑚玉树,山海珍错之属,形形色色,维妙维肖。造物之神奇伟大,于此毕露矣。
  少顷,燃火炬,入隧道,自觉郁阴逼人,目无所见,谛视之,窄处仅能容膝,宽则不知所届,间一投足, 则鳞爪宛然,蠢蠢欲动,举步则镗蹈之声, 恍然钟鼓, 可辨宫商。再进则大放光明,别有天地。层塔高耸,势出云表,林木阴浓,气象蓬勃,竹之绿,松之苍。花奇草异,多为目所未睹。攀藤而上,有洞如楼,为山猿栖息之所。再下则河水清漪,游鱼可数。愈远则水
声潺潺,如鼓瑟琴,悠扬可听。此时迨认为出人间入仙境矣! 土人具糖果,取莲花磴之泉,烹茶以进,赵令云:“闻常饮此水,可以永年”。众笑曰:“不死之药,此间得之矣”。相与围坐畅谈:有谓足迹遍天涯,所览佳胜,无出其右者。有谓
洞之奇惟桂,多则称黔,今见此洞,桂不为奇,黔则仅有。有谓不游此洞,未具眼福。有福自获此洞,叹观止矣! 倾谈良久,不知时已黄昏也。叟复导视各小洞,有开敞如厅堂,有幽静似闺闼,高低大小,层出不穷,周转迂回,别有意趣。忽至洞口,则龙柱排列,俨然宫殿,入则黑似漆,莫辨东西。叟告余曰:“此即来时隧道也,由此得出”。余始悟顷间所见之楼塔,之石泉,之花木珍奇,乃洞中之景物也。其厅堂闺闼宫殿,乃洞中之洞也。包罗万象,不可思议。
  斯洞也,伟大雄杰,真天下之奇特,黔中之至宝,其所以名莲花洞者,匪特拟其貌似己也。抑一花一世界,为其命名取之乎? 而所谓有光,有河,有干燥路径即为优美者,又非可以限量此洞耳。众相谓曰:“此来时在促,他日当作三日游,用以究其妙蕴”。余以今日之游不可没也,因援笔以记其崖略焉,工拙在所不计。
  注:本文作者杨森,系原国民党二十军军长,后任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贵州省主席,重庆市长,西南军政副长官,重庆卫戌总司令,去台后病死于台湾。


赵家焯(普定县长)《普定八洞》
  一、莲花洞
  莲花洞,原名花洞,又以其上有一无底之深坑,土人名上者为公花洞,此洞以母花洞名之。后又参以神异之说,名日万花洞,以其中有莲花石、莲花墩,名日莲花,较为洽当。洞中有天窗三,一窗一洞,自成景物。其中有百怪千奇,无所不有。所谓博物馆,动植物园之美﹐尽包罗于其中,中外人士来游者,恒赞为天下第一。大有不到此洞,不足以窥天地之美之感。


赵家焯《保护莲花古洞布告》
本县花洞,
胜迹攸关。
岩石草木,
纯任天然。
宜加保护,
蔚成奇观。
倘有不肖,
任意毁残。
一经发觉,
惩处从严。
合行布告,
以警愚顽.


胡锡侯《游莲花古润记》
  距普定北郭十余里,有莲花古洞焉。.诸色错杂,万象森罗。南入八百名洞,无此陆离;仙山三十六洞天,无此光怪。有宋苏轼日:“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蚓斯洞为蓄久所泄之地宝哉!其中自有乐地,则其游观所乐,非仅著色相之乐可知矣。桃源名上,赵令家婢,丙子孟春,来摄普篆,公余征游,意不私于小县,拟公布诸人寰,力谋以建新之。丁丑无夕后,山花欲笑:士女如云,日游数百人或千余人,中有曾经海岳归来美髯翁者,玉杖铁鞋,与众盘桓其间,眉宇间似带哥伦布发现新地之色彩,聊以其所游,告之诸君子。其伛偻初入前洞也,虹桥驻足,则见久滴岩泉,凝结花纹,如草木之形,鸟兽之状,及其他有仅可象考,非天人绘:1汉神工,悬空坠地,布景其中义如具众家,宫室车马,衣服玩具,内而几榻华竹,外而旗鼓剑戟,陈设井井,护卫重重,其森严气象,似觉堂帘万里,寡得其门而入者。徐步右斜行,进一-天构金庭,四壁玲琥,若被缨络,中高五六丈,数人合围双玉柱,仿佛女娲时代炼余遗物,翘首西北,不禁补天之感。其入后洞也,有深数十复步。暗如黑夜,窄穴须拥火鱼贯而入,如蚁穿丸.曲球然。经过招光小口,别有天地。洞右岩裂天窗时,坠成无数松柏之部娄小山;滋木常绿,香莩清芬;杂花不谢,四时如春。山间佳日,阖寂无人;白禽白兽,.嬉戏奔腾。涌出石塔,山腹笔插;类龙州龙,穿地突露头角鳞甲,势欲负啬夫以升天者。所触地面古藤,苍翠纷披塔顶。右山麓下不数武,旧称莲花石,天花顶无源醴泉,应时点滴,不遗其方,形同远公莲花漏,于永上立十二叶芙渠,因波输以定十二时,暑景无差,诚乃一润特色。仰观晋文入穴青蛇,盘于山椒,俯祝周武入舟白鱼,跃于河内。河源竞委处,相传昔有渔人,饵钓矶边。隔岸霹雳一声,别开润天,额曰:“万花洞”。半洞云萝盘旋,中有古室古园,古花园发古香,千枝万枝芬芳;室右隐约冲霄古塔巍巍,室左雄竖屹屹半碑,上勒“和乎”字样;.宝前盘石一方,众仙女坐开琼筵,手帕名花,围聚其上,拈花戏斗,以为笑乐。渔人舍符前入,作壁上观,一小儿手龙五大球出石曰:“此世;界司令,真人府也,何得擅入”:送之出,国顾云雾弥漫,失其所在。是洞故旧其名曰:“万花洞”。赵令近新其润,以石莲为全洞初,最古灵物,因更其名以命之名曰:”“莲花古洞”。髯翁欣然曰:“善”翁游之乐,总古之人与众共乐,型范希文所请:“后天下之承而示”也。行吟而出,z巴归。嗟乎!前润小有青虚,后洞大有光明。虽不山高水深,常有仙龙哈.孔穴急丁锋巢,之尽脂髓,万族药苗,丹采以服,疾说以疗。八8生罗棋布,或崖行飞仙,鼎悬鸟路;或门陈睡佛,炉安深处,石笋成林,.石乳连云.山水白商,润八石怪。阆风苦吹,当今米喆仙袂飘熟鹣面来,应令袍服一步一拜,极一游之眼福,开力古之心胸。赵令以桃源产名洞之名人,而来经之营之,抑晋太原中武陵太守后.身欤!逐借今之连化大 1公云昔年桃花;未了夙愿欤! 洞也令也,各有因缘。
  天为普定开名胜,令为西南辟大观。余记成,愧笔无惟,潜之手腕,使莲洞若桃源,名震当代,艳称千古。然而航海梯山来游,名公巨卿,奇人杰士,日渐众矣。盼勿薄韩刺史,却信仙灵非怪诞之言,亦无厚白。尚书徐福文成多放诞之语,以目余也夫!洞既新其名,月之上旬,安顺军长杨上将森,师长夏中将炯,兼县长章专员履和。结驷联骑,最先捷足。
  注:本文原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赵家焯任普定县长时,所编写的《普定县政辑要》。作者胡锡侯先生,普定人,少时敏而好学。曾拜名师受业于前清贡生杨指南老先生的门下,东渡留学日本,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制度后,先生在宣统年间创办定南学堂,对桑梓教育著有贡献。辛亥革命以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某部团长、县长等职。晚年归田乡里,多为地方伸张正义,给群众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先生善写作,为文脍炙人口,如《游莲花古洞记》这篇遗
稿,描写生动逼真,引喻安雅合度,绘声绘影,大有前人柳子厚游记水山风格,可谓文如其人。


湖南刘克明《游普定莲花古洞》(诗)
纵步莲花洞,
举目又一天;
龙蛇走玉壁,
鱼鳖戏银川。
树挂终年绿,
岩流不断涎;
乾坤多妙理,
静悟有真诠。
造化叹离奇,
山珍独聚斯;
仙禽岩作骨,
石佛玉凝肌。
云开数过雁,
浆滴酌甘饴;
愁听潺缓水,
长鸣去后思。
  注:原诗载于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普定县政辑要》,作者当时任安顺“督剿”专员。


张一普(普定县士绅)《莲花洞》(诗)
莲花洞内右如莲,
莲花台下水潺潺。
石乳莲花常不老,
水流千转永源源.
两洞玲珑别有天,
愚人到此亦羡仙。
桥头下山凭敦眼,
渴望春色在人间。
人问不应有此问,
此间花木四时鲜。
红日白云常来往,
不知人间几千年。


戴明贤《游莲花洞记》
  暮春三月,随友人游普定莲花洞。
  洞在离地百尺的山腰。洞口仅容一人,且洞低矮,“莲花古洞”四字竖额,伸手就可触及。
  但一跨入这个狭隘的孔穴,脚下便豁然一座巍峨的穹庐。踏过一道石梁,步下几级环绕石梯,便置身这所鬼斧神工的殿堂。数十丈高的洞顶,岩破一隙,泻进天光如瀑,映照出嵯岈参差的石柱石笋。由于有阳光空气,岩石上蔓生着茂密的蕨类植物,苍翠古绿,为密封的溶洞所未有。
  洞身又分出两个大穴,逶迤隐入神秘的黯黑之中。
  缘左边石穴蜿蜓前行。在电筒光晕的照耀下,石钟乳森然罗列,影影幢幢。不外乎似龙似虎,如帷如幕,拟仙拟人。所有岩溶,无不如此,勿须备说。至不可前进处折回,进入另一个支洞———芭蕉洞。曲折来到阴河上,映着头上的又一线天光,但见一股流水,从半明半暗的岩穴中涌来,又漫进另一个半明半暗的石罅,隐没在深不可测的幽暗之中。水声活活,水光隐现,引人兴起无穷的联想。岩壁有摩崖石刻六七处,诗文铭词,都是咏题此洞;作者有近代著名学者任可澄等人,书法大都可观。
  回到入口大洞,同行少年取出身上的小锤两柄,寻觅四壁石笋,准备敲下带回。我加以劝阻,他们摇着小脑袋微笑,说是人们玩洞,莫不如此。果然钟乳低垂之处,无不残损殆尽;地上一片狼藉,尽是这些天工的残砖碎瓦。我无能为力,只好走开,仰天欣赏岩顶那些千奇百怪的石景。这才看清那道引人入洞穴的石梁,竟是一架凌空架设的拱桥,制作古朴,与岩石浑然一体,宛如天设地造。接着又发现那盘旋的石梯旁边,一根岩柱上立着一块小小的石碑
  攀援到碑前,拂去苔泥细看碑文,是开列捐款营修此洞者的名单,所捐相当微薄,领衔者捐银不过一两五钱,等而下之,少者只有四钱三钱。所造工程也极有限,大约就是这架小小的石桥与这环石梯而已。
  这时孩子们乱敲一气。收获使他们沮丧之至。本来奇形异貌的钟乳,离开总体,便不成片断,只好随手扔弃。
孩子们忿然嚷嚷着。我却想起了那块石碑上的人们。人世间,有的人想着给予,有的只要占有。前者修一架天桥,后者敲几块钟乳,对于莲花洞,所增所减都很有限,然而其精神境界的高下,则是不言自明的了。其实人间万事,何尝不是如此? 只可惜前者往苦少,而后者苦多。
  孩子但知模仿,责任不在他们。听海外观光归来的同志说起,在那一衣带水的邻邦,街头乳鸽成阵,公园中老龟驮着幼龟晒太阳。只见儿童们围观欢欣,不见谁捕捉掠虐。听了不觉心向往之。以破坏一切,占有一切为荣的岁月已成陈迹,我们应当给孩子别一种观念。


 孙守红《莲花古洞游记》
  清晨,于定南西门乘坐公交车,前往抄子堡。车抵抄子堡,信步进入田间小道,缓缓移向莲花古洞。田地里的庄稼,已颗粒归仓。昨夜的清雾,尚未完全散去,山野还没有从晨梦里完全醒来。细心观察,路边的野草上,水雾还在叶的手心里,幻化为珠玉。路边的田地里,零星二三农人,悄然耕耘于自己的土上,默默地播下种子,期盼来年的春天。于他们那一抬头的眼神中,我恍然看见满山的桃花开放,满地的菜畦碧绿,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定南小镇位于黔中腹地,喀斯特地貌发展较为成熟,溶洞景致不少。然莲花古洞因离定南镇近,常年游人如织,深得人和之利,遂被誉“定南八景之一”。洞口的菱形石碑之上,镌刻“莲花古洞”四个大字,苍劲古朴,秋冬之际,老远便能看见。此字乃民国年间贵州省主席杨森应普定县县长赵家焯邀游后所题。赵氏于邀约信中如是描述:“莲花洞,原名花洞,又以其上有一无底之深坑,土人名上者为公花洞,此洞以母花洞名之。后又参以神异之说,名曰万花洞,以其中有莲花石、莲花敦,名曰莲花,较为恰当。洞中有天窗三个,一窗一洞,自成景物。洞中百怪千奇,无所不有。所谓博物馆,动植物园之美,尽包罗于其中。中外人士来游者,恒赞为天下第一。大有不到此洞,不足以窥天地之美之感。”如此美景,当早现于世间,然莲花古洞何时显现,却已无据可考。但根据民国时编修之《普定县政辑要》所载,此洞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8年)第一次修葺,民国时修葺过两次。乡绅张一普(城关镇天王旗村人)主持第三次修葺之后撰诗道:
   莲花洞内整六年,莲花台下水潺潺。
   石乳莲花常不老,水流千转永源源。
   两洞玲珑别有天,愚人到此也羡仙。
   桥头下山凭放眼,渴望春色在人间。
   人间不应有此景,此间花木四时鲜。
   红日白云常来往,不知人世几千年。

  现距张先生修葺之时,已过百年,无论愚人也好,樵夫也罢,似乎都已蹈海逐梦而去。面对脚下的残碑碎石,沧桑之感顿生,遂觅得句小诗:“蛟龙过境留玄宫,昔贤心赏莲台中。今朝游来觅圣迹,流水汤汤石乳钟。”
  与一群后生漫溯其间,穿过仅容独人进出的入口,渡过两米左右的石桥,沿石阶拾级而下,即为第一洞厅。于可容千人的洞厅中极目而望,唯石帘石幔拔地而起。待阳光于天窗挥洒而入时,抬头望去,犹如仙辉弥漫,让人有些头晕目眩,倍感人之渺小卑微。因晕光,不宜于此久驻,遂觅得大厅左侧耳洞,举火前行,数百步后,到达第二洞厅。出耳洞,步入第二洞厅时,闻流水轰鸣,似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闻此水声,疑为阴河涨水,故吩咐诸生不得擅自前往。且先于赵家焯的“天开颜”下打扫环境,整理出一安身之处,放置随行饮食,再带领他们前往观看莲蓬石台。
  打扫完毕,将前人垃圾焚烧后,遂领诸生前往莲台处。路上,有水珠不断从数十米高的洞顶滴下,致使小路有些湿滑,却没有泥泞。不过还是不断提醒诸生,当心脚下打滑。从洞口下来,便有声音不断:“莲花在哪里?”“还有多远才到莲花那里?”只好耐心答应:“别急,就在前面了。”路上遇见些滴水而积的小“莲蓬”,随便指与诸生。顺便解释:人们常说水滴石穿,这里却是水滴石磊,这便是喀斯特溶洞的奇景。下面的大莲台就是像这些小莲台一样,经由千万年的水滴磊成,实为地质界的奇迹。待会儿大家仔细观看便可,切不可行破坏之举。诸生听罢,皆一一答应。
  由洞口往下百余米,有一平台于缓坡出摊出。平台其左面沟壑丛生,犹如黄土高原地貌,隆起的三大土脊,好似三条迎面而来的龙蛇;平台的右边则紧靠洞壁,离壁不远处立有巨石,状如洪钟。洪钟左侧,平台的正中处,则是此行的目标物——大莲台。大莲台高出地面约三尺三寸,宽约三尺方圆,面上盛有层层石纹,纹路好似莲蓬,莲子纹理清晰可辨,洞顶的水滴不时落下,于莲蓬台上溅起水花,晶莹透剔,很是好看。据说洞名便因此而得。站在平台前,借透过天窗而来的光线,可窥洞底的阴河,但见河床上有所起伏之处,流水与顽石相击,水花洁白如雪,水声则轰鸣如雷,闻此水声,胸腹间不由荡生层云,豪气冲天。待眼睛习惯了光线的暗淡后,便不难发现,自阴河之岸始,一条石龙蜿蜓正盘旋而来,若隐若现,终于在平台前潜入地底。它是否去与左侧的那三位相会了?我等凡夫皆不得而知。
  有生提议,要前往阴河一探究竟,因担心安全事故发生,不许。诸生一时扫兴,遂返回第二洞厅,我最后监督诸生返回。这时有些口渴,问及诸生,竟无人携饮水下洞。焦灼之际,突然记起华严洞洞顶滴下的水,不但能喝,还能治病之说,遂俯身于大莲台之上,开始啄起一小口,哪知其味甘甜如斯,便不顾一切地牛饮起来。饱饮之后,乏困之感顿时消弭。抬起头来,干净利索的阳光正好从天窗而降,只见阳光明媚,水汽氤氲,配以天窗下面的芭蕉茅竹和洞壁上黄绿的野藤,顿觉心旷神怡,犹入了那桃花源,一时忘记了时间、荣辱和言说,这让我想起“托体同山阿”的烂柯美学。
  出莲花洞口后,置身于第二天窗下,几位小子终于发现的任可澄先生的“水流花放,岳耸莲披”,为给诸生释疑,便讲述了任可澄先生曾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发表讨袁檄文、主持编修《贵州通志》等事迹,乃我普定近代值得尊敬的先贤之一。诸生听罢,感慨连连,几人甚至讨论起了“水流花放,岳耸莲披”后该怎么描述莲花古洞起来。听得诸生如此好学,不由得又给他们讲述湖南的刘克明慕名前来游览所作诗来:“纵步莲花洞,举目又一天;龙蛇走玉壁,鱼鳖戏银川。树挂终年绿,岩流不断涎;乾坤多妙理,静悟有真诠。造化叹离奇,山珍独具斯;仙禽岩作骨,石佛玉立肌。云开数过雁,浆滴作甘饴;愁听潺缓水,长鸣去后思。” 讲述完毕后,诸生又开始于天窗下散开,各寻乐趣起来。
  其实,世人游览洞穴者,无不为探幽寻胜而来,故后世者多赞赏王介甫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者,不随以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之说。其实,世间景致,无论能否目睹奇伟瑰怪之境,只要心领神会,便能于所处之境触发心灵,开启智慧的丝绦,或者说,因景赋情,抒一己之忧思,便是奇幻仙境了。故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六一居士所说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每读《醉翁亭记》到此,不禁由衷击掌感叹:永叔公乃真妙人也!
  今已过而立之年,早过了寻幽探胜的岁月,只期盼自己能不能与永叔公一样,游能同其乐,返而能述以文了。正思虑间,有声音询问:“公交站里有车的,是否要上车?”一抬头,发现莲花古洞已随马岭冈隐逸身后的苍茫中。奇妙的是,刚才还有些灿烂的太阳,不知何时也隐身进入了云层中了。
2018.11.22 9


《游莲花古洞》
  晨间,趁乡村未醒,慢慢悠悠的游走于乡间小道。农家院里,不时传来鸡鸣犬吠。稀稀拉拉的车辆驶入定南城,小城醒的早,天未明时便已是热闹非凡。
  与三、五人游走与旧城区,寻找所剩不多的店铺采购食材。兜兜转转两三圈,于定南西门与众人会合乘车。
  车抵抄子堡,发现有物落下,又与何学弟返回去取。再回时,阳光洒下,柔和自然。
  由是初游花洞,便向农家询问。农家道是,延此路去,远远能见山上镌刻着国民党贵州省主席杨森题写的“莲花古洞”的菱形黑石碑,洞口便在其下。
      莲花古洞:又称莲花洞或花洞,位于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马岭冈半坡上,距公路1公里左右。
  在此之前,早就听闻花洞三洞相连,各洞自有天窗,甚为奇特。每到春节期间,县人成群结队往游。文人骚客留下许多咏叹诗洞文章。奈何,以往不知具体方位。
  谢过农家,步入田间小路,田间庄稼植株枯黄,农物果实早已收入粮仓。只见,几片番茄地无人打理。偶见一二农人耕种,偶尔抬手挥汗。
  我体质痰湿,容易额间汗珠密布。洞内清凉,至洞口时,顿觉周身凉爽。洞口狭小,仅容一人出入,我与何学弟先后入洞。洞内顶开“天窗”,光照亮主洞。主洞为一能容千人的宽大高敞厅堂,几根石柱拔地向上,支撑洞顶,四壁石帘石幔悬挂,阳光从厅顶天窗射入,厅前一张石床,相传东海龙王曾在此过夜,故称"龙床"。
  与何学弟延石阶而下,略作等待,杜生来接我俩。打开手电,穿越伸手不见五指的黄泥洞道。才到众人落脚之处,此处更胜一筹。“天窗”硕大,光照更甚,底下植株油绿。茅竹丛生,几株高大芭蕉伸向天窗,洞壁野藤攀援,淡淡薄雾似隐若现。洞壁又见著名书法家任可澄先生题有"水流花放,岳耸莲披",每字各一米见方,甚为状观。游人至此,心旷神怡。这便是耳洞之一的芭蕉洞。
  众人会合,于赵家焯的“天开颜”下生火烧烤。趁众人烧烤之间,闻轰鸣流水,似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此应是阴河流水。前往莲台处,路上,有水珠不断从数十米高的洞顶滴下,小路有些湿滑,却没有泥泞。心系烧烤,对莲台匆匆一瞥,随手几张照片,便返回驻地。
  食材少缺,与杜生外出采购。其间,众人借此机会游于坑底。后闻同行者描述其景,感叹虽未观得全景,但有民国年间乡绅张一普有七言诗一首"莲花洞内石如莲,莲花台下水潺潺,石乳莲花常不老,水流千载永源源,两洞玲珑常有天,愚人到此亦羡仙,桥头山下凭放眼,渴望春色在人间,人间不应有此景,此中花木四时鲜,红日白云常来往,不知人世几千年。"
  花洞何时显现,虽已无据可考。但根据民国时编修之《普定县政辑要》所载,此洞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8年)第一次修葺,民国时修葺过两次。民国乡绅张一普的七言诗便是在主持第三次修葺后所写。
  杨森主席游了之后他这样写到:“斯洞也,伟大雄杰,真天下之奇特,黔中之至宝,其所以名莲花洞者,匪特拟其貌似己也。抑一花一世界,为其命名取之乎?而所谓有光,有河,有干燥路径即为优美者又非可以限量此洞耳。”
  夏斗枢来把此洞誉为“艺术之宫”,章履和称“洞天胜迹”,湖南的刘克明才慕名前来游览,作诗为证:“纵步莲花洞,举目又一天;龙蛇走玉壁,鱼鳖戏银川。树挂终年绿,岩流不断涎;乾坤多妙理,静悟有真诠。造化叹离奇,山珍独具斯;仙禽岩作骨,石佛玉立肌。云开数过雁,浆滴作甘饴;愁听潺缓水,长鸣去后思。”
  据名家诗文所述。可以这样说,织金洞有的,莲花古洞都有,龙宫有的,莲花古洞都有,喀斯特溶洞里的奇观,莲花古洞都有。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改哥根据回忆画的普定莲花洞洞道示意图
2021元旦游:普定莲花洞
2021元旦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