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郑州之美】这面墙带你回忆纺织峥嵘岁月

 阿年282 2022-05-16
有特色、有内涵、有亮点……一面面“网红墙”不断在郑州大街小巷亮相,成为了遍布绿城的景观地。当前,郑州市正深入开展“路长制”,层出不穷的美丽街区凸显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成效。郑州的美需要您去发现,郑州的美需要您去传播。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大型融媒体专题报道《发现郑州之美》。今天推出第十一篇《国棉三厂文化墙》。

曾经的郑州以轻工业为主,国棉纺织厂不仅曾经造就了郑州经济的繁荣,也造就了独特的郑州“西区文化”。不论是国棉厂标志性的大门,还是纺织厂内的典型机器,都是不少老郑州人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棉纺路街道办三棉东社区就将这些回忆搬上了国棉三厂生活区的文化墙上。

图片

在国棉三厂的生活区内,一面名为“陶然亭”的墙壁旁有着用各种颜色花朵装扮的微景观,周边居民纷纷表示,这里成为了他们闲暇时散步的好地方,浓浓绿意让他们感觉很惬意。

图片

图片

往生活区内走,圆形花坛上的一个深绿色织布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曾经在纺织厂工作18年的刘会芳告诉记者,对她来说,这台织布机仿佛把时光拉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当时在纺织厂内生活工作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郑州被确定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优秀纺织儿女不顾路途辛劳,迅速投身到了纺织事业中。绿皮火车旁依依惜别的画面被定格在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一张张硬质火车票便是最好的见证。

图片

图片

告别过去的脏乱差,回忆昔日纺织岁月,国棉三厂生活区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郑州市持续推进的市容市貌大提升和“路长制”工作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地丰富居民的精神家园。

图片

棉纺路街道办三棉东社区书记宋广伟说,“路长制”工作后,小院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社区不会忘了纺织女工为郑州棉纺厂作出的贡献,这面墙是对纺织人过去的回忆与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

总策划:葛向阳 张红雨

来源:郑说广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