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窥中医三境界

 文香阁 2022-05-16

 回顾少时读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其中有关“人生三境界”的论述令人感触颇深。又回想起多年之前一位高,行医多年,

   ,识气血阴阳腑之,并与现代断学大致络气血依因境界,虽尚未查清病之本源,但若药证相符,及时纠错,便能丝丝相扣,常有捷效。钱乙原来就有羸弱的老毛病,他经常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后来病情加剧,他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他的亲朋好友到东山去采到了比斗还大的茯苓,他就按医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这样他虽然半边手足偏废不能用,但却骨节坚强和健康人一样。后来他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再也没有出过门。钱乙被称为儿科之圣,其医术也很高明,通过此案例说明其境至少在第一境界之内。

   知病之本源,能知预后,治未病,此为第二境界。此境界举扁鹊见齐桓公的例子。公元前357年扁鹊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齐桓侯田午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见时,他望着桓侯的面色,便说:“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将深。”桓侯答道:“寡人无疾”。他离开后,桓侯就对左右的人说:“医之好利,欲以不疾为功。”过了五天,他见到桓侯又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无疾。”他辞出后,桓侯感到很不高兴。过了几天,再看见桓侯时,他又郑重地说:“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很不愉快,没有理睬。又过了几天,扁鹊复见桓侯。看见桓侯的脸色,吃惊地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问原因,他说:“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醪酒之所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不久桓侯病发,派人去请他治疗,可是他已取道魏国,跑到秦国去了。桓侯终因病深,医治无效而死去。扁鹊深知病之本源与发展趋势,加之古人生活习惯及精神思想较为单纯,故望而知之。

   谙三相合一,道法自然,此为第三境界。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轻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志气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志气弱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着。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扁鹊让二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剖开他们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二人过了一会便醒了,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二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虽然该案在目前来看是有夸张迹象的,以当时的条件不可能完成心脏置换的手术,但扁鹊的医术却是毋庸置疑的,形神一体,三相合一,是中医治病最高境界。“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中医脏腑是具有特殊属性的物质能量场,它的盛衰变化会通过不同的心相表达出来,而中医看到的内相与心相是密切关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