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未病健康工程

 诗琴的小屋 2011-09-03

《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原本解读

浏览中国思想史就不难发现,春秋到西汉这个历史时段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盛世,从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到百川汇流,逐渐形成以黄老学术体系为骨架的无所不包的意识形态,直到近代西方思潮对它进行整体冲击之前,一直作为中国思想的基础和背景而存在。从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各种知识思想有逐渐融合沟通的趋向,而西汉初期占尽政治优势的黄老之学,“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史记·太史公自序》),建构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学术体系。这个学术体系的终极依据是起源于“天”的“道”,自然、社会与人被囊括在一个由“一”(道、太极、太一)、“二”(阴阳两仪)、“三”(天地人三才)、“四”(四方、四象、四时)、“五”(五行)、“八”(八卦)、“十二”(十二月)乃至“二十四”(节气)等构成的有序格局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恰在此时期的《黄帝内经》,其思想体系与黄老学术体系具有极为接近的一致性,甚至可以说,《黄帝内经》是黄老学术思想落实在医药方技上的产物。《黄帝内经》同样以“天”、“道”作为理论体系的终极依据,所以相信“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别》)。

    因此,了解春秋至西汉这段历史时期存在的学术思想,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而“治未病”就是极好的切入点之一。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内容有三处:
    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②《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③《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仔细阅读这三段内容就会发现,三者所论并非处于同一层面,其中①是未病先防,属于养生的层面;②和③是及早施治,属于医疗的层面。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这两个层面具有本质性的差别,就像0与1、“无”与“有”的差别一样。

    《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在于详细讨论疾病诊治,但这些都是针对道德日衰、逆于生乐、不知持本的“今时之人”,不得已而为之的补偏救弊之法,“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移精变气论篇》),“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这很有些像老子所痛恶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老子向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的上古“小国寡民”社会。《黄帝内经》也很是向往“上古之世”,“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素问·移精变气论篇》);即便道德稍衰的中古之世,《黄帝内经》认为也比当今之世好得多,因为上古为而不服的汤液在中古之世能够“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而当今之世“小病必甚,大病必死”,不得不“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了。唐代整理编次《黄帝内经素问》的王冰肯定非常明了这一点。或许有黄老之学作为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背景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王冰本人“弱龄慕道,夙好养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首重摄生,故有今天所见卷篇次序。

    关于养生范畴的未病先防,主要集中于《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散见于其他各篇,是讨论其他各种问题不言而喻的前提,大体包括精神、形体、饮食起居、房中和导引几个方面。关于医疗范畴的及早施治,因与今天主流医学思想比较接近,故为中医学术界热心关注和比附,然而常常忽略《黄帝内经》论述及早施治的前提认识:气是世界万物的构成基础,万物皆为气聚成形的产物;人也不例外,“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有“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各种疾病也不例外,“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故“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灵枢·官能》)的阶段是及早施治之所及,“上工,刺其未生者也”说的就是这种意思;色脉变化可以很敏感地反映气的变动,所以“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由此不难理解“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素问·八正神明论篇》),“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意思。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生动的案例,“扁鹊过齐,齐桓公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痛,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同样包含有及早施治的思想,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前面“上工平气”是着眼于病邪正气说的,而“善治者治皮毛”重在强调肌体病变层次,司马迁记述扁鹊见齐桓公事,不禁感慨道:“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略论中医原创的治未病学说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提出了“治未病”的主张,昭示了“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并有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自然是中华民族的原创,其在世界预防医学发展史上无疑居于先进地位,影响深远。我们不能不为祖先们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赞叹不已,且引以为荣。

    中医“治未病”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方面。所谓“未病先防”,即是指人体在未病之时,应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身心健康。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内经》可以说是肇其端者,书中代表性的论点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涵盖了饮食、起居、劳作、心理、体育锻炼、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诸多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内容。

    后世医家秉承《内经》之旨意,对此作了不少发挥,如元代名医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节,尝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所谓“既病防变”,乃指人体在罹患疾病之后,须及时予以控制,阻止病情的不良传变和蔓延。这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明确的记述,如《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邪气“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古代有二个真实的故事很值得玩味和思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甲乙经·序》载:“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扁鹊、仲景,乃医中之“上工”,诊病能见微知著,治疗主张“得蚤从事”,观此二案,足以证之。

    后世医家受此启发,在医疗实践中十分重视“既病防变”,如清代名医叶天士在《温症论治》中强调“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其注重预防性治疗,跃然纸上。现代名医姜春华教授遵照“上工救其未萌”之古训,提出了“截断扭转”的观点,极力主张在疾病传变过程中,须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功效方药,直捣病巢,及时阻止和扭转病势向不良方向蔓延和扩散,不能被动地等待出现什么病证后才用什么方药,这显然是属于预防性的治疗措施,应予以积极评价。

    应当看到,在《内经》“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实用价值很高。如在养生具体措施上,华佗发明了五禽戏,据《三国志》记载:“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此外古人还创造了八段锦、太极拳等锻炼身体的方法。在药物养生上,历代医籍中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方药,堪称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在疫病预防上,就有避瘟丹、普济解疫丹、屠苏酒、辟秽丹等名方。在针灸方面,艾灸足三里是养生保健的一种妙法,谚云:“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在按摩方面,擦涌泉穴亦不失为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它如吐纳导引、叩齿、栉发、咽津、药浴、提肛、足浴、药膳以及民间流行的“冬令进补”等等,都是我国自主创造、富有特色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至今沿用不衰,有的还流传国外,为世人所掌握应用。

    诚然中医养生保健方法适合于广大人群,但在具体运用上,又当区别正常人群、亚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和有病人群等不同情况以及个体体质如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和瘀血质等差异,采取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不能不分对象,千人一法。以冬令进补为例,应根据具体对象处方用药,不能投人之所好,概用补剂。若遇到纳呆腹胀、舌苔厚腻者,不加辨证地投以滋补之剂,与身体不仅无益,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愈趋激烈,工作和精神压力增大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亚健康”在人群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当前“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重点应放在该类人群方面。因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被人称之为“第三状态”,如何增强其体质,调整其机体潜在的不平衡状态,以免疾病的发生,或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时,确实显得尤为必要,更为迫切。再者中年人群的养生保健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人到中年,多系社会的中坚力量,加上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因此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较大,易使机体正气受到损伤和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病变,近年不少名人英年早逝,应引以为鉴。这些人群大可借助于上述中医“治未病”的养生保健诸多方法,以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使机体恢复正常,防患于未然。

   《内经》“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名论,对于养生保健特别是对疾病的预防和抗老防衰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医宗金鉴》发挥说:“五脏真元之气,若通畅相生,虽有客气邪风,勿之能害,人自安和;如不通畅,则客气邪风,乘隙而入,中人多死。”即是说,只要五脏真元之气畅达无阻,机体抗病能力强,就能抵御外邪的侵入,使人平安健康。近年颜德馨教授也提出了“生命在于流动”,认为气血瘀滞是导致人体疾病和衰老的主要原因。联系当前实际,社会上有不少人对补品的作用产生误解,片面追求和迷信补品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坚持常年服用不懈。诚然,对于体质虚弱者来说,因人制宜地服些补品确实有一定益处,无可厚非,但须慎防滋而呆胃,补而壅塞,导致人体气血阻滞,反生它变的不良反应。对此清代医家王孟英早就提出告诫,他针对当时“不知疗病,但欲补虚,举国若狂”的局面,大声疾呼“一味蛮补,愈阂气机,重者即危,轻者成锢”,极力反对滥用补剂。鉴于目前市售的保健品大多偏于滋补,或补肾,或补脾,或气血双补,却缺乏“以通为补”的品种。因此笔者提议在保健品的开发上,应针对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和疾病谱的变化,特别是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富贵病”日益增多,需重视疏通气血一类方药的研制和开发,这对预防上述疾病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会有所裨益,这无疑是“治未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医“治未病”学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精深,颇为实用。对于这一富有原创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必要加以发掘和研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服务,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课题,切勿等闲视之。

养生高招——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圣人治未病”。“治未病”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唐代名医孙思邈又发展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人体的状态不外三种:健康状态、疾病状态以及二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健康状态可理解为“未病”,疾病状态为“已病”,而“欲病”则为亚健康状态。“治未病”者为“圣人”、“上工”——这里的“圣人”是指有智慧之人,也包括圣贤:“上工”本指好的医生,现多理解为“上等的措施”。“治欲病”的“中工”系指“较好的措施”。而“下工”并不是不重要,当前“有病才去医院”,给你看病的都是“治已病”的“下工”,不是也“治病救人”么?孙思邈强调的是“早防”,最好是在没有病的时候就防,被认为“最先进”也是指此。

    圣医、神医、名医:“治未病”的思想远在春秋战国时就奠定了。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齐国的国君要封扁鹊为“天下第一神医”,但扁鹊却坚辞不受,说自己的两个哥哥的医术都比他高明。国王问道:“既然他们的医术都在你之上,为何他们却名不见经传呢?”扁鹊答道:“我二哥扁雁能够治大病于小恙,还在那些重大疾病只出现微小症状之时,就能加以诊断,并及时根治。将大病消灭于萌芽状态,村里人都知道有小毛病了可以找二哥治。”“而大哥扁鸿的医术更加出神入化,他能够防病于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可能得什么毛病。然后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时给予治疗.只有家里人知道大哥的医术高明。”“而我扁鹊既不能治大病于小恙之时,又不能防病于未然之日,等到我妙手回春时,病人已病入膏肓了,所以我的二哥才是神医,我的大哥才是圣医,而我只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医罢了。”这与“圣人治未病”正可相对照。在这里,扁鸿是“圣人”、“上工”,扁雁是“中工”,而扁鹊为“下工”。

    古代很强调“圣人消未起之患”,但既然是“未起”,就很容易被忽视。就是在今天,许多人也是“无病不知有病苦”,最显著的是吸烟人,总抱有侥幸之心,直到真的得了肺癌才愿戒烟。在这“健康世纪”能否一改旧观呢?能否有些实际行动呢?这就要——

    学会储蓄健康: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东西是需要储蓄的,财富、情操、知识、感情、经验、健康等都有个积累的过程,在人生的所有储蓄中最重要的是健康的储蓄。储蓄健康就是储蓄生命、储蓄快乐、储蓄智慧、储蓄寿命,人一旦丢失了健康,什么财产、情感、名誉、地位,就都没了依附,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为了健康长寿,你得经常在人生的银行里不断储蓄健康财富。

    首先要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地指出:21世纪对人类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习惯是固定化了的生活方式。发达国家流行着一句健康座右铭: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坏习惯是健康的监狱。如果你平时是一个不嗜烟酒,生活有规律无不良嗜好,衣食不一味求精的人,你在健康银行的账号上不但拥有了健康的资本,而且它还会给你生出健康的利息。那些一味美食华服,昼夜颠倒(“享受”夜生活),“以酒为浆”的人,实际上是在透支健康与生命。过分精美的饮食。张弛无度.是许多富贵病的温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痛风乃至癌症的根源即在此。这些病会削弱你的生命力,导致早衰及短寿。

    其次还要存入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能让你远离灰色的情绪,远离心灵的煎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会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影响到生理,使你患上心身疾病。锡鲁斯说得好:“心理的创伤比身体的创伤更可怕,使心灵鲜活,才能使身体鲜活。”宁静详和可使体内产生“愉快素”(内啡肽),不但使心情放松,心理无恙,而且可增加活力。

    第三要存入利于健康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当地运动可活跃身心,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并带来生命的活力。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要持之以恒地运动。身体各部位在不运动时会积满了自由基(生锈),运动可有效地加以清除,并产生“运动效果”。下一次的运动要在这种“运动效果”未完全消失之前进行,只有这样才有积累作用,否则一曝十寒,就等于白运动了。持之以恒地运动,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地生活,就等于在自己的生命银行里储进更多的本钱。反之,不运动锻炼就是在透支健康与生命。

    第四要存入健康意识、健康智慧、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你要把健康摆在你实际生活中的第一位,还要不断地学习一点健康知识和医学知识,学会预防疾病,提早发现疾病,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养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善于把“知”变为“行”,实实在在地提高健康能力,这些在你的健康存折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储蓄健康至少可以不生病,维持长期的健康状态。不生病,“自己不受罪,家人不受累,省了医药费,有利全社会”。每个人都要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健康储蓄。虽然每个人的健康储蓄不尽相同,但下列诸项是人人都要储蓄的:管住嘴,迈开腿,放宽心,甜美睡,学会玩,讲究爱,保住性,人生美。所牵涉到的养生领域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健康,睡得香甜,玩得开心,追求靓丽,性爱和谐。特别是后三项,是进入21世纪以来才普及的。人人要学会玩,玩是人的天性,“活到老,玩到老”。爱和美是健康的灵魂,人人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性和谐对身心健康都是弥足珍贵的。我国长期的性禁锢,使人们不敢言性,其实性的问题最多,应正面面对。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亦即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展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

    整个中医的理论,都是以平衡“阴阳”为目的的。但一般人很难达到“阴平阳秘”那种理想状态,即使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来,也总有一定程度的阴阳失衡。治未病的目的在于及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使机体经常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真正目标。

    养生保健的形式多样。由于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精、气、神,因此,养生的重点在于调养精、气、神。①养精者,首先应调节饮食。中医认为饮食不仅是保持人体健康、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也是提高抗病能力的要素。平时注意饮食的调理,可调整阴阳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海带可预防甲状腺肿,水果和新鲜蔬菜可预防坏血症,洋葱、蘑菇、木耳可预防动脉硬化,枸杞子、芝麻、桂圆、胡桃、山药等可抗衰老。②养气者,也当从调节饮食为先,使气生有源,气以顺为健,气不顺者,容易生病。③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养神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自古除了食疗外,尚有修身和修心等其他疗法,如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用以治未病,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治未病等,但贵在持之以恒.

治未病健康工程

“治未病健康工程”是健康保障服务工程。是由健康文化、管理、保险子工程共同组成,以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以融健康文化、管理、保险为一体的“KY3H健康保障模式”为基础,从建立“KY3H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入手,运用“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自助的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和自主的健康管理,提供体现中医特色的个性化预防、保健等服务。

    “治未病健康工程”运行机制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企业开发健康产品为主体,以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机构为支撑,构建融健康文化、管理、保险为一体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以健康文化子工程为基础,系统传播“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文化精粹和成果,普及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以健康管理子工程为核心,为人们提供中医特色个性化、信息化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服务,形成既有中医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健康管理服务;以健康保险子工程为保障,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健康状态保险的系列产品。

中医学的尖端技术——治未病!一个人类盲区

什么叫已病?什么叫未病?这对传教士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传教士治病, 全部是治已病, 已病就是人生病后, 医生千方百计为病人找一个病名, 用尽现代化的一切手段, 用尽一切仪器, 为的是取一个病名, 病名找到之后, 再对这个病名进行治疗, 这叫治已病, 即治病人眼前已经生的这个病, 至于这个病从何而来, 他不管, 病将向何方发展、将转为什么病(即未病, 未到疾病)他也不管, 反正只治已患这个病, 医得好也要医, 医不好也要照此医下去. 医好了你可以停药, 医死了是你自己停药, 除此之外, 你永久不得停药......一来你长期、大量服药使医家、药厂得利,二来你感谢他们为你提供了医疗服务,这大慨是医保的宗旨.

中医治病,虽然已受传教士的冲击,不得不转向都治已病,但中医的宗旨是以治未病为主的......什么叫未病?未病即未出现的疾病,一个人生病有千差万别的病因(即病的来路,病从何而来?)医生的本领是:使病原路退出体外,而不是将症状解除,也不是无法解除症状时想尽一切办法强行解除而完全不顾病人死活,而有的症状是因病人的机体与病魔作斗争所表现的一种(战场)现象,如果解除这种现象,就等于解除了机体的自卫武装,就等于强行把病人置于死地,而医家,病家全然不知.....

中医治病,主要是治未病,人虽然已经生病,但病根是深还是浅?病情是轻还是重?如果病根深,病情重,它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即病下一步将要达到的地方,也就是下一步将要出现的症状,用药,就是治下一个症状,而不是停留在目前的症状上、目前的损伤上,这叫做治未病.

未病, 即未来将要患的疾病, 也就是今天还没有生病, 但估计你以后可能会患的病. 例如:你现在没有高血压, 但估计你今后会患高血压, 你今天已患高血压, 估计你今后会患脑溢血. 尽管你还没有患癌症, 但估计你今后会患癌症, 今天你患的是关节炎, 估计发展下去会患心脏病......

未病, 是预计将要患的病, 如何正确的预测, 如何根据一些蛛丝马迹, 判断疾病的发展方向, 如何根据一些轻微表现, 去寻找大病的苗头, 这须要长期的实践经验, 这是老中医的经验, 是没有任何仪器能办到的. 也不是只读了几年书, 简单进行了一点实践就把生命当儿戏的主任医师所能办到的......

    治未病的道理非常简单, 它是在疾病没到达之前提前设防, 用不着多少药, 轻而易举地阻断了疾病前进的道路, 为机体组织反攻提供时间, 如果能更巧妙地打开疾病的退路, 再加上用药轻轻一逼, 病魔便自动会沿着来路退出体外, 从而避免在体内摆战场, 尤其是重要脏器, 更要尽量避免摆战场......

    中医生理学--《人体生命新陈代谢原理学》将有助于你大开眼界, 也会使你成为治癌人......

 

食疗药膳莫混淆 

近年来,随着“治未病”思想深入人心,“能食不药”、“食疗不愈然后用药”的预防手段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时尚,食疗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保健养生的新宠。但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时常有病人询问:食疗与药膳是不是一回事,而事实是包括一些中医师在内的很多人往往把食疗和药膳混为一谈,不仅误导了食疗的正确使用,还使中医这一特殊防病治病技术出现了低俗化趋向。

    
从逻辑上讲食疗与药膳的关系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食疗是上位概念,它是指在中医师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食物药化后来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药膳则是在食疗过程中,中医师根据病变情况对药化后的食物进行合理搭配,依制化裁而成的防治疾病的特殊膳剂。言食疗,必然包括药膳,言药膳则只指食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膳剂。

    
“食疗”在中医学里与“药疗”是一个对应的概念。这两个“疗”字不管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食疗之“疗”与药疗之“疗”在临床上都有一个诊断、辨证、施治、遣膳()、用食()的完整过程。药膳则仅仅是在食疗的施治过程中被中医师依制调剂的膳剂,相当药疗中的方剂,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加减化裁。.

    
由药化食物组成的膳才能称为“药膳”,而食物的药化是食疗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百姓用生姜时是调料而没有治疗功能,医师用它就成产生了治疗作用呢?有人说它是“药食两用”之品,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粳米、苦瓜之类的纯食物在食疗中显现的治疗作用又如何解释呢?之所以医师能用生姜、粳米、苦瓜之类食物治病,是因为中医师对这些食物进行了药化处理使之具备了药物的特性。什么是“食物的药化处理”呢?简而言之就是,中医师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等中药特有的药理检测方式,对食物的功能、性质进行转换归纳,使其具有药物的功能、性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于防病治病。而没有经过药化处理的食物不具备理论上的治疗作用的,组成的“膳”也只能是没有治疗目的的“饮膳”而不能称其为“药膳”。有时食物和饮膳的确能产生一些治疗后果,但它是毫无目的的歪打正着,正因为如此,这种“正着”有时也因此成了副作用,与有治病针对性的药膳相比完全是两码事。

    
综上所述,食疗是中医师诊治疾病时采用理、法、膳、食来施治的一套完整过程,药膳是这个过程中对食物药化处理后,针对病情加减化裁组成的膳剂,相当于药治过程中形成的方剂。因此,食疗与药膳的关系应该是:食疗是防治疾病的完整动态过程,只有在食疗过程中,药膳才能显现其防治疾病的功能,没有经过食疗过程所使用的所谓“药膳”,只能是一般的“饮膳”,没有针对性的防病治病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