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古城原称“珉谷”,是布依语“绵谷”的音译,原是布依族先民的古集镇,始于汉代之前,初址位于珉球(珉谷)大寨,后扩至珉球东麓及凤山西麓之间的田坝(现址)。
清雍正五年(1727年),朝廷设置永丰州、州治长坝,建有土城及东、南、西三座城门,名称分别叫做长春门、宣化门、金华门、北门有讳未建。
雍正九年(1731年),在凤山西麓建州署,时称州署衙门,后称“县署衙门”。
乾隆七年(1742年),在原址建石城,占地三分有余。环城筑有石墙,东、南、西三座城门依旧维修加固,名称分别叫做东门、南门和大西门,北门仍有忌而未建。后来相继建成文庙、珉球书院、两湖会馆、两广会馆、阁楼、长坝游击署(马二元帅府)、文昌宫、望海楼和寺庙、道观20多处。
复建的大西门(金华门)
【县文保】阁楼
珉球别院(复建的珉球书院)
【县文保】两湖会馆
两广会馆
马二元帅府
马二元帅府位于贞丰古城内现贞丰一中校址,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修建的长坝营游击署,俗称“武衙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十六日,白旗军一部攻占贞丰城,其首领马斯俊(又名马仲)设府于该衙。因白旗军公推马斯俊为二元帅,故又称其府为“马二元帅府”。
马二元帅府为四厅六厢三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坐东向西。有演武场,后有炮坊箭道,房屋均属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大门及正厅均系圆拱,重重叠叠。第一院正厅门额上原有匾一块,上
书“元帅府”三字。花厅、正厅、议事厅均属单檐,小格花窗,浮雕栏额,门面刻有花、草、竹、林,古雅大方。院坝系方块青石铺就,设有花坛。花厅中原有丈许过楼,直通隔壁周衙,为文武官员议事、眷属互往的通道。下楼折内拾级而下,穿朝门,入四合天井。左右有厢房三间,正为后厅,房五间,中间为拱门,有木空雕花檐枋,两面为花窗,此为元帅住屋。白旗军失败后,将该府改为刘公祠,民国初年又改为学校,现仅存花厅及西厢房和三个院坝,其余改建为校舍。
吕真祥民居
大水井
文昌宫
谭家民居
马草巷杨金苟大院
马草巷胡氏民居(众名人旧居)
马草巷谭家大院
教堂遗址
清真寺

贞丰古城官方手绘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