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糖尿病;分型 【摘要】重点讲述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饮食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想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糖尿病目前在国内的患病率是很高的。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变化而引起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病因】 1.遗传因素 跟多基因有关系。 2. 环境因素 包括生活方式,如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静坐、运动比较少,肥胖等。 【分型】 1.Ⅰ型糖尿病 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引起,病人胰岛β细胞数量绝对减少,造成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多较明显,多见于年轻人,对胰岛素依赖性治疗。 2.Ⅱ型 糖尿病 主要是β细胞功能缺陷以及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在糖尿病中占85%以上,中老年肥胖患者多见。 3.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于慢性胰腺炎或肝硬化;胰岛素的对抗激素分泌过多;部分特殊类型与遗传有关。 4.妊娠糖尿病。 【临床表现】 1.最多见的Ⅱ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初期会出现口干、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等。 2. 皮肤症状 皮肤瘙痒、手足麻木甚至痛觉过敏。 3.视物模糊 突发性的。 4.小便粘脚、多泡,示尿内有糖分。 5.全身乏力,易劳累。 6.伤口愈合困难。 【诊断】 1 有糖尿病症状,合并空腹血糖≧7.0微摩尔/每升。 2.有糖尿病症状,餐后血糖≧11.1微摩尔/每升。 3.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微摩尔/每升。 糖尿病化验必需抽静脉血,手指血是不可取的,因此,最后诊断必需去医院化验。 一是饮食控制;二是运动锻炼;三是降糖药物的使用;四是患者的自我教育(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五是自我血糖的监测。 2.治疗措施是: 要根据自身的体重及工作量,来制定每天主食的数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把吃饭产生的热量,通过运动消耗掉,起到降糖的作用。 (3)采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如黄脲类(优降糖、糖适平)、双胍类(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泼糖)、胰岛素增效剂等。 用口服制剂效果不佳者或准备手术治疗时,需采用注射胰岛素。 【饮食注意】 糖尿病人应正确的进行饮食疗法,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品,要营养搭配饮食。 特别不能熬得太烂,否则饭后血糖升的很快。少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应少量多餐。 如苦瓜、红薯、西红柿、黄瓜、猕猴桃和各种蔬菜。 【并发症】 1.感染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原菌侵入引起感染,如疖、痈、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2.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心脑血管病变 并发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而致冠心病和脑卒中。 4.周围血管病变 可引起肢体坏死,如糖尿病足,下肢坏死。 5.视力障碍或失明 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而致视力障碍,严重会失明。 【预后】 1.目前糖尿病是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但由于胰岛素的广泛应用,采用饮食控制配合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应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是会得到很好的治疗和控制。 2.妊娠期糖尿病多在分娩后会得到缓解。 李掌青 1968年医药院校毕业,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经验甚丰,教训亦有,每天与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