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坊 马坊前

 流星雨刘鑫 2022-05-16

马坊  马坊前

大园始祖义六公乐善好施赈济灾民,为区民代纳盐粮,代交租税,支援官兵剿寇等义举,受到了朝廷的旌表。官府先行报知,在浙江剿寇的兵部尚书孙原贞大人将奉旨亲临赐冠带荣身。消息传来,里厅顿时热闹忙碌起来。

里厅是义六公创建的一幢高大的房屋(本世纪初老村改造已经拆除),是对应后来在里厅东南面建造的堂屋外厅来取名的。里厅前厅后堂规模宏伟,建造考究。堂朝英山岭下旧宅,寓意不忘祖宗之意,又坐西朝东,东边有南溪活水,远方还有山峦,每晨可见旭日东升,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老园周人都还记得里厅的天井很大,四周都是石板铺砌,解放后还搭台演过戏,天井两头各有一口水池,两口水池之间在天井两边有水沟贯通,在水池、水沟的岩头缝里还经常钓出黄鳝来。义六公接报首先想到最重要的是钦差大臣到来必有一番礼仪,孙原贞不乘轿必坐马,得准备马坊与上马石。孙原贞从明永乐到景泰五朝为官,忠心耿耿,他在温州亲率部将捣贼巢,母亲担忧过度去世,他发誓非斩贼首不归,大捷,再请奔丧行孝,忠孝两全受朝廷玺书奖励,孙原贞“所至有劳绩,在浙江尤著名”。孙原贞此时从福建转战至浙江,戎马倥偬,他接旨后立即乘高头大马前往永康英山大园。

义六公一边安排建马坊,一边安排石匠做上马石,内眷忙于菜肴瓜果,洒扫庭除之类。石匠们从西弄坑里岩宕连夜开采岩石,运回后精刻细雕起来。这上马石并非一块岩石,而是两块,每块还有阶梯石与石板两样“配件”,做起来还有一套规制。两天后上马石在离里厅百步门外的正大路上安放好了。只见两块高一米,长八十公分,宽七十公分,上面平,横面有条花纹的上马石墩,相互间距三米,放在路两边,其实这是一块下马用、一块上马用的石头,但统称上马石,由于避讳没有叫下马石的,御马来回时站在两块石头之间,人即可上下马。靠里厅这头的石墩边各有一块高五十公分,长八十公分,宽三十公分的石阶,那是因为上马石太高,需要安放一级石阶方便上下。在上马石的外侧两边还有一块三米长,一米宽,二十公分厚的石板铺着,这是迎来送往时的站石。在上马石的南面还建有拴马与养马的马坊,东北面一口水塘叫井头塘的岸上,在水井旁还放有饮马用的刚刚用石头打成的水槽。

第三天,兵部尚书孙原贞在侍卫和府、州、县衙首的簇拥下,从县城出发经过白堪下、田畈中央,再经过花枝园、大寺山,到了下潘,过了坑滩,方见大园。义六公率家人在樟树园恭候,引孙原贞到上马石前下马。孙原贞下马后宣读谕诏,亲受冠带,家宴请起,事毕不提。

从此大园村东距里厅百步开外的这块地方就叫“马坊”,马坊前面有块几百平方的草坪就叫“马坊前”,马坊前北面就是井头塘。明清时期几百年间,凡遇朝廷府衙大员要人亲临巡察奖赏封赐等,都要在这里下马上马,上轿落轿,到大园来走亲访友的或者过往行人也会在这里拴马休整。因马坊和马坊前最早是兵部尚书孙原贞养马放马之地,大园人一直视之为风水宝地。如遇正月迎龙灯,这里还是团灯的好坛场,曾经团过180桥板凳灯。

(周振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