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花了25年时间,把王羲之的书法集成了一篇文章,现在成为学习书法的法帖

 书法古今 2022-05-16

提起行书书法如何学习时,一些老师就给大家推荐王羲之的《圣教序》,是的,它是人们学习行书书法时的经典作品,只要照着这个字帖中的字进行练习,王羲之的行书书法也就基本能学到手了。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就是学习《圣教序》而成名的。对于《圣教序》来说,我们不光要去学习它的形式,还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这样是非常有利于深入学习的。

《圣教序》的文章内容是谁写的?

它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写的文章。李世民为什么要写一个《圣教序》?其实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纪念和表彰唐僧这个人,我们都知道,唐僧历经艰难险阻,千辛万苦,由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前往印度取经,这个过程长达17年之久,回到长安时,带回佛经657部,是汉传佛经的创始人。回来后,唐太宗接见了他,后来也就亲自写下了《圣教序》一文。

怀仁为什么要集字而不亲自书写?

就在李世民写完《大唐三藏圣教序》的内容后,弘福寺的沙门和尚怀仁就开始着手如何把这个刻成碑石的形式立于寺院,但这是皇上所写内容,加上又是歌颂唐玄奘的,谁来写更合适呢?思来想去,只在用唐太宗所崇拜的人王羲之的字是最为合理的,但王羲之又去世了300多年了,不可能亲自去写,于是就想到了从王羲之以往的书法作品中进行集字,因为在那个时候,朝廷中还有很多很多王羲之的书法,找起来也很方便。

怀仁集字用了多少年时间?

集字完全不同于书写,它是要从王羲之以往所写的诸多作品中寻找与文章内容中的字进行比对,有时候,同样一个字,可能放在这里还是不合适的,还需要笔势、气息的相似性,有时候一时还无法找到某个字,那么就要从相似的笔画、字形中去拆解、合成,这些都是困难重重。就这样下来,怀仁一共用了25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圣教序》的集字工作,

有几个《圣教序》?

《圣教序》全称是《大唐三藏圣教序》,这是唐太宗写的。我们有时候还会听到一个褚遂良所写的《雁塔圣教序》,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当时唐太宗写完这个《大唐三藏圣教序》后,接着太子李治也写了一个,叫《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的文章,简称《圣教序记》,这个李治后来成为唐高宗以后,在653年的时候,就命大臣、当时很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把这两篇文章都写下来,完成后就镶嵌在大雁塔底层的门洞处,因此,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叫《雁塔圣教序》。

怀仁集字的《圣教序》价值有多大?

怀仁这个集字作品,虽然用了25年时间才得以完成,但它给后世学习书法、重现王羲之书法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就王羲之的书法来说,在唐代真迹还是很多的,但由于时间久远和战争、保管条件的影响,现在几乎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迹了。而这个集字作品让王羲之的书法留住了。

历代人们学习书法都要把目光放在王羲之这里,这是人们的一个共同认知。而这个怀仁集《圣教序》,便是人们学习行书书法最为标准的字帖,它虽然不如真迹那样具备完整的书法气息,但几乎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王羲之的书法水平。

《圣教序》怎么去学?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圣教序》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把字放大去写,获得笔法上的支持。因为《圣教序》是集字作品,加上它也是一个石刻本,学习是要把字放大去写,才能理解其中的笔法所在。二是要对结体进行精研精习。有人说,《圣教序》适合学习单字练习,这个没错,通过对单字的练习,可以掌握王羲之书法的结构和用笔,虽然怀仁在集字时,尽量保持了字间的气息与笔势,但它毕竟不是墨迹本,在临摹时也要注意这一点。#王羲之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