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科举之路有多难,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菩提树下思如泉 2022-05-16
古代科举之路有多难,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说到科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把这一事件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当年读到这一段觉得作者写的有点过,中个举人就疯癫了至于吗?现在看来,绝对至于。换做是我,估计也会疯掉。

很多人将现代的高考誉为古代“科举”,还评出什么“理科状元”、“文科状元”,这是不正确的,古代科举是考官,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公务员国考。但是其难度远超我们今天的国考。

01科举制度的前世今生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在隋朝之前两汉实行的是察举制,所谓“举孝廉”,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但后来逐步演变为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状况,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及人才流动更迭,隋朝建立以后,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协调政治关系,扩大统治阶级参与政权,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实行统一的考试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初始。

唐代沿用了科举制度,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唐代科举制度分为两类:常科和制科。(到了明清称为正科和恩科)常科每年分期举行,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被重视,俊士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逐渐废除了。明经和进士两科就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科考实务策和诗赋、文章,难度较大,明经科考时务策与经义,较为容易。制科考试科目及时间均不固定。一开始应试人的资格没有限制,后来逐渐严格,从一开始的自荐演变成了需要公卿大夫推荐,普通百姓的审核条件则更加严格。

唐代不仅有文职官员的科举同时也有武官的科举考试,称为“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分为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成绩好的当场授予官职。武则天载初元年(690),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也就是“殿试”的开始。

到了宋元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这样宋代的常科就分为州府试、礼部试和殿试三级,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还实行了糊名与誊录制,糊名也就是把考生名字糊起来,不让阅卷考官看到,誊录就是让专人把考卷重新抄写一遍,以免考官通过笔迹以及考生留在卷面上的标记徇私舞弊。

元代的科举制度考试内容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唐宋常科多以诗赋为主,而元代多以经义为主,主要内容出自四书五经,答案以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明清两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设立国子监,在这里学习的统称监生。大致分为四种:生员入监的称贡监,官员字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明初监生可以直接做官,明成祖之后不再直接授予官职,但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02考试流程及称谓

秀才

参加乡试正科之前,必须取得秀才资格。秀才考试,称为童试。童试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每年二月举行,先到本县礼房填写报名资料,找本县廪生作担保人。县试由知县任主考官,共考五场,分别为正场、初复、再复和连复(四五场合称)考试内容为八股文、诗赋、经论、骈文。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下一轮的府试。

府试在四月举行,也是先报名填资料,不过这回的担保人必须有两名廪生。府试主考由知府担任,考试分三场,帖经、杂文、和策论,内容为记诵、辞章和政见实务,共录取五十人。

参加完县试、府试的称为童生。

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考生在本县或本府参加考试,院试由本省学政担任主考,正场一场,复试一场,考取者称为 “生员”,俗称秀才或者相公。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成绩名列一等地叫做廪生。考中秀才后自己的房子可以盖得比平民老百姓的高,见了县官不用下跪,即使犯了罪,也要申请革去秀才功名之后才能用刑。

生员还必须经过岁考、科考,合格后才能参加乡试。

古代科举之路有多难,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举人

乡试(省考)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举行,乡试由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秀才,地点在各省的贡院因恰逢秋季,故称“秋闱。”

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此题为必答题;然后从五经中任远一经,完成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共写七篇八股文。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字水平及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第二场考一道试论题,外加五条判语,内科一道,在诏、诰、表三种文体里选择一种。也是七篇,但这是政务应用文,主要考察政务能力及公文写作水平。

第三场是五道试策题。主要考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及处理水平。

三场考完,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三至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 ”,七名及以下统称’“文魁”。考中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即使没有做官,也有国家的俸养,可以分到田地不用纳税。

唐宋时期的举人参加会试不中还需重新参加乡试取得再一次会试的资格,而到了明清时期举人就是终身制的了,即使会试不中也没关系,下一次可以继续考,而且不限次数。

贡士

乡试通过后就有资格参加会试了。会试(全国统考)在乡试过后第二年的三月份举行,由礼部主持,因为是春季,也被称为“春闱”。

会试也是分三场考试,第一场三月初九日,第二场三月十二日,第三场三月十五日,入场时间在考试头一天,出场时间在考完后一日。考试内容和乡试大致相同。

会试结束被录取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解元”,有了贡士的资格,就可以参加下一步的殿试了。

进士

参加殿试的贡生,由皇帝亲自出题,从早上开始到日落结束,应试题为策问。试前须复试,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应试。复试毕,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也在保和殿

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院体、“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约一百人,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约二百人,称“赐进士出身”。

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古代科举之路有多难,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自隋朝开科取士后的千余年间,共取状元五百九十二人,加上分裂时代的其他王朝,共计七百七十七名,进士约十一万名。

科举考试制度一度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提供了人才,但是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明清两代八股取士,逐步成为禁锢人的思想、摧残人才的工具,皓首穷经一生只为考试。《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十九岁考中秀才,七十一岁才取得贡生资格,终生未能中举。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下诏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除科举。

自此,科举制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尘封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