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说几个普通人不知道的看病的坑: 1.加号:只要癌症、或者其他重大- https://www.toutiao.com/w/1762862034488334/?app=news_article_lite×tamp=1681218428&use_new_style=1&share_token=cde52d8b-3a58-43f1-828d-5a926a8947a6&source=m_redirect 说几个普通人不知道的看病的坑: 【3】看病须知看病注意事项 3)去医院看病的八大黄金法则,了解一下 http://sh.qihoo.com/pc/962b73377d2710b80?cota=4&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3 来源:医林百晓生 医生这个职业很特别,人在其中干得久了,也会变得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所以,在跟他们打交道前了解一下他们的特点是非常有用的,若能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小细节,沟通效果会更好,也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1 尽量挂号看病 挂号就诊,其实就是花点钱让医生坐下来给你好好看病。如果没挂上号尽量申请加号,哪怕是有熟人领着去也尽量要求加号。这不简单是个尊重人家的劳动的问题(当然这个也重要),挂号还意味着建立一个约定:医生需要对他的医疗行为负责。如果不挂号,他就没有这个责任了---他可以认真看,也可以随便看看,这里里外外差别很大。 无论是在门诊或是在病房,经常会有人拎着资料或者化验单拉着个医生就问:“你能给我看一眼吗?就看一眼,......”。这样的做法看上去很省事,但你要知道:你是来看病的,不是来走过场的。那样做的话即便医生给你看了,也多半是几句话就打发了事。 所以那不是看病,是玩儿命。 2 自己不要太有主意 看病时人们普遍有两类态度:一种是广泛听取医生建议,然后从中做出选择;二是自己已经有了主意,需要找医生来支持一下。 第一类人一般问题不大,第二类人就要小心了。首先建议你不要随便自己拿主意,因为你并不真懂医:另外即便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医生面前也尽量别流露出来,耐心听听医生的分析和建议没什么坏处。 反过来,如果医生察觉到你主意已定,尤其是发现你其实是来找“证据”的,那么脾气差的医生会立即表现出反感—-既然你主意已定还来找我干嘛?!而脾气好的医生多半也会立即闭口,哪怕你的意见有很大的可能是错误的! 别问为什么,现在就是这么个世道。 3 适当保持距离 医生们(尤其是女医生)都有点儿洁癖,有些是在生理上的,有些是在心理上的。所以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距离,目测至少1米以上。如果你在交流中发现医生在往后退,那最好不要再往前凑了,说明对方已经觉得距离太近。 如果是在门诊就医,在与医生保持正面距离的同时,还要避免站在医生的背后。这个原因说来有点儿心酸,就不再详细解释了。 4 不要用财富、地位之类的东西来博取关注 治疗的过程有点像打比赛,平稳的心态才最有利于发挥。如果你特别有钱或者特别有地位,建议别总在医生面前显摆。这一来是因为有很多医生根本不吃这套,搞不好会适得其反;二来如果真的遇上趋炎附势的主儿,怕也没啥好结果。 比如做手术,时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当时医生们的心里很平静、无论进退都是出于医学的角度考虑,那么病人多数是获益的;可是如果你的财富和地位对医生的判断造成了干扰,那结果就会难料得多,弄不好要么丧失机会,要么就是一塌糊涂。 也有人喜欢用强硬的态度来引起医生注意,认为那样的话医生们就会“好好给我看病”。其实不然,蛮横和挑剔会让医生们觉得你很“事儿”,平时他们自然会对你很客气,但是如果真的治疗中遇到麻烦,他们会本能地求稳以自保,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也就是说,你可以逼他们对你笑,但却没法逼他们真的对你好。 5 不要抱怨以前给你看病的医生 这个涉及一点个人修养—-不随便指责别人,尤其是在背后。 治病如同打仗,医生是雇佣军,而病人则是雇主。在不知道战役胜负的情况下,无论哪一个雇佣军都希望碰上一个有包容心的雇主。如果你对从前的战士们倍加指责,那么后来人听了也自然会寒心:如果我做得有啥不满意,你是不是也会在别人面前这样说我呢? 兵马未举而先伤士气,这是大忌。 6 认真准备好以往的病历资料 这个准备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整理以往的各种检查治疗的资料;二是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这样你看病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尤其重要。而杂乱无章的资料和毫无目的地问东问西不仅会浪费掉医生大量的时间,也会消费掉他们的耐心。 所以,与其百度看病,不如学习一下如何整理资料。比如给片子标上时间、把重要的检查单分类汇总、写一个病史的小结等等。这些做法不仅会帮助医生快速浏览你的资料、不至于遗漏重要的信息,同时也会让他们对你刮目相看。 至于医生们对你刮目相看会有啥好处,你试着做一下就知道了。 7 多问“怎么办”,少问“为什么” 到医院求医问药的根本目的是短平快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学医。即便你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要是想完全弄清楚治疗中的原理几乎是不可能的。问得过多过细不仅浪费时间,也容易招人烦。 另外,有时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医生们常常会凭着经验和感觉做出判断,那就更没啥“道理”可讲。好比遇上疑难的手术,有的人说能做,有的人说不能做,这时你要是问得细了医生就没法回答—-让他说别人傻他肯定不干,让他说自己傻他更不干。 还有些情况是不方便细解释。比如现在有句话叫“懂中医的人不买鸿茅药酒,懂西医的人不买脑白金。”这是许多医生的共识,信不信完全由你,只是医生们不会、也没办法跟你细讲其中的根源”。 8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就医的过程是个合作的过程,而合作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信任。 性命攸关之际,每个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医生不够优秀,这种心理虽然可以理解,但都是多余的。因为对于绝大数治疗来说,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医生的水平够不够,而是他肯不肯全力施治。 任何高难度的治疗其风险必定也高,所以最开始时医患双方都是“各怀鬼胎”的:患者考虑的是“他行不行”,而医生考虑的则是“他值不值”。只有两边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治疗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医生的周围布满了录音笔和针孔摄像头,那么我坚信多数医生宁可认怂求稳,也不会冒着在焦点媒体里当“屠夫”的风险去做理论上的天使! 客观地说,无论你找到什么层次的医生,他们也都是凡人,也有两面性,所以在沟通中保持一个尊重信任的姿态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听信那些无良媒体的谣言:现下中国医疗界的窘境不是医生造成的,他们没那个心,更没那个力,事实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希望你能尽快好起来。 交个医生朋友是很有必要的,现实里的他们其实很丰满、很有趣—或许有点怪,但是绝不坏。 2E)十多家医院院长和科主任总结的“看病技巧”,看好病还少受罪! https://www.toutiao.com/a6508323397540250125/?tt_from=android_share&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amp=1516249923&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email&iid=23136559219&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 1E)看病也要挑时间!快收藏这份各科看病最佳时间表 http://item.btime.com/306t9hhqoo987nqt0qievq6kauf?from=jt1w1 看病前是否要空腹、几点检查最好、前一天需不需要控制饮食等,相信不少人对此都一头雾水。 的确,在不同的时间点,激素、血糖、白细胞等人体指数都会产生波动,从而影响诊断结果。找准关键的看病时间点,就能让诊断更明确。一线医生,帮你总结出最佳看病时间,减少就医误差。 测血糖 六七点最准 早上六七点钟测的空腹血糖,是相对最准确的。大家可先在家里测好后将结果带给医生参考。 此外,像垂体疾病、肾上腺肿瘤、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疾病,都需要做激素水平测定,而激素释放水平受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通常是早上分泌水平高,夜间分泌水平低。 大部分激素水平检测通常需要测定早8点、下午4点、凌晨等多个时间点的数值。 抽血 ? 早8点前后 不管是定期体检,还是肝功能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等,都少不了抽空腹血做检测。 空腹血是指清晨没有吃东西前,距前一餐约12~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假设你前一天晚7点吃的饭,那早7~9点抽的血都是合格的空腹血。 此时,肠胃的消化和吸收活动基本“收工”,血液中各种成分比较恒定,测出来的数值能相对真实地反映机体变化。 进食后,血液中的糖、蛋白质、脂类等就会很不安分,很可能影响疾病的诊断。心血管病患者最好早上8点左右前来就诊,以免需要化验空腹血。 ? 男科检查 ?? 9~11点 目前临床上的“男性更年期”越来越常见,这是50岁以上男性最为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与睾酮的分泌减少有关。睾酮激素的检查以早上最准,一般建议9~11点做检查。 在男科疾病中,许多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都伴有肥胖,医生常常要考虑检查他们的血脂、血糖是否偏高,此时可能要检查空腹血糖,建议上午早点到医院就诊。 验尿 新鲜晨尿最佳 尿常规检查留取的尿液标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容易提高检查出疾病的几率。 检查前一天晚餐不要吃大鱼大肉,晚上喝水也别太多。留尿时,最好留取中段尿,同时还应避免尿液被粪便、阴道分泌物等污染。 哮喘 上午效果最好 哮喘的症状在上午最明显,因此早上就医的效果较好。 大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对就诊时间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不过,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需空腹检查肝功能,所以也应早上就诊。 如果得了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就需要做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检测,这往往需要做痰液培养,而采自早上第一口痰的数据最准确,因为它还没有被杂菌“污染”。 采集前应先漱口,然后用力咯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拔牙 下午最不痛 不管拔牙还是根管治疗,不少口腔疾病都需要注射麻药。 欧洲科学家研究发现,下午1~3点注射局部麻醉剂的有效时间比早晨和晚上高出3倍。在上午,人体对疼痛的反应更为敏感,因此建议尽可能在下午拔牙。 专家建议,如果选择在上午拔牙,早餐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紧张而出现低血糖反应。拔牙后容易发生出血和感染,可能要留院观察。 查肠镜 提前3~4天注意饮食 多数消化系统疾病都需要做空腹检查如胃镜、腹部B超等,所以大家去看消化道疾病时最好清晨不吃早饭、不喝水。 怀疑结直肠癌需要做肠镜的,提前3~4天就要在饮食上做好准备,并服用清肠药。 此外,消化系统疾病常需要化验大便,这就要求两个星期前不吃含铋剂的药,不要服用大量维生素C,检查前1~2天不能吃含动物血的食物,如猪血等。 看妇科 月经结束后3~7天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外阴炎等是困扰女性的常见妇科病,诊断时要取阴道涂片、宫颈刮片检查脱落细胞,这些检查都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做最好。 这是因为当月经出血时,血细胞会影响细胞或细菌涂片的观察效果。不过,怀疑宫颈粘连的患者需要在经期检查。妇科内分泌检查也无需避开经期,但最好9点前就诊。 查乳腺 月经开始后第10天 乳腺很敏感,月经周期中,在相关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下,它会发生一些生理性的增生变化,造成乳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等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医生在检查乳房肿块的位置、大小等时出现误判。 一般来说,在月经开始后第10天左右,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检查能更好地发现它的病变或异常。 当然,绝经后的女性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较小,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就诊时间。 手术 上午更安全 美国杜克大学曾研究发现,相对来说,做手术的病人最容易在下午3~4点出现问题,而早上9点至中午最安全。 研究同时发现,病人下午手术时更容易出现术后恶心、反胃等不良反应。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杂志的研究还提示,尽量不要在周末做手术,此时致死率较高。不过,这种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如今,床位紧张,患者病情也有轻重缓急,大家还是遵照医嘱为好。 皮肤病 冬季好于夏季 相对来说,与夏季相比,人在冬季时皮肤最白,更容易发现不同寻常的皮肤颜色变化、斑点或肿块。 如果身上有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类似丘疹的小疙瘩,且3~5周后仍不见消失,建议到皮肤科做进一步检查。 【2】1.肠镜检查 上午做肠镜检查,前一天中午应吃易消化的流食,晚上不吃东西,同时吃泻药。当天做的时候早上不吃东西只吃泻药,直至排出的液体无食物残渣可前往医院。一定要记得让家属带上糖或巧克力,以防做完肠镜后低血糖。 【】End |
|
来自: c857084163 > 《医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