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看病检查须知5

 c857084163 2022-05-16

【5】看病不走“冤枉路”,收好这个“秘密武器”就对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NjI4MjQ0MA==&mid=2247513224&idx=1&sn=447e5346daa6864942ae3238f0abad5c&chksm=fb62fa2fcc1573391d549c6badcfa5f3eabe1a72264a20f436a507becc981dac83b5828b7c76&mpshare=1&scene=23&srcid=0822sUSesCFmkmWQ8L61zJ6R&sharer_sharetime=1692698029898&sharer_shareid=12de0e44c3101e8ccc6e382fe886966f#rd

【4】说几个普通人不知道的看病的坑: 1.加号:只要癌症、或者其他重大- https://www.toutiao.com/w/1762862034488334/?app=news_article_lite&timestamp=1681218428&use_new_style=1&share_token=cde52d8b-3a58-43f1-828d-5a926a8947a6&source=m_redirect

说几个普通人不知道的看病的坑:
1.加号:只要癌症、或者其他重大疾病基本确诊(活检或者其他影像高度怀疑),需要动手术的,一般都有加号的权利,就是,比如你想去某大医院挂专家号,发现专家没号了,可以在专家出诊当天去诊室门口跟护士说要加号,一般多大的专家号都能加上。(一般排在当天的最后一个号,相当于专家额外加班多看一个号,会等的久一点,建议当天早点去,至少浙江这边我都加上了,比如浙大一院,浙大二院)。
一个是人命的问题,一个是癌症治疗万元起步,可以给科室创收,医院可以积累病例,发论文。
之前我奶奶眼睛看不见了,挂普通号,医生让拍了ct,医生就写了个加号的条子,隔天就加号加到那位主任医师的最后一个号,他说让我们可以直接去做手术的五楼找他们科室主任。
2.核心三甲医院最好,专科医院一定要问能不能在医院拍磁共振/CT,医院有没有放疗科室。要是没有的话,大抵会比较麻烦,比如做了手术以后做放疗需要去其他医院,影像虽然现在有电子版,但一定要拿到胶片版本的,很多医生就是习惯看胶片(最好二者都准备)。三甲医院内部拍摄的话,内部系统可以看到一个大的高清影像胶片,比一个外面带进来的普通胶片要清晰很多。
3.确诊后的癌症保险,提前保险自然最好,还有几个确诊后依然可以上的保险,不限年龄病史:
浙江这边(其他省市可能也有):一个是城市保,上支付宝搜城市保,然后选自己城市就好,比如杭州市西湖益联保,貌似只有年初,一段时间可以申请,错过等一年。
另一个是浙江省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可以有一定报销,需要大病认定,问当地医保相关人员。
4.癌症治疗一定要有个公文包,装各种材料和病历,核心病例最好复印几份,不要带着二维码的电子病例到处跑,因为电子病例+手机屏幕这东西,没有a4纸来的直观和方便归档。
5.癌症治疗很多医生会有不同看法,比如手术后是否需要放疗,是否需要化疗,每个大医院的医生看法会有区别,最好多看几家,综合分析。也可以通过网络问诊各大医院专家。 比如是否需要放疗尽量问知名医院的放疗科医生,比如支付宝有个医疗频道,可以找到很多大医院的专家(虽然最牛逼的那批专家一般不在网上看病),另外同一个医院同科室的住院医师,副主任和主任可能也会有不同意见,重大问题一定要想办法找主任确认。
6.关于红包问题,小地方可能有小地方的规矩,大地方基本没有直接送的,但是可以跟医生说,除了目前方案有没有效果更好的方案?有的医院会有这种VIP级别的方案,会贵很多,但可以要到医生的手机号码(这个在关键时刻很有用,不建议一直烦扰医生)。
7.活检(病理,确诊癌症最关键检查)分成两种,一种是10天后出详细结果,另一种是冰冻切片一天内出简略结果,虽然比较贵我们当时1000多元,但10天在癌症治疗中是很珍贵的。。。。比如活检,选择冰冻切片,当晚出的初步结果,告知恶性,第二天专家号加号,第三天周日商业机构拍片(普通医院磁共振可能约不上),第四天住院,第五天手术,就是抢了时间的,手术中切下大量组织,基于组织做的10天后出结果的详细病理(术中同样有冰冻切片辅助检查切缘是否干净)。。亲戚当时口腔有个经久不愈的溃疡,当时活检就是等了10天(虽然万幸结果没事),病理报告是一份非常大的报告,不是一段话,是好几页,包括图片,切片尺寸等等,要想办法拿到详细病理报告。
8.肿瘤早期的一些常见早期症状可能有(55岁以上人群要更加注意)具体百度。
9.术后问了医生如何检测转移一般医生的建议也是,头颈磁共振3月一次(怕淋巴转移),胸腹CT一年一次(其他远端转移)。
10.有时候大医院放疗不好等床位,在遵医嘱情况下,可以选择门诊放疗,租在医院附近,门诊放疗可能可以选择虚拟住院(就是一天内住院出院)按照住院标准报销(可能报销的会多一点)
11.常备一本医学科普书,比如《DK家庭医生》这种,偶尔看看储备知识,了解家里老人的一些老毛病,很多时候专家号医生很忙,老人又可能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病情&既往病史,可能漏诊,家属帮助总结表述病情,可能有一定帮助。

【3】看病须知看病注意事项

3)去医院看病的八大黄金法则,了解一下

http://sh.qihoo.com/pc/962b73377d2710b80?cota=4&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3

 来源:医林百晓生

医生这个职业很特别,人在其中干得久了,也会变得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所以,在跟他们打交道前了解一下他们的特点是非常有用的,若能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小细节,沟通效果会更好,也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1

尽量挂号看病

挂号就诊,其实就是花点钱让医生坐下来给你好好看病。如果没挂上号尽量申请加号,哪怕是有熟人领着去也尽量要求加号。这不简单是个尊重人家的劳动的问题(当然这个也重要),挂号还意味着建立一个约定:医生需要对他的医疗行为负责。如果不挂号,他就没有这个责任了---他可以认真看,也可以随便看看,这里里外外差别很大。

无论是在门诊或是在病房,经常会有人拎着资料或者化验单拉着个医生就问:“你能给我看一眼吗?就看一眼,......”。这样的做法看上去很省事,但你要知道:你是来看病的,不是来走过场的。那样做的话即便医生给你看了,也多半是几句话就打发了事。

所以那不是看病,是玩儿命。

2

自己不要太有主意

看病时人们普遍有两类态度:一种是广泛听取医生建议,然后从中做出选择;二是自己已经有了主意,需要找医生来支持一下。

第一类人一般问题不大,第二类人就要小心了。首先建议你不要随便自己拿主意,因为你并不真懂医:另外即便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医生面前也尽量别流露出来,耐心听听医生的分析和建议没什么坏处。

反过来,如果医生察觉到你主意已定,尤其是发现你其实是来找“证据”的,那么脾气差的医生会立即表现出反感—-既然你主意已定还来找我干嘛?!而脾气好的医生多半也会立即闭口,哪怕你的意见有很大的可能是错误的!

别问为什么,现在就是这么个世道。

3

适当保持距离

医生们(尤其是女医生)都有点儿洁癖,有些是在生理上的,有些是在心理上的。所以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距离,目测至少1米以上。如果你在交流中发现医生在往后退,那最好不要再往前凑了,说明对方已经觉得距离太近。

如果是在门诊就医,在与医生保持正面距离的同时,还要避免站在医生的背后。这个原因说来有点儿心酸,就不再详细解释了。

4

不要用财富、地位之类的东西来博取关注

治疗的过程有点像打比赛,平稳的心态才最有利于发挥。如果你特别有钱或者特别有地位,建议别总在医生面前显摆。这一来是因为有很多医生根本不吃这套,搞不好会适得其反;二来如果真的遇上趋炎附势的主儿,怕也没啥好结果。

比如做手术,时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当时医生们的心里很平静、无论进退都是出于医学的角度考虑,那么病人多数是获益的;可是如果你的财富和地位对医生的判断造成了干扰,那结果就会难料得多,弄不好要么丧失机会,要么就是一塌糊涂。

也有人喜欢用强硬的态度来引起医生注意,认为那样的话医生们就会“好好给我看病”。其实不然,蛮横和挑剔会让医生们觉得你很“事儿”,平时他们自然会对你很客气,但是如果真的治疗中遇到麻烦,他们会本能地求稳以自保,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也就是说,你可以逼他们对你笑,但却没法逼他们真的对你好。

5

不要抱怨以前给你看病的医生

这个涉及一点个人修养—-不随便指责别人,尤其是在背后。

治病如同打仗,医生是雇佣军,而病人则是雇主。在不知道战役胜负的情况下,无论哪一个雇佣军都希望碰上一个有包容心的雇主。如果你对从前的战士们倍加指责,那么后来人听了也自然会寒心:如果我做得有啥不满意,你是不是也会在别人面前这样说我呢?

兵马未举而先伤士气,这是大忌。

6

认真准备好以往的病历资料

这个准备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整理以往的各种检查治疗的资料;二是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这样你看病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尤其重要。而杂乱无章的资料和毫无目的地问东问西不仅会浪费掉医生大量的时间,也会消费掉他们的耐心。

所以,与其百度看病,不如学习一下如何整理资料。比如给片子标上时间、把重要的检查单分类汇总、写一个病史的小结等等。这些做法不仅会帮助医生快速浏览你的资料、不至于遗漏重要的信息,同时也会让他们对你刮目相看。

至于医生们对你刮目相看会有啥好处,你试着做一下就知道了。

7

多问“怎么办”,少问“为什么”

到医院求医问药的根本目的是短平快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学医。即便你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要是想完全弄清楚治疗中的原理几乎是不可能的。问得过多过细不仅浪费时间,也容易招人烦。

另外,有时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医生们常常会凭着经验和感觉做出判断,那就更没啥“道理”可讲。好比遇上疑难的手术,有的人说能做,有的人说不能做,这时你要是问得细了医生就没法回答—-让他说别人傻他肯定不干,让他说自己傻他更不干。

还有些情况是不方便细解释。比如现在有句话叫“懂中医的人不买鸿茅药酒,懂西医的人不买脑白金。”这是许多医生的共识,信不信完全由你,只是医生们不会、也没办法跟你细讲其中的根源”。

8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就医的过程是个合作的过程,而合作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信任。

性命攸关之际,每个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医生不够优秀,这种心理虽然可以理解,但都是多余的。因为对于绝大数治疗来说,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医生的水平够不够,而是他肯不肯全力施治。

任何高难度的治疗其风险必定也高,所以最开始时医患双方都是“各怀鬼胎”的:患者考虑的是“他行不行”,而医生考虑的则是“他值不值”。只有两边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治疗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医生的周围布满了录音笔和针孔摄像头,那么我坚信多数医生宁可认怂求稳,也不会冒着在焦点媒体里当“屠夫”的风险去做理论上的天使!

客观地说,无论你找到什么层次的医生,他们也都是凡人,也有两面性,所以在沟通中保持一个尊重信任的姿态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听信那些无良媒体的谣言:现下中国医疗界的窘境不是医生造成的,他们没那个心,更没那个力,事实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希望你能尽快好起来。

交个医生朋友是很有必要的,现实里的他们其实很丰满、很有趣—或许有点怪,但是绝不坏。

2E)十多家医院院长和科主任总结的“看病技巧”,看好病还少受罪!

https://www.toutiao.com/a6508323397540250125/?tt_from=android_share&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imestamp=1516249923&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email&iid=23136559219&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

1E)看病也要挑时间!快收藏这份各科看病最佳时间表

http://item.btime.com/306t9hhqoo987nqt0qievq6kauf?from=jt1w1

 看病前是否要空腹、几点检查最好、前一天需不需要控制饮食等,相信不少人对此都一头雾水。

 的确,在不同的时间点,激素、血糖、白细胞等人体指数都会产生波动,从而影响诊断结果。找准关键的看病时间点,就能让诊断更明确。一线医生,帮你总结出最佳看病时间,减少就医误差。

测血糖

六七点最准

早上六七点钟测的空腹血糖,是相对最准确的。大家可先在家里测好后将结果带给医生参考。

此外,像垂体疾病、肾上腺肿瘤、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疾病,都需要做激素水平测定,而激素释放水平受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通常是早上分泌水平高,夜间分泌水平低。

大部分激素水平检测通常需要测定早8点、下午4点、凌晨等多个时间点的数值。

抽血 ?

早8点前后

不管是定期体检,还是肝功能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等,都少不了抽空腹血做检测。

空腹血是指清晨没有吃东西前,距前一餐约12~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假设你前一天晚7点吃的饭,那早7~9点抽的血都是合格的空腹血。

此时,肠胃的消化和吸收活动基本“收工”,血液中各种成分比较恒定,测出来的数值能相对真实地反映机体变化。

进食后,血液中的糖、蛋白质、脂类等就会很不安分,很可能影响疾病的诊断。心血管病患者最好早上8点左右前来就诊,以免需要化验空腹血。

  ?

男科检查 ??

9~11点

目前临床上的“男性更年期”越来越常见,这是50岁以上男性最为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与睾酮的分泌减少有关。睾酮激素的检查以早上最准,一般建议9~11点做检查。

在男科疾病中,许多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都伴有肥胖,医生常常要考虑检查他们的血脂、血糖是否偏高,此时可能要检查空腹血糖,建议上午早点到医院就诊。

验尿

新鲜晨尿最佳

尿常规检查留取的尿液标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容易提高检查出疾病的几率。

检查前一天晚餐不要吃大鱼大肉,晚上喝水也别太多。留尿时,最好留取中段尿,同时还应避免尿液被粪便、阴道分泌物等污染。

哮喘

上午效果最好

哮喘的症状在上午最明显,因此早上就医的效果较好。

大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对就诊时间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不过,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需空腹检查肝功能,所以也应早上就诊。

如果得了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就需要做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检测,这往往需要做痰液培养,而采自早上第一口痰的数据最准确,因为它还没有被杂菌“污染”。

采集前应先漱口,然后用力咯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拔牙

下午最不痛

不管拔牙还是根管治疗,不少口腔疾病都需要注射麻药。

欧洲科学家研究发现,下午1~3点注射局部麻醉剂的有效时间比早晨和晚上高出3倍。在上午,人体对疼痛的反应更为敏感,因此建议尽可能在下午拔牙。

专家建议,如果选择在上午拔牙,早餐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紧张而出现低血糖反应。拔牙后容易发生出血和感染,可能要留院观察。

查肠镜

提前3~4天注意饮食

多数消化系统疾病都需要做空腹检查如胃镜、腹部B超等,所以大家去看消化道疾病时最好清晨不吃早饭、不喝水。

怀疑结直肠癌需要做肠镜的,提前3~4天就要在饮食上做好准备,并服用清肠药。

此外,消化系统疾病常需要化验大便,这就要求两个星期前不吃含铋剂的药,不要服用大量维生素C,检查前1~2天不能吃含动物血的食物,如猪血等。

看妇科

月经结束后3~7天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外阴炎等是困扰女性的常见妇科病,诊断时要取阴道涂片、宫颈刮片检查脱落细胞,这些检查都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做最好。

这是因为当月经出血时,血细胞会影响细胞或细菌涂片的观察效果。不过,怀疑宫颈粘连的患者需要在经期检查。妇科内分泌检查也无需避开经期,但最好9点前就诊。

查乳腺

月经开始后第10天

乳腺很敏感,月经周期中,在相关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下,它会发生一些生理性的增生变化,造成乳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等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医生在检查乳房肿块的位置、大小等时出现误判。

一般来说,在月经开始后第10天左右,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检查能更好地发现它的病变或异常。

当然,绝经后的女性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较小,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就诊时间。

手术

上午更安全

美国杜克大学曾研究发现,相对来说,做手术的病人最容易在下午3~4点出现问题,而早上9点至中午最安全。

研究同时发现,病人下午手术时更容易出现术后恶心、反胃等不良反应。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杂志的研究还提示,尽量不要在周末做手术,此时致死率较高。不过,这种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如今,床位紧张,患者病情也有轻重缓急,大家还是遵照医嘱为好。

皮肤病

冬季好于夏季

相对来说,与夏季相比,人在冬季时皮肤最白,更容易发现不同寻常的皮肤颜色变化、斑点或肿块。

如果身上有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类似丘疹的小疙瘩,且3~5周后仍不见消失,建议到皮肤科做进一步检查。

【2】1.肠镜检查

上午做肠镜检查,前一天中午应吃易消化的流食,晚上不吃东西,同时吃泻药。当天做的时候早上不吃东西只吃泻药,直至排出的液体无食物残渣可前往医院。一定要记得让家属带上糖或巧克力,以防做完肠镜后低血糖。
2.介入诊疗
介入诊疗前一天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助眠或轻音乐入睡,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值得注意的是,术前做好排便准备,以防因术中排便可能带来的切口污染。贵重物品不应随身携带,衣物不宜穿着过多。
3.喉镜检查
喉镜检查对饮食要求不高,随去随做。但值得一提的是,喉镜检查不是从嘴巴放入检查管的,而是从鼻子进入。有的人想当然以为喉镜检查是从嘴巴进去,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当医生突然拿检查管插入鼻子很不适应,有种窒息感和恐惧感。这时医生会说放松放松,一定要按医生说的话做,这样既能保证不受罪,还能保证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核磁共振检查
对于不同部位的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前所需要准备的事项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消化系统,一般建议空腹,在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水,防止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检查,对饮食方面没要求。但如果是做增强磁共振,检查前需禁食水4小时,避免少数患者因对比剂过敏而发生恶心、呕吐,导致发生误吸。值得说明的是,在进入检查室之前,需要去除身上一切可能的金属物品。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