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初中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

 庆萌堂 2022-05-16 发布于安徽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敝人距学习此文至今时,已逾四十余载,而今之体悟又非去时所比,兹不就字面作释,但以字外立心得一二,与同道共享。

一、医患关系

扁鹊,姓秦名越人,因医术高超,被当时人以更古时的神医"扁鹊"称之,反倒真名不见传记。蔡桓公,周天子分封天下,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九等品秩之仅次于“王”之高贵之人。名医遇贵人,扁鹊开口即谈病,是以“医者仁人父母之心”且从专业角度评估蔡桓公健康,这本是再正常不过之事。然而,扁鹊之于医术是高明,但对于人情、人性却短视,也许,"人无完人"吧。从人情而言,大多数人诲疾忌医,非不耐疾病之折磨是不会“无病呻吟”的,人人都高岸自在,就算你是名医或是明医,不请自来者,我不稀罕,甚或怀疑你有不良动机。从人性而言,大多数人虽知“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每每顺言喜听、逆言恶闻,“你扁鹊若不是医生,敢诅咒我生病是要受罚的,'寡人’姑且宽宏一点,不予追究"。

所以,“大医精诚”之心虽为医者必备但“医不叩门”当为医者首戒。

现实生活中,医患身份有时是难以绝对区分。比如,敝人今日网读,惊闻现年43岁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高伟同志离世。一个名校名院的领导,又是从医者,难道会对生命欠乏认知吗?——显然不会。高伟之英年早逝,具体病因,作为普通的非亲近公众是无从知晓的。那么,从患者角度考虑,是否又能从《扁鹊见蔡桓公》这则小故事中悟出点什么呢?我想,桓侯若以虔诚之心待扁鹊、纳逆耳之忠言、不自以为是,或不致死,毕竟人家“术业有专攻”嘛。所以,世人之交往,当首倡以阳光心态对人,一切皆是利我而来,我当竭诚迎之。纵有宵小,就像阳光之下暗影自遁,阳光不及则影生。

二、中医学术理论基础

"医"者,繁体字“醫”,《说文解字注》其从"医"从"殳"从"酉"。要不,怎么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呢,且不说历几千年风霜雨雪而不衰,仅汉字之演变,汉字书法居中华国粹第一就是名符其实。从"医""殳"者外科治疗法,从"酉"者内科内服法——此仅从字面而入,而从更深层面“易理”而入的话,更是令化外钦服,此不赘述。

人自出生之始,就有身、心健康如何与自然界合齐划一之问题存在。那么,扁鹊之言"汤熨、针石、火齐"正是取之自然界而顺应自然界的内服外治之法。同时,疾病传变,是按由浅入深这一规律进行的,先“腠理”次"肌肤"再"肠胃"后"骨髓",通俗点讲,外而皮毛,内而脏腑;先从皮肤、口鼻(呼吸道、食道)而入,由表及里,预防、治疗不及(失治或误治)就会伤及肠胃(里),最后深入骨髓就治不了啦,“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这也深度吻合现代医学之病理学理论,可见古人对于生命的认知既朴素又超越。

三、疾病防治原则

本文之记载,只或录扁鹊医术诊断之高明,读者可据此臆断其治疗之"有效",同时,虽未明言预防之要旨,但"未病防变"思想已跃然纸上,无论从"轻病防重病",还是从"无病防微恙"都要遵循"汤熨、针石、火剂"这类"道法自然"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原则,否则,最终为医者也只能“逃秦矣”。

四、中医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文中扁鹊之"三次提醒不被采纳而一逃"并结合前述医患关系之“医不叩门”可知,中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止于善听纳言者且要谨记"医不叩门"(可鉴阅清代名医李中梓之人情论)。须知,人之死生大要乃有非完全“医理”在内的因素决定(即人情、人性亦或现代所指"暗物质""暗物质流"等等因素)。

“有所不为”止于不信者、自贱者(可参阅中医"六不治"),同时,要充分认识医疗的局限性,防、诊、治每一环节皆有要旨且环环相扣,未可逾医理、法规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