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而言,碳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提供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一直都是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对米饭,面食等碳水的依赖性更胜一筹。 但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碳水的健康性,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碳水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肝功能负担增加以及肥胖等一系列疾病风险。甚至有研究显示,少吃甚至不吃碳水,对肠癌的预防也能起到帮助。 ![]() Nature:少吃或不吃碳水,能够帮助预防肠癌根据《Nature》杂志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将哺乳实验体小鼠的饮食结构进行改变,让其少吃或者不吃谷物,但对脂肪的摄入量则不进行限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观察后,研究人员发现,小鼠肠道中的癌细胞生长居然得到了抑制。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相比于脂肪,限制碳水或者直接拒绝碳水摄入,才是预防肠癌的真正方法,才是对健康有利的。也正因为这个实验,不少人也都纷纷加入了不吃碳水,每天只吃肉的饮食生活中,也就是所谓的“生酮饮食”。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每天只吃肉,不吃碳水,身体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单单从这一实验来看,虽然小鼠不吃碳水,的确能够降低肠癌风险,但我们人类的消化系统和小鼠终归是不同的。坚持不吃碳水只吃肉的“生酮饮食”,或许的确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同时脂肪的大量摄入,也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长此以往,可能会让身体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不仅如此,根据研究显示,肉类在肠胃中消化停留的时间在5到6个小时左右,碳水的消化时间只有1到2个小时左右,长期吃肉,消化代谢产物在肠胃中滞留过多,反而会增加肠胃疾病风险。 而根据《柳叶刀公共卫生》曾对43万人健康数据,长达25年的追踪表明,不吃碳水人群的平均寿命,比吃碳水人群少4年左右,碳水和寿命的关系,也呈现出“U”形分布,即少吃对身体健康,多吃或不吃,反而会对健康起到反效果。 综上所述,每天只吃肉,不吃碳水,坚持所谓的生酮饮食,反而会增加心血管病和肠胃疾病风险,甚至对寿命造成影响。碳水这种东西,适量少吃才是最为科学的选择。 既然如此,少吃碳水才是健康的趋势,但这个“少”的量,很多朋友却把握不住,每天吃多少碳水,才能对健康有益? ![]() 少吃碳水才健康,每天到底吃多少合适?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身体情况,生活环境,以及肠胃消化能力等因素,对碳水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天吃多少碳水合适,则需要根据人群种类来决定: 首先,对于大部分身材标准,身体健康的普通人而言: 根据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联合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大约130g左右的碳水化合物是相对合适的(大约一碗多米饭左右)。既能保证必要的葡萄糖供应,维持大脑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的运转,也能有效平衡身体血糖。 ![]() 处于敏感时期的女性: 比如怀孕期,哺乳期女性等,因为身体对能量的消耗增多,如果体内碳水过分缺乏,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一般来说,怀孕妇女每天要摄入大约175g左右碳水化合物。哺乳期女性则需要更多碳水来维持乳汁供应,大约在210g左右。 存在代谢病或肥胖隐患人群: 比如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他们大多体内血糖血脂超标,并且可能存在肥胖症状,如果摄入过多碳水,显然是对控制病情不利的。对于此类人群而言,碳水摄入量则要缩减,每日碳水摄入量在60到90g左右比较合适,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适量进行增减。 最后,对于老人而言: 因为年龄增长,身体代谢能力减弱,反而会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证器官的充足运转,碳水摄取量在每日150g到200g左右较好。但是,如果老人本身存在代谢或消化类型疾病,则具体的碳水摄入仍然需要细致调整,主要以医生和药师的建议安排进行。 综上所述,碳水作为我们的能量来源,针对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摄取建议存在。另外,根据Nature的研究内容表明,少吃碳水属于代谢疗法的一种,或许能够对治疗肠癌起到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