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夫,中医内科学硕士,执业中医师。记录我的中医人生,临床看病、读书心得、所思所感,冷暖人生,不敢自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胜继绝学”,但也是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坚持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一款适合现代人的减肥方,减肥男孩女孩都看过来! 现今社会由于高热量的饮食+运动不足+精神压力大等诸因素 肥胖的人越来越多, 美不美观暂且不说, 肥胖不仅是代谢疾病的根源(如糖尿病、高脂血症), 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肥胖”真的是一种病, 《中医内科学》教材有开“肥胖病”专篇进行论述! 那么肥胖病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肥胖病的形成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 中医学中的脾胃指的是一个系统, 胃包括从口腔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 中医学中所指的脾包括消化、吸收、代谢的所有器官。 脾与胃,一脏一腑,是完成营养摄入、消化、吸收、代谢的共同体。 脾胃功能正常,升降相宜,纳运协调,刚柔相济,可保证机体消化、吸收、代谢的正常运行。 反之,若饮食不节,超过脾胃的承载能力,会导致盈余之水谷堆积中焦,阻滞气机升降。 累积日久,脾胃受损而虚弱、气化障碍,难以运化冗余之膏浊(痰浊、宿食、壅热等的继发性病理产物),进一步加重脾胃负荷,最终形成不运不化的病理状态。膏浊停滞胃肠,日久漫溢周身,进而发展为肥胖。 健康人阴阳平衡,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刚柔相济、燥湿相得,将饮食水谷化为气血精微,以充养后天,使肌肉结实、体魄强健,表现为“平态”“稳态”。 若病邪侵犯,阴阳失衡,“稳态”破坏,寒湿、痰浊、湿热等病理产物堆积中焦脾胃而形成的壅滞状态。 针对壅滞状态,国医大师李振华有一经验方。 即理脾健运汤。 【组成】 白术10g,茯苓20g,泽泻12g,桂枝6g,半夏10g,厚朴10g,砂仁8g,木香6g,薏苡仁30g,玉米须30g,山楂15g,鸡内金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本方主治肥胖病,属痰湿瘀阻者。患者多见肥胖体形,下肢轻度浮肿,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本方组成解读: 祛水湿:大半个五苓散,即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五苓散去猪苓,主通阳利水、助膀胱之气化以促使机体运化排泄。 祛痰湿:大半个半夏厚朴汤,即半夏、厚朴、茯苓。半夏厚朴汤去生姜、紫苏主化中焦痰湿,祛已形成之痰湿之邪。 理气滞:砂仁、木香理脾和胃,理气导滞,助中焦运化。(湿易阻气机) 加强祛痰湿:玉米须、薏苡仁健脾利湿化痰,使痰湿有出路,使气行则湿易化。 化积滞:山楂、鸡内金消积化滞。 诸药合用,使脾胃健运,痰湿得化,气机条畅,肝脾调和,诸症自除。 如果患者肥胖日久,湿阻气机,气滞血瘀,皮肤色黯,口唇舌质色紫者,可加桃仁、莪术、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 本方经多年临床观察,适用于脾失健运,水谷精微排泄输布失常,脂肪代谢障碍,水湿不化,痰湿阻滞,经络气血不畅而致肥胖的痰湿瘀阻证。 临床体会本方主要是增强机体自身排泄功能以达减肥之功,故宜多服,配合运动及饮食效果更佳。 郭老案例奉上: 郭某某,男,52岁,干部。1980年4月10日就诊。主诉肥胖已2年余。自1977年以来,逐渐肥胖,体重不断增加。1979年又出现血压高,头晕,头昏沉,四肢沉重乏力,心悸气短。现以上症状加重,行走困难,不能上班,曾服西药降压、利尿等,血压时低时高,肥胖不减,而来求诊。检査:患者肥胖体形,体重93kg,下肢轻度浮肿,血压21.3/13.3kPa。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诊断:肥胖症,属痰湿瘀阻者。 治疗:温中健脾,祛痰化湿。予理脾健运汤。 4月30日二诊:上方共服15剂,体重减轻5kg。头晕沉、浮肿、心悸气短等症状基本消失。血压18.7/11.3kPa。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脉濡。上方去玉米须,加石菖蒲10g,炒枣仁15g。又服20剂,体重减至81kg,诸症消失。后随访已上班并经常骑自行车下乡工作。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