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为政篇(五)

 素說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一、原 文  

为政第二

02.0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释 解  

孟懿子向先师请教孝,先师说:“孝就是束己修身而无违的顺从。”樊迟为先师驾车,先师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说:'孝就是束己修身而无违的顺从。’”樊迟问:“束己修身而无违的顺从是什么意思呢?”先师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周礼要求为人子应为的道义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依照丧礼要求为人子应为的道义去安葬他们,并要依照祭礼要求为人子应为的道义去祭祀他们。”

  三、释 字  

违(違)

《说文》:違:离也。从辵韋声。羽非切。段注:《邶风》:“中心有违。”毛曰:“违,离也。”

《广韵》:違:背也,无也。

汉字“违(違)” 从辵韋声。“韋”字中间的“口”像城邑之形,“口”外上下为相背的足趾之形,会由城邑而去、相背之意;从辵,会舍此而去之义。本义为离去、离别,引申指避开、违背、逃亡、相距、距离,又引申有过失、邪行、不正等义。

《说文》:御:使马也。从彳从卸。牛据切。徐锴曰:“卸,解车马也。或彳或卸皆御者之职。”馭,古文御,从又从马。

《广韵》:御:理也,侍也,进也,使也。又姓。牛倨切。

汉字“御”从彳从卸。甲骨文“御”像人持策(马辔)于道中,会驾驭之意。“彳”为“行”之义,“卸”为“舍车解马”之义,或行或卸皆御者之职。本义为驾驭车马,引申指驾驭车马的人,或指驾驭车马的技艺,又引申指治理、侍奉、侍从、统治、进献、抵挡、对付等义,又特指治事的官吏和帝王所为所用的事物。

《说文》:葬: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则浪切。段注:“荐”各本作“薦”,今正。荐,艸席也,有藉义。故凡藉于下者,用此字。《易》曰:“古者葬,厚衣之以薪。”此引《易·系辞》说从死在茻中之意也。上古厚衣以薪,故其字上下皆艸。

《广韵》:葬:葬藏也。则浪切。

汉字“葬”,从茻从死。“死”指人尸,其中“一”指承尸之荐。上古时之人,常以草裹死人尸一体埋葬。“茻”谓在外里覆之众艸,以荐承尸,外裹众艸为葬,会弃死者于草茻之意。《易经》上说:“古代的葬法,用厚厚的草木将遗体包裹起来。”本义是埋藏尸体。

《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子例切。

《广韵》:祭:享也,祀也,薦也,至也,察也。子例切。周大夫邑名。又姓。

汉字“祭”从示从又从肉,甲骨文象人以手持肉祭祀于示前,即置备祭品向神灵或祖先祭奠敬拜。本义为祭祀,引申指对死者致敬追思的悼念仪式。

  四、素 说  

前一章先师通过自己从十五至七十的为学进德的经历叙述,让人们从其志之于学而至达从心所欲的求学、立身、明道、达道的学德至善境界成就中,体悟把握为学勇毅的持续、境界高远的积博、心道不逾的默契所达至的至善和谐。本章先师通过“孝”的“无违”的教导,让为学的弟子体悟“孝”的无违,不是亲情无违的默契一致,而是礼义无违的顺善相符,从而把握为人子之“孝”是克己束身而从礼的应为之道,是超越了“父子亲情”而默契无碍的循礼守义。

孟懿子向先师请教孝,先师说:“孝就是束己修身而无违的顺从。”樊迟为先师驾车,先师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说:'孝就是束己修身而无违的顺从。’”樊迟问:“束己修身而无违的顺从是什么意思呢?”先师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周礼要求为人子应为的道义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依照丧礼要求为人子应为的道义去安葬他们,并要依照祭礼要求为人子应为的道义去祭祀他们。”

本章需要注意:孔子本章所说的“孝”已经不是顺从“亲情”而无违的应为之“孝”,而是遵从“礼义”而无违的应为之“孝”了。前面孔子教导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孝”,侧重的还是父子人伦亲情的无违,本章的教导已经超越了人伦亲情间的默契之“孝”,已将人伦间默契的应为之“孝”置之于“礼义”的应为之下,为人子在“生、死、祭”等一切事务的行“孝”之时,首先需要遵从的是“礼义”的应为之道,而不是单单的顺从为父者的要求了。即:如果为父者违背“礼义”,其子的应为是循礼而行的应为之道。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孔子教导的时序次第渐近的展开和深入。姜厚粤《论语浅悟》说:“孟懿子是操纵鲁国命脉的三家权臣之一。据《左传》和《史记》载,其父孟僖子卒后,曾遵遗嘱偕其弟南宫敬叔师事孔子学礼。孔子任大司寇时,为了强公室,削弱权臣的势力,使子路为季氏宰,决心拆毁三家封邑的城防,史称'堕三都’。叔孙、季孙的封邑郈和费的城墙相继拆毁,惟孟孙抗命不从。作为儿子,他难辞违背父之道的逆子之名;作为大夫,他又是个悖礼乱国的贼臣。所以史书皆不称其为仲尼弟子。……懿子既来问孝,如果不懂'无违’的含义,何妨多问一句?既然未作任何反应,说明他非常清楚'无违’指的是什么,……其父临终前叮咛其师事孔子,他却在'堕三都’这样重大的事件中,破坏孔子的统一部署,这种于礼于'父之道’皆悖逆的行径,他会忘记吗?大概是考虑到他的年纪和身份,孔子以含而不露却足以令其心灵震撼的'无违’作答,既巧妙又恰如其分,其分量远比说教、明斥更大。”蕅益《四书蕅益解》:“克己复礼,方能以礼事亲。违礼,即非孝矣。” 丁纪《论语读诠》:“此章夫子以'无违’说'孝’,必指向礼。若仅不违尊长之意见,为人子者便可能无志,则何得'父在观志’乎?而葬与祭,亦非但怀念,而有重温父志之意也。”另外,细心读《论语》会发现,弟子和别人明明是问什么才是,可老师回答的即是如何做才是。别人明明问的是孝,老师回答的却是如何做才是孝。从问与答中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西方思维的异同。传统文化强调的“行动”之前的发心,要求是内在的一颗“真诚之心”,是在做之前就可言说是和非的,对于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因此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实践之前那颗“初心”,定性也定在“初心”上,而现代西方是概念在前,定性在后,即符合概念的为是,不符合的为非,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与“初心”无关,是以结果判断是和非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