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八佾篇(三)

 素說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一、原 文  

八佾第三

03.0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二、释 解  

先师说:“作为一个人,内心之中没有了'仁之为人’的仁德信实的驻扎,对他来说礼仪就是外在于心的虚仪空文的形式,他就会因无仁之本而盲目,不知礼的恭敬,就不会谦让自重于礼,那礼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人,内心之中没有了'仁之为人’的仁德信实的驻扎,对他来说乐仪就是外在于心的虚仪空文的放逸,他就会因无仁之本而麻木,不知乐的和谐,就不会节欲自爱于乐,那乐有什么用呢!”

  三、释 字  

《说文》: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凡而之属皆从而。如之切。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

《玉篇》:而:人之切。语助也,乃也,能也。又颊之毛曰而。今作髵。

汉字“而”像人的颊毛。甲骨文字形上像脸颊,下垂者为颊毛,后像颊毛的部分逐渐与像脸颊的部分分开,而以一竖笔相连,变得与“天”字近似。高鸿缙《中国字例》三篇:“'而’之本意为两颊下垂之毛。其可上理之长发则称为鬓也。'而’短不能上理,故只下垂作'而’形,今以一为界,指其处之下,言此下之毛即'而’也,若在此上而非'而’,而为鬓矣。故而为指事字。……今'而’借为语词,久而不返,而颊毛之意乃专属于耏与髵矣。”戴震注《周礼》:“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本义为颊毛,泛指毛发。借用为代词,同“尔”,相当于你、你的。借用为连词,表示并列、承接、因果、假设等关系。通“能”,表示能力、能够。又通“如”,表示象、好象。

《说文》:何:儋也。从人可声。胡歌切,《广韵》胡可切。臣铉等曰:儋何,即负何也。借为谁何之何。今俗别作担荷,非是。段注:“何”俗作“荷”,犹“佗”之俗作“驼”,“儋”之俗作“担”也。《商颂》:“百禄是何”,“何天之休”,“何天之龙”,传曰:“何,任也。”笺云:“谓担负。”《周易》“何天之衢”,虞翻曰:“何,当也。”“何校灭耳”,王肃云:“何,荷担也。”又《诗》“何戈与祋”,“何蓑何笠”,传皆云:“揭也。”揭者,举也。戈、祋,手举之,蓑、笠身举之。皆担义之引伸也。凡经典作荷者,皆后人所窜改。一曰,谁也。谁、何、孰三字,皆问词。

《玉篇》:何:胡可切。克负也。又乎哥切。辝也。

汉字“何”从人可声。甲骨文像人用肩担物之形,后像所荷之物的“丁”形旁加“口”而成“可”,人形与所荷之物分离而成“何”字。为担荷之荷的本字。本义是担荷、负荷,引申承受、承担。借作疑问代词,表示疑问、询问之义。后“何”被借义所专用,后又借“荷”表示本义。

  四、素 说  

前两章先师通过对季氏及三家的僭越礼制的行为进行了评说,让为学为政的弟子把握“仁之为人”的礼乐道义的应为和不为,从而在“礼崩乐坏”之世能心扎于礼乐仁德的信实之上,布礼弘道,尽分勇为。本章通过先师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教导,让人们把握“礼乐”是“仁之为人”的仁德之心的顺道应为,“仁之为人”的仁德之心是“礼乐”的所依所据。

先师说:“作为一个人,内心之中没有了'仁之为人’的仁德信实的驻扎,对他来说礼仪就是外在于心的虚仪空文的形式,他就会因无仁之本而盲目,不知礼的恭敬,就不会谦让自重于礼,那礼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人,内心之中没有了'仁之为人’的仁德信实的驻扎,对他来说乐仪就是外在于心的虚仪空文的放逸,他就会因无仁之本而麻木,不知乐的和谐,就不会节欲自爱于乐,那乐有什么用呢!”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外在形式所表现的礼乐,都必须依内在的于心理情感为真正的凭据,否则只是巧言令色的空壳和仪表仪式而已。从孔子的教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礼主敬,乐主和。如果礼不兼乐,则会偏于拘束而不敬;乐不兼礼,则会偏近流放而不和。礼乐二者兼融才可恰到好处地表达诚敬和谐的仁德之心。因而礼乐是仁德之心的在外的真诚表达。如果无仁德之心,则礼乐无可为、无可用之处,礼乐都将失其意义。姜厚粤《论语浅悟》悟解说:“提到礼,首先应想到'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礼是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的,用来协调各种矛盾使之和谐相处。乐也讲求和谐,同样有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的作用,与礼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而已。《礼记·文王世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就是说,乐修养内心世界,礼修养外在行为。礼和乐交错感染,由内心形诸外表,所以能在愉悦中养成恭敬而温润文雅的品性。但这必须是有向善之心的人才行,对于那种不讲仁德的人就毫无用处了。这种人只会破坏和谐,制造矛盾,唯恐天下不乱。人不怕有缺点,也不怕曾做过错事,就怕失去仁爱之心。要培养仁爱之心,当从孝悌做起,'为其仁之本’。”丁纪《论语读诠》:“人心无不仁。然而不自识其仁、不能'由仁义行’(孟子语)者有之,此之为'人而不仁’。何以知人心皆有此仁?以礼乐之制作可以知之。且,若人心全不有仁,鲁三家者但行其私而已,何事乎以八佾、雍彻相假借相依托以掩其行?然而终于不免私胜于公、欲胜于理,而为不仁之人也。仁者之于礼,必行乎礼,止乎礼,充盈乎礼,仁之与礼相表里也。'先进于礼乐者’,仁而成礼成乐以待'后进’;'后进于礼乐者’,仁而行礼行乐以接'先进’。故,礼乐得仁而为真实具体之规范,而不为抽象空洞之教条。不仁之人,或敌视礼乐,或僭用礼乐,礼乐终不为所用。”《四书蕅益解》:“世人虽甘心为不仁,未有肯甘弃礼乐者。但既弃仁,即弃礼乐,故就其不肯弃礼乐处,唤醒之也。”孔子的这一认识其实质是和老子相一致的。《老子》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所言指出了春秋之乱的根源是从失道、失德开始的,从失德到失仁、到失义、再到失礼,从而让礼变成乱之首。这一点是和孔子的认识一致的。只是两位圣人倡导的治理策略不同而已。老子期望回归到小国寡民时代,重建道之秩序,必须从道德开始。孔子则选择了另外的一个方向,他期望并努力从当下人们内心中失去了仁德信实的现实着手,逐步回归“仁之为人”的那颗人人本具的“仁德信实”之心,从而自强不息、努力向上逆行,从而逐步实现礼、义、仁、德、道的谐和至善的秩序。注意,孔子所讲的礼绝不是礼乐的外表,决不是束缚人之手脚的伪礼、伪乐之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