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微卫星空间 2022-05-16 发布于河南

      鸿庆寺石窟位于河南省义马市东南7公里处的常村镇石佛村,背依白鹿山,南临陇海铁路。开凿于北魏(公元534年)中晚期。由于历史久远、战火动乱,寺庙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山崖下5座坐西朝东南北横行排列的石窟。窟内共有佛龛46个,大小造像120余尊,佛传故事浮雕4幅。造像以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为主,其它还有坐佛、释迦多宝、一佛二菩萨等。窟内浮雕题材以降魔变、出城娱乐等佛传故事为主。其中“降魔图”浮雕是中国国内发现同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北壁的五角形城门楼,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为国内现存最早的实例,是研究北魏建筑的重要资料。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鸿庆寺石窟作为北魏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可惜的是,目前鸿庆寺石窟沙化、风化严重,石质酥脆触摸极容易脱落,亟待保护。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坐西朝东南北横行排列的石窟,自北向南编号依次为1-5号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1号窟内大约呈方形,中间有一方柱,柱子四面都有佛龛,正面下部与背面上部皆有浮雕画面。南、北、西三面窟壁下部也均凿佛龛,上部皆雕佛传故事。左壁雕刻的是“犍陟惜别”,描写释迦牟尼决心舍弃宫廷的安乐生活入山修道时,其爱马犍陟不忍别去留恋不舍的情景。右壁则雕刻着释迦牟尼入山修道前的宫廷生活场景,宫墙高耸,楼阁隐现,释迦、王妃静坐在菩提树下,画面显得幽雅静谧。由于石质松软,风化剥落,这两幅画中的人物面目已经模糊,但从不同的形态上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神态。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第二窟正壁刻荷花瓣形尖拱龛;左壁一龛刻三坐佛,已损坏;右壁龛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右侧佛龛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第二窟左侧造像服饰华丽,衣纹流畅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穹窿藻井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第三窟北壁雕一坐佛。南壁东端雕——方形天幕龛,两侧有帷幔,其上有飞天,相对而飞舞。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第三窟南侧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第四窟顶刻莲花藻井并二飞天;正壁刻坐佛五尊;右壁尖拱龛内刻坐佛三尊,龛上刻五尊坐佛;左壁大龛已坏,其上尚有飞天。砂质的佛像,斑斑驳驳,触摸即掉。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莲花藻井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院里散落的石碑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原来的小学校改建的鸿庆寺,里面供奉着新塑的佛像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附录:鸿庆寺石窟保护研究

   [李中翔(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中原文物,2003(1):70-76]

 

    鸿庆寺石窟现属河南省义马市辖区,位于韶阳白鹿山东部,建于北魏。据遗址碑刻记载,昔日窟区,奇峰嵯峨,林壑深秀,溪流潺潺,白鹿衔花,瑞气融融。“石窟显迹凿石为洞,镌成千佛之妙,面视清流,背枕重岗,如狮子之威雄,若龙盘之虎踞,与巩县石窟分列于北魏洛都之东西,乃中原一佛刹胜境。”然而,经历1500年自
然营力作用与人为破坏,石窟已裂隙纵横,浮沙遍壁,残破十分严重。
    从20世纪30年代始,学者就不断呼吁对鸿庆寺保护,解放后也曾几次投资维修,但一直未能制止病害的发展。1985年以来,笔者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在河南省科委的资助下,开展了专项课题研究,2002年又补充勘察测试。其调研思路与指导思想,即以考古成果为基础作好价值评估,明确保护内容与重点;从残破现状人手,查清病因,对症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对文物雕刻本体的干预,注重环境治理,维护原貌。兹将凋研资料整理成文,以期对同类文物的保护有所裨益。

    一、概况
    鸿庆寺石窟位于N34.8。,E111.9。,东距洛阳50公里,邻近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石窟地处秦岭支脉的崤山东南麓。这里群山绵亘,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北有海拔1462米的韶山主峰,南为海拔500米的低山丘陵,南北山地之间是呈东西走向的谷地。涧河由西向东沿谷地穿过,宽处可达千米,窄处不足百米,蜿蜒
曲折,石窟即开凿在涧河呈“几”字形转弯处的北岸白鹿山崖壁上。窟南河床宽80米,标高360米,陇海铁路沿河北一级台地前缘铺设。窟群所在的山崖距铁路70米,标高366米至410米,崖石嶙峋,地形陡峭。石窟三面临涧水,背后依韶峰,窟区天然乔木成林,自然环境优美。
    石窟开创的确凿年代无考。据窟龛形制、造像题材、艺术风格和有关资料考察,应始建于北魏景明年间,唐代续凿。据现存碑刻记载:“鸿庆寺由来旧矣,考之金石,创始于六朝问,迨唐景龙五年,口口口口华龛六,虽古式不全而遗迹犹有存者,斯地也。”“昔公输子游我韶阳,登此山峰⋯⋯称日白鹿山,乃佛游之地也,闭山门
偷修数龛⋯⋯后周圣历元年,圣主御驾亲临,观此佛境,改名鸿庆寺,历代赐修数次,不记年矣。”金元时期,寺院仍占有耕地数百亩,纺车、侧轮水磨等生产生活资料一应俱全,每年向村民收取课子。明清两代,寺内仍屡次修葺佛龛、佛殿、观音殿等建筑,“开经律三藏之文,贯儒释九流之典⋯⋯库藏无空食,廪有溢,五种之具备,百色之见成,恭为晨香夕烛⋯⋯金碧辉煌,朝钟暮鼓。”寺内殿宇曾多次损毁和重建,年长村民还知道陇海铁路之南的山门。今寺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有5座洞窟,自北向南编号为一至五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鸿庆寺石窟的保护十分重视。1956年曾两次拨款进行维修,1963年首批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建保护围墙,1994年进行了清理与修补,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调查结果
    鸿庆寺石窟群凿于南北走向的山崖,坐西朝东。现存洞窟5座,佛像120余尊,佛传故事4幅。鸿庆寺石窟之规模与巩县石窟基本相当,属中型石窟中原类型的主流石窟。窟群具有总体上规制严整、布局适当、没计精巧的特点。第一窟是窟群的精品。南壁的“犍陟吻别”图刻画入神(图一)。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图一   一号窟“犍陟吻别”与风化现状

 

    西肇两侧的天幕龛,立佛神情肃穆,菩萨姿态优美,供养人高髻、着袍、执花,雍容华贵。尤其正中的大型高浮雕“降魔变”更是该窟的精华。释迦端坐于菩提树下,背后二魔竖发裸身托山下压,左侧一魔骑兽执矛猛刺,一魔猴头人身舞蛇冲击,前侧三魔各持刀、盾、梃进攻,正面三魔女妩媚弄姿,其余者或托龟或骑虎或持刀棒向佛施威。而面以写实、简练和流畅的手笔,表现了释迦降魔成道的场景,栩栩如生,极具感染与震撼力。该浮雕之气势、形式、构思和布局,可谓尽善矣。北壁的“出城娱乐”图,乃是研究中国古典建筑难得的历史资料。城门楼木构四阿项,脊角翘起,鸱尾高耸,轻盈秀丽;城墙蜿蜒远伸,城内外山峰、林木及人物,层次分明,动静适宜,整个画面表现了城池的恢弘雄壮和生动的故事场面(图二)。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图二   一号窟“出城娱乐”图与岩块脱落现状

    其他几窟亦不乏精工之作,如第二窟逼真自然的衣饰、第四窟惟妙惟肖的思维菩萨及供养人。作品采用平直与漫圆刀法相结合,巧妙地将主题、形式与装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娴熟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堪称北魏晚期雕刻艺术之杰作。

    据雕刻内容、艺术水平和人物服饰分析,石窟乃官方或权贵所营造。从地理环境考察,自古都洛阳溯涧水而上,越汉函谷关,过新安铁门即达鸿庆寺石窟;往西经秦晋崤之战的硖石天险,至陕州出秦函谷关已可望西京长安。石窟正处崤函古道,居历代交通之要冲,又为则天皇帝御驾亲临,对佛界和社会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
该石窟还反映了寺院经济、僧俗关系及水文环境变迁等很有价值的情况。石窟布局构思之巧,雕造艺术之精,代表了北魏晚期中原地区中小石窟艺术的成就,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然而,鸿庆寺石窟遭受的病害较为严重。第一窟前壁已坍塌,仅留下不足1米的残迹,残迹内侧于1956年代之以青砖墙体,开门窗。南壁上部外侧随前壁崩塌,下部四个佛龛岩块多有塌落,西侧佛龛塌落深度有50厘米;东侧竖直大裂隙宽5厘米至30厘米,裂隙两边岩块塌落严重,内嵌粗树根和补砌的青砖;整个壁面还发育着5道裂隙,纵横交错,宽0.3厘米至0.8厘米。北壁东部2/3的壁面已崩塌,存根部,“出城娱乐”图被宽1厘米的水平裂隙切割,上部岩块已松动错位,体积约3立方米。该面还有2道裂隙,宽0.6厘米。正壁根部四佛龛塌落严重,南端一龛岩块缺失成洞,内部岩体中空,影响洞窟的稳定;中部壁面生长着15道较大裂隙和许多短裂隙,宽0.1厘米至0.5厘米。窟顶已塌落约4/5,1956年修整时改为券顶、瓦顶。现存长条形顶面上有一塌洞直通窟
外,还有一道大裂隙长约4米,宽0.2厘米至0.5厘米。中心柱前部约1/3体量已塌落,1956年用青砖砌护,现根部经淘蚀风化悬空处深20厘米,壁面有7道裂隙,宽0.1厘米至0.6厘米。
    第二窟两侧的洞窟前部崩塌,使崖壁突出,崖壁根部经风化剥蚀和岩块脱落,已很不稳定。前两年在根部缺失处补了些石块,但支撑强度十分有限,又由于崖体破碎严重,窟前壁厚较原始厚度还相差很多,并未改变崖壁的不稳定状态。另外,窟内前壁、正壁各有3道裂隙,整体还有南北走向的3道裂隙切割,贯通南北两壁、窟顶
及窟底。
    第三窟前壁已崩塌,现地上仅存30厘米高的残迹,若窟底积土向下清理,残墙高1.4米至1.6米,1956年于窟平面东部2/3处的积土上砌砖墙,开门窗。整个洞窟内亦有南北走向的3道裂隙切割,贯穿窟顶、窟底及南北壁,宽度3厘米至15厘米。南、北壁东侧上部已随前壁崩塌,现存壁面仍有7道主要裂隙生长。正壁主佛右侧
岩块已塌落,菩萨头部为后人用草泥塑造,主佛上方及左方岩块大面积崩塌,约有1平方米岩壁中空,崩裂严重。另外,该壁面还有8道裂隙。窟顶残损十分严重,东部1/5已缺失,西部亦被6道裂隙切割,顶面全部破碎,最深处达1.1米。窟前部崩塌后,窟上方山崖岩体悬空,加上窟顶3道剪切裂隙的深度切割,已形成体量很大
的危岩,现在窟南北壁和砖护墙的支撑下得以维持(图三)。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图三   一号窟砖砌前壁

    第四、第五窟各有4道短裂隙和2道贯穿窟顶、窟底及南北壁的剪切裂隙。因两窟均规模较小,裂隙切割和风化剥蚀尚未破坏立壁及围岩的稳定。窟群的整体崖壁,虽有第四、第五两窟的牵拉,但受3道南北走向、倾角近90。、贯通全部洞窟之剪切裂隙的切割,稳定性很差。全部洞窟风化剥蚀十分严重,各个壁面均大面积剥蚀,现窟底面2米高度以下尤甚,佛龛与雕刻呈粉状脱落,仅剩轮廓。第一窟北壁和第五窟顶还有呈层片脱落的形态,第四窟下部1米高度以下的壁面已全部剥蚀,第二窟和第一窟北壁悬空的上部风化剥蚀轻微。另外,第二、第四窟壁面被烟熏成黑色;窟群上方土体陡度达56。,遇长时间连续降雨有滑塌危险,威胁着石窟的安全(图四)。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图四   四号窟莲花宝顶及残破现状

 

    鸿庆寺石窟的环境条件属大陆性山地温凉半湿润区气候,潮湿系数平均0.648。年平均降水量657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013.6毫米,区内多暴雨,连续降水日数一般为3天~5天,最长可达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2.4℃,最高气温41.6℃,最低气温-18.7℃,历年平均降雪天数15.6天,积雪最大厚度30厘米。冰冻期近100天,冻土厚度一般15厘米,最大冻土深度为34厘米。受涧河谷地影响,窟区盛行山谷风,由于谷地狭管效应,风速可达20米/秒以上。

    在水文上,鸿庆寺石窟近临的涧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一带,于洛阳市兴龙寨人洛河,全长164公里,属季节性较强的山区河流,水量决定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流量5m3/s,最小流量0.01ITl3/s,最大流量达4590m3/s。河床由沙砾卵石及黏土组成,其厚度约10米。石窟底标高366米,高出涧河一级阶地4米,窟院东的井水位标高357.3米,石窟底高出第四纪潜水位6米左右,综合窟西泉水露头和地貌分析,石窟常年位于涧河地表水及第四纪潜水位之上,处于岩石的饱气带环境中。然而,石窟上方被第四纪黄土覆盖,黄土较为疏松,利于大气降水下渗,且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导水性能良好。大气降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另一部分向下人渗,渗到基岩顶面后沿节理运移,部分渗入窟内,其余则参与区域地下水循环,为水害提供了条件。石窟经几次补修及墙体支护后,围岩处于暂时稳定状态,节理被人工和自然泥质充填,近些年又降雨偏少,渗入石窟的水量不多,但围岩渗水性即产生水害的基础并没有改变。
    在地质构造方面,鸿庆寺石窟地处义马向斜之北翼,周边有断层发育。窟群开凿于灰黄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地层,该层厚22米,薄层状构造,斜层理及单向斜交层理发育,层面平滑、清晰,倾向200。,倾角33。。石窟周围山坡分布全新统坡积相黄土状亚黏土,底部有零星的砾石,窟院内黄土厚度1.5米,窟顶厚度0.2米至8米。石窟上方山顶分布中更新统黄土状亚黏土,厚lO米至14米。这些黄土疏松,空隙率大,利于地表水下渗。据勘测结果,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剪、张应力的作用,岩石中形成了5组节理,石窟内主要有3组。一组是剪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剪性节理,走向30。,平直光滑如刀剪,平面上延伸远而贯穿数个洞窟,往上贯穿石窟洞顶与黄土覆盖层相连,向下至洞底又延伸一定深度。第二组是在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张性节理,走向310。,表现出锯凿状张开形态,节理的透水性较好,在与岩层面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上相间分布,空间延伸度不大。第三组节理大致和岩层面平行,由重力和其他应力作用而成,属顺层节理。石窟围岩在这三组节理的作用下完整性受到破坏,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岩块。

    鸿庆寺石窟的岩性特征。我们采取石窟围岩的新鲜及风化原岩两组样,编号分别为H1、H2,由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河南岩矿测试中心等单位协作,进行了包括外貌观察、物理力学性能、化学分析和微观测试的试验。H1与H1的干容重分别是2.55Kg/cm3,2.23Kg/cm。;空隙率为5.5%,17.4%;H1单向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是2 48Mpa,36.2 Mpa和5.79Gpa;化学分析显示,H2较H1的钙镁钾钠均有所减少;电子显微及衍射等表明,两组样的砂屑以长石为主,次为石英,泥质、钙质胶结,胶结物中含水云母、蒙脱石。

    三、病害分析

    1.地质构造因素
    石窟围岩中存在的3组节理,走向310。的张性节理透水性很好,另一组顺层节理亦为水的运移进而形成壁面裂隙提供了条件,而走向300的一组剪切节理特别值得关注。该组有两条贯穿全部洞窟,正通过洞窟顶部应力集中的部位,并在第三窟内张开距离达到8厘米至12厚米。研究表明,一方面,这组节理形成后,由于洞室陡峭的地貌形态,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前倾斜位移,节理则将岩石完全切开;另一方面,据地形与地质剖面图分析,鸿庆寺石窟是在天然斜坡上人工凿崖,再于崖壁开窟造像。凿崖打破了原来的平衡状态,本来就易形成岸边裂隙,人工崖体走向又恰与30。的剪性节理走向相同,加之其他因素,使得该节理张开距离逐渐加大,也就提供了数窟洞顶产生大裂隙进而坍塌的基础。
    2.植被根系的作用
    植被对石窟围岩的破坏包括机械和化学两种作用,两种作用均十分显见。石窟崖体上方,先有草、灌木生长,随着新陈代谢产生酸和有机质,从而对岩体腐蚀造成其表面破碎,又为根系发达的乔木提供了生长的条件。树木根系沿岩石节理向下不断生长,对围岩产生压力,形成根劈作用。在第一窟南壁走向30。的节理中就嵌有直
径约10厘米的柏树根,造成“v”字形大裂隙,并形成一定宽度的围岩破碎带。
    3.岩性因素
    石窟岩石为长石砂岩,矿物组成90%以上是长石,余为石英、方解石等。充填式胶结,胶结物为泥质及钙质,含一定量的蒙脱石。岩石质地疏松,风化岩样孔隙十分发育,孔隙率达17%,浸水后逐渐成小碎块裂解,手触即成泥状。据实验结果和现场调查分析,试验样品之新鲜原岩也已风化,只是风化程度较低。窟区砂岩风化厚度达30米,1500年前石窟即开凿在砂岩风化带内。岩性特征是影响和控制鸿庆寺石窟病害的重要因素,尤其胶结物中蒙脱石的存在,该矿物遇水发生膨胀,对粉状剥蚀起着关键作用。
    4.可溶性盐的浸蚀
    在第一、第二、第五窟发现有雕刻表面呈层片剥蚀脱落的现状,当然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进一步勘察发现,第一、第三窟下部和窟外崖壁根部,表面是不足1毫米厚的黄色浮沙,浮沙下有一层厚约1毫米多的白色稍硬的壳,硬壳下是较疏松的黄色岩石,内部是强度较好的岩石。经检测,白色硬壳含有大量钾钠,应是可溶盐的运
移和生物作用所致。可溶性盐随水在岩壁一定深度运动,不断溶解和结晶,是造成雕刻呈层片剥蚀的重要原因。
    5.水的作用
    据勘察分析,鸿庆寺石窟存在三种形态水的危害,即地表水、毛细水、凝结水,而受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地表水有窟顶渗漏、雨水倒灌、室内积土蓄水三种情况,涧河水只是偶然侵袭。第一窟的瓦顶、中心柱顶部、窟顶破洞处和第三窟顶部渗漏雨水,第五窟顶部因岩体很薄大面积渗漏,第二、第三、第四窟在降雨天数多时渗漏。凡是发生渗漏的部位,沿窟壁面冲蚀成沟,一定范围内雕刻剥蚀无存。由于窟前地面积土较高,当雨水
排流不畅时发生雨水灌人洞室内。笔者曾在下雨时亲眼见到第四窟进水半米深,崖壁下部雕刻经雨水浸泡成为泥状。第一、第三窟底部积土分别深为6l厘米、110厘米。挖开的探坑泥土含水量很大,土上封盖青砖,水分长期在下积存。这两窟洞底均低于现地面,第三窟现在的砖前壁,是砌在原洞窟平面以内的积土上,雨水可从砖墙
外通过积土渗入。(图五)

 

【原创】亟待保护的国宝:鸿庆寺石窟
图五   窟内潮湿的积土(探坑。深1.1米)

 

    毛细水的作用十分显见,所有洞窟在约2米高度以下严重风化剥蚀,这个高度是毛细水活动频繁的范围,在云冈石窟、庆阳北石窟、马蹄寺石窟都可见到类似现象。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一天的不同时间多次观测,可知凝结水的存在。
    1988年和1989年的夏秋,选择晴天测定相对湿度,当时由于窟前场地狭窄积水,窟外围平均湿度是66%,窟前为76%~81%,第一、第二、第三窟内为78%~84%,第4窟内为85%~89%。较高的空气湿度,随温度的变化会在石窟壁面形成不易觉察的凝结水,对雕刻产生破坏。
    水是鸿庆寺石窟许多病害发生的促进剂,可以说现在所有病害都有水的作用,并且水还是风化剥蚀的直接原因。石窟围岩存在节理裂隙,而只有在水的参与下.才形成根劈和腐蚀作用。水的运动使裂隙逐渐变宽加深,不断切割岩体,与岩性因素相关联又直接造成崖壁、窟壁根部和壁面雕刻的风化剥蚀,从而发生裂隙切割、围岩崩
塌、立壁失稳和严重风化剥蚀的现状。
    6.震动影响

    据有明确的统计资料分析,1500年间鸿庆寺石窟至少经历了28次地震的危害,其中破坏性地震7次,严重的3次。

    山体中的洞室本是比较抗震的,但凿于陡崖且已严重崩裂的鸿庆寺洞窟则难以承受强烈的外力,从第一、第三窟的坍塌迹象和地震后不久石窟修茸的记载分析,地震是造成该石窟崩塌破坏的重要因素。另外,经调查记录,陇海铁路每5分钟有一列车通过,持续近2分钟,由于距离太近,相当于3级地震,能造成岩石和洞窟结构的持续破坏。因此,石窟保护对于震动影响须认真对待,并按7度烈度设防。

    另外,还有风沙侵蚀、日照、温差、冰冻、动物活动等因素,但对鸿庆寺石窟现存的情况分析,都是次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石窟的保护措施中,须防止出现冰冻、风沙侵袭、日照温差剧烈等恶劣环境。

    四、保护措施

    1.洞窟围岩加固

    裂隙和危岩的加固。裂隙和危岩采用锚杆和灌浆加固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锚杆必须打人背后的稳固山体,灌浆加同包括窟内窟外两部分裂隙,对于较宽的裂隙,灌浆加固时需加入填料。详细篪工措施,应在实验参数和具体计算的基础工作出施工设计。该石窟结构强度已非常脆弱,切忌盲目地打锚灌浆,以免造成洞室的坍塌。
    壁面和顶板的加固。窟壁面及壁面根部多处崩塌缺失,严重影响围岩结构强度。有些地方1956年用青砖或草泥充填,应当去除。对于大体量的塌落缺失,砌同质岩石补强加固,小片塌落体量不大的,采用原岩粉胶泥修补。窟内顶板岩块塌落的情况,只对影响结构强度的部位依原形补强加固,不影响结构强度的部位不作不必要
的复原,以免画蛇添足,增加自重负担。
    第一、第三窟的加固措施。第一窟前壁及北壁东部,是1956年维修时以青砖砌筑,漫现代门窗;窟顶塌落处覆瓦顶,中心柱两侧顶部起砖券支撑。现青砖前墙砌住部分佛龛,并且瓦顶透天漏雨,完全改变了石窟的原貌,整体亦非常不协调。窟前壁及北壁东端尚存1米多高的残岩墙,拟将1956年的砖墙拆除,用与石窟同质未风化的岩石砌筑,壁内做构造柱,设门。按照原状,窟内壁面直立,窟外壁面做收分,与第二窟崖壁面取齐。中心柱拆除包砖,露出南北面的两龛,用同样的岩石补砌。洞窟为平顶,先在后部山体打锚杆,以山体锚杆为筋并与墙体构造柱内钢筋结为一体,补作顶板代替瓦顶。窟内外做旧,与现存壁面和窟顶保持协调一致,恢复洞窟和崖壁原貌。

    第三窟原为穹隆顶,现存前墙亦是1956年青砖所砌,设现代门窗,并且砌于窟内厚1.1米的积土上,不但损害石窟原貌,而且还将北壁菩萨造像隔于墙外。拟于洞窟围岩灌浆与锚杆加固后,拆除砖墙,在1 5米高的现残存前壁上,用与石窟同质的岩石,按原形券筑修复前壁。壁内做构造柱,并以柱上端钢筋与加固洞窟的锚杆联结,修补缺失的小部分窟顶。补砌的前壁,内侧依洞室原形,外侧做收分,与两侧洞窟崖壁面取齐。再通过内外做旧,保持形体、色调与整体协调,既起到支撑的结构作用,又利于保护窟内雕刻并恢复石窟原貌。

    整体崖壁根部的加固。石窟所在崖壁,前部因裂隙切割,雨水冲刷和根部的剥蚀,石块不断塌落,使窟前壁越来越薄,是洞窟前壁崩塌的重要原因。经这次探查,室外地下现存原始崖壁边缘,现拟按此边缘并与第一、第三窟修补的前壁结合,补砌加同现存崖壁下部,以弥补地质缺陷和增加整体稳固程度。

    2.防风化剥蚀与环境治理
    由于鸿庆寺石窟的岩性质地松散,遇水崩解,很少的水即可造成裂隙、崩塌,尤其是风化剥蚀的严最后果,必须缜密处理水害。另一方而,通过近20年的观察和新旧照片对比,凡无水害或水害轻微部位的雕刻,几乎无变化。只要确实治理了水害,雕刻风化剥蚀的问题可基本解决。目前,还没有适合该石窟岩性的可靠材料,暂不做窟内文物雕刻面的封护,减少干预,主要从改善雕划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治水做工作。防水的对象是地表水、毛细水、冷凝水和地下水径流。
    清理窟内窟前积土。第一、第i窟分别有深6l厘米、110厘米的积土,当窟顶漏雨或雨水从室外灌人后,水分k期滞留其中,造成窟内潮湿和毛细水顺岩壁上升,窟壁2米高以下的风化剥蚀与其有直接关系,危害很大。要清除积土,露出原窟底基岩面。窟前场地是向东南倾斜的阶梯式台地,现高于窟内原底面,雨水可灌入或渗入窟内,为室内雕刻和窟外崖壁的风化剥蚀提供水源。要清除窟前20米内的基岩面上的黄土和碎石土,恢复开窟时自然起伏裸露的山岩面。整个院内陆坪标高依此确定,窟前10米以内作防渗处理,统一设排水沟渠。
    清除杂树与崖面防水。周围30米以内不搞植树绿化,以防止树木根系的破坏。石窟山崖面因雨水冲刷,而造成不断剥蚀和岩块塌落,使洞窟前壁变薄影响结构强度,拟用高效耐久材料做封护防水处理。
    窟顶防渗。5个洞窟上方黄土和碎石土层,一般厚1米~2米,最厚处3米,拟予以揭除。清理岩石裂隙中的积土、杂物。深层灌浆加固后,再以防水材料灌封,之卜做Io厘米厚的防渗层,然后以黄土回覆,土上植草皮与环境保持协调。防水层下端设排水沟,使水导向窟南流走,防止冲刷涮窟崖壁和流进院内。防水层上端与统一排水系统结合,设拦水沟。
    设拦排水系统。由于石窟上方山坡泻水与涧河水的因素,须设拦排水系统。自窟顶防水层上端的拦水沟起,沿同标高的山坡向两侧延伸,砌筑第二道水沟,将水导至窟院以外。从石窟上方山坡下至与石窟底面同标高的范围,退耕还草,该范围外沿设第三道排水沟,将水导向窟区之外。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涧河水冲断铁路,洞窟南大量积水,高度可达较低的窟内,对石窟造成很大的破坏,需于窟南的陡坎处设东西向防水墙。在窟院南、东没排水沟渠,与山坡上的排水沟连为一体,使水向东排泻。
    稳定窟上方土体。石窟上方的土坡很陡,现在约56。,遇长时间降雨就可能滑塌。当揭动洞窟上方位于坡脚的土体后,会打破平衡,形成不稳定陡坡,需将该陡坡自拦水沟之上削成小于45。的稳定缓坡,根部设挡墙,挡墙外表作出与环境协调的效果。
    风沙防护。窟区谷地风向受地形制约,至石窟处突然转向,经常风力很大,对石窟保护不利。拟在石窟南侧和北侧远离石窟的山上,植常青乔木成林,在窟院内东、南两侧植树、种花草绿化,以防风沙、降噪音,美化环境。
    清除油烟与防止人为损害。佛头盗割、壁面烟熏、刻划和铁路震动等人为损害十分严重。第二、第四窟全部壁面已熏成黑色,是人为做饭烧火所致。因岩性所限,需在实验的基础上,以非水溶性药剂予以清除。要禁IE在石窟附近烧香,限制进入涧内的参观人数于不损害文物雕刻品的限度之内,防止触摸壁面。在窟医排水沟渠之外
建围栏,阻止人畜自由出入。制定科学适宜的日常管理制度,防止人为损害。另外,陇海铁路的震动问题较复杂,不易解决。应在增加窟群自身强度、减轻空气传播的同时,积极协调,争取降低震动强度。
    保护宣传与利用。保护和利用乃辨证的关系,石窟原始功能丧失之后,合理的利用起来才能长久保护。应充分发挥其观赏、教育、文化方面的作用,对该石窟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出版通俗读物和研究专著,并营造一个高品位的供群众学习、观赏的优雅环境,积极组织参观,加强保护宣传,以多种形式展示石窟
的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原文发表于2011.10.8.微卫星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