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日语无论是书写方法还是读音都神似汉语,随着韩国、越南的国家纷纷选择去汉字化,日语成为世界上除汉语外唯一大量使用汉字的国家。因长期深受以我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浸染,与我国渊源最深的越南、朝鲜和日本都曾以汉字作为本国的书写文字,其中日本是在公元5世纪中叶开始引入汉字,他们原本只拥有本民族语言,于是利用相同读音的汉字当做符号来书写,日本的著名古典诗歌及万叶集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书写,因此这种表音方法称为万叶假名,但日语词汇普遍较长,每个音节都用汉字表音,无论是书写还是阅读都十分复杂,不利于文化普及。 日语本土化转变的节点出现在我国隋唐时期,渡海来华的日本学问僧空海和前唐史及倍珍贝,根据在日本流传广泛的汉字草书和楷书,利用简化和偏旁部首,分别创制了日语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是依据草书而形成的日语字母,例如由草书汉字庵演化而来的日语字母啊等等,片假名是依据楷体汉字的一些偏旁部首演化而来,例如阿转变为阿,一转变为一等等,日本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但并没有因为假名的问世而放弃汉字,因为日语存在很多同音不同意的词汇,且假名书写过长不如汉字紧凑,因此日本学者开始将汉字与假名共同书写,只要有对应的汉字原则上必须书写汉字,只有本土词汇才用假名表达。 相比于日本善于从汉语中汲取精华积极变通,朝鲜半岛和越南在文字演化上就显得笨拙很多,以至于后来走入困局,公元6世纪越南部分知识分子在汉字的基础上,依据越南语的读音创造出南字,学界一般称为汉南字,虽然自创但丝毫没有摆脱汉字的束缚,更像是将汉字拆分后在东拼西凑而成,且书写复杂程度比汉字还要高,因此仅仅在越南氏族阶层使用,根本无法在全国推广,直到近代被法国知名者控制后,一直徘徊在汉字与汉南字之间的越南人,彻底丢掉了本民族的特色。 法国强制越南将文字拉丁化,也被称作去汉字化运动,从此越南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唯一一个彻底丢掉本民族文字的国家,而韩国则显得更为激进,长期使用汉字让朝鲜民族自信心备受打击,公元1446年,在李氏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的推动下,一批文人绞尽脑汁,终于根据方块字的形制,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笔画拼凑而成朝鲜本民族文字,也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朝鲜语字幕,发布后因为笔画简单易学,加上国家强制性推广,在朝鲜半岛很快普及,但和日语假名类似,虽然简便但依然有很多同音不同意的词语无法准确表达,但没有了汉字辅助成为今天韩语中最令人头痛的地方,可见同样传承于汉字,在各国的去汉字化变革中,虽然越南和韩国看似成功,但一个失去民族本身时漏洞百出,只有表面却汉字化失败的日本汲取了多方优势,不仅保留住了民族传统还让这门语言走向世界,展现文化融合之美。 举报/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