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共有494位皇帝,只有这4位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

 老渔翁藏 2022-05-16 发布于黑龙江

导语:我们常说中国历史有上下5000年,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长,有太多的人物值得一说,有太多的事迹值得一览。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我国一共有494位皇帝,由于历史太长,尽管一些皇帝已经是人中龙凤,但却没有能够被我们记住。能够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他必须要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或者是某一特定领域做出了很杰出的贡献,让百姓津津乐道,让史学家赞不绝口,让当代民众无比怀念,他得在历史里面极其有存在感,做到这个并不简单,即使是对皇帝来说,也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今天要说的第一位皇帝是始皇帝,也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在历史课本上纵横天下,威风凛凛,驰骋四方,然而施暴政,虐待百姓。但是从一位君主的角度来说,他是合格的。他为往后的国家制度奠定了基础,自己为国家贡献了很多,处理朝政十分严谨。

在秦始皇之前,国家分裂,各个小国之间都有自己的政策和制度,想要实现大一统,就必须要有一套统一的制度标准。秦始皇第一个下手的是经济标准,也就是度量衡。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所以能够统一,秦始皇功不可没。否则的话,试想一下,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标准,岂不是陷入混乱了?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后把权力一一下发下去,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权力的牢固性不言而喻。秦始皇还生怕哪一方权力过大,威胁到了权力的平衡性,他还创造了权力的制衡,让一方控制另一方,减轻自己的负担。

秦始皇为了抵御外敌,集中精力修长城,他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男丁。尽管在今天看来,秦始皇逼的家庭分裂,闺中女儿思君无度,长城脚下尸骨累累,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然而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儿女情长,而是整个国家的统一和安全,这么做,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二位是汉代的刘彻。刘彻的身影经常出没在影视剧当中,这或许就与刘彻的功劳有关。刘彻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教科书般的主流思想,奠定了千百年来文人、国家的思想潮流,这个制度像一个框子一样,给许多人的思维框了一个框架,引导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奋斗终生。

第三位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个次子,在当时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之下,形势对他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在这种不安全感的影响下面,李世民自小便在各个方面很用功,不肯放松一分一毫,于是他在诗词歌赋,刀枪棍棒方面的能力完全碾压自己的哥哥,后来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李世民夺取了皇位。

李世民的确是一个十分适合做皇帝的人,他从善如流,十分善于纳谏。历史上很有名的魏征,便是他手下的诤臣。那篇《谏太宗十思书》,便是君臣思想统一的很好证明。李世民在政期间,主张勤俭节约,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为后来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打下基础。

第四位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足足61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皇帝的故事被影视剧、小说屡次改写,足以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康熙帝在位期间,将鳌拜推下台,并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宏大局面。由于他的励精图治,后来的雍正统治时期,国富民强。

然而,你知道吗?就是这种似乎生活在天上面,和平凡百姓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的皇帝,他们身上也有一些普通人的影子。事实上,一个人之所以能称为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不能像神一样什么方面都完美,碧玉也有瑕疵,圆月也有缺时。

每个皇帝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简单地拿秦始皇举例吧。秦始皇功业有成、国家统一之时,他开始舍不得自己创造的一番盛世,一天比一天恋生,舍不得离开人间。他竭尽全力,想要寻找长生不老药,最后几乎到了疯魔的状态,神志不清,只想长生不老。

结语:历史上每个皇帝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只能说人无完人,放平心态,但求问心无愧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