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离开了四天的家,原本以为经历了极度烧脑的连轴32小时学习之后。 我会很疲惫的立刻入眠,不曾想越夜越醒。索性打开记忆的闸门,任这些天的过往再度重现。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第一课:《物业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战训练》。 按说从事管理工作这么些年,对于老师提及的知识点理应了解。 但由着自己的认知得来的答案和老师揭晓的正确答案还是相差甚远。 层层剥开之后,方知,实践永远是理论的基础。 我们每每经历的事情是需要本着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还原事情真相。 而一旦陷入认知误区,由着自己感性思维主导,必然会使得结果南辕北辙。 ………………………… 好比课堂中关于某小区裙楼有服装批发市场的案例,在问到可以经营哪一些利润率高的项目时。 我们组按着自己的逻辑选择了经营店铺,相比其他组选择的快递业务利润大幅度降低,导致最后影响PK成绩。 事实上我们是忽略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逻辑,我们最好执着于基础物业本身,还原属于这个行业的价值定位。 而多种经营聚焦平台或许会更合理,且无损于物业管理本质。 ………………………… 火花:并肩作战,合作共赢 谈判环节: 小组成员们拿到题目后,各自分析条款,制定可妥协项和必保项,同时讨论策略。 一致决定由我和另一位伙伴搭档代表甲方和另一组代表乙方的谈判组展开谈判。 谈判双方拿到的内容一样但各自谈判结果对应的分值不一。 因为我们做的功课足够,对分值设置心中有数,且在谈判过程中角色定位清晰且配合到位。最后拿到理想中的结果而让小组排名得以提升。 事后,同事们笑言说我们是奸商,到谈判结束的时候都没有亮底牌。 而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而非仅仅依靠老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才让我们的谈判过程游刃有余。 我们组队友之间的默契度极高,且整个小组的求胜欲望很强,特别是大家都在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次课题。 我们这组综合能力不是最强的,但依靠着认真对待、分工合作以及必胜信念才能取得较好成绩。 ………………………… 投标环节: 这个环节,我们积极联系兄弟小组,在最快的时间内结盟。 整个过程中打破原有角色定位,重新分工。且充分授权以及信任盟友。 三个小组统一让一位伙伴负责报价,他经验丰富,方法得当,最后中标的项目盈利能力较高。 另外,其他成员也都积极主动的发挥各自长处,或核算数据或分析权重。 这次联盟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合作共赢在这个环节得以完美诠释。 市场竞争固然残酷,但一味单打独斗不一定会笑到最后,而形式各异的结盟或许会让大家各取所得。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第二课:《绩效管理实战工作坊》 这一天的课程以理论为主,开课之初各组破冰时要求选出组长以及记时员好书写员。 我在经历了前一天高强度的烧脑后,其实在心里打定主意做一个参与者。 但在选举环节,小组的伙伴还是愿意让我来当组长。如若推脱会成为一种矫情,因而调整心态应允了这个角色。 我们快速统一思想,既然有PK,希望我们全力以赴拿到最好结果。 这两天的整个学习过程,将“没有完美的个人却能组建完美的团队”这句话得以再次验证。 课程之中,整个小组的成员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在谈论环节也是极为投入。 游戏过程中,大家都在各自角色里本色出演,彼此协作。 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点,我们除了全然接纳之外还做了延展,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知识输出。 不出意外的,我们组到课程结束的时候,得偿如愿获得第一名。 ………………………… 火花:百花齐放,优势互补 分享环节: 这堂课因为是工作坊的形式,分享成为主旋律。正因为如此,让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事。 以至于课间的时候还特意跑到欣赏的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倾慕。 而最大的感受是“后生可畏”!有两位他组的女孩,思路极为清晰,且表达能力极棒,成功吸粉。 特别是我们组在分享绩效面谈环节时给到的“鲜花”和“鸡蛋”都让我记忆犹新。 能够在一群优秀的人中间,得到他(她)们中肯的建议,无疑是个人成长最好的阶梯。 绩效面谈不等于聊天,而是一项辅导员工达成目标最重要的沟通过程。 面谈前的准备工作,过程中果断指出不足以及期望的目标,到最后双方确认结果,缺一不可。 而在现实工作中,鲜有管理者能够将这个工具运用到位。 对于管理者而言,除了自己优秀,更重要的是培养下属,让团队成员一起优秀。 我们身处的团队,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状态,而非个人英雄主义的天下。 ………………………… 游戏环节: 这是绩效课程最经典的环节,因为一个小组只能有十个人参与,我主动退出游戏担任了助教角色。 在退出之前将组长角色委托给另一位伙伴,她也理所当然成为我们组游戏环节的组长。 这个游戏的道具我不知道名称,暂且称为天坛吧! 一共有九个部件,十个人都被要求蒙上了眼睛。只有组长可以触摸到完整的天坛,然后用言语描述给组员听。 组员们分别拿一个部件,且不能用手触碰其他部件。 在中途时老师安排调换了组长。到这里,我才好似明白这个游戏的核心所在。 果然,换了组长后,状态百出。 有的小组成员完全不听新组长的指令,也有的小组质疑其他组长是过来捣乱的。而小组中有的个人英雄主义冒头,各执一词。 游戏的最后,我这个小组成为离成功最近的一组。 原因是最初担任组长角色的伙伴触摸天坛时关注细节且描述精准,且和小组成员很快统一认知。 在她调离后,因为小组成员中有一位伙伴关注了全局,也得到小组成员的授权担任搭建师。 包括在领会老师规则的部分,也有成员关注并且及时纠偏。 之所以最后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则是源于在搭建完成之后,沉浸于自以为的成功之中而忽略了复盘,没有和新任组长确认天坛细节。 游戏结束之后,各小组都进行了总结。 谈及最多的是空降领导在到达新团队之后的融合,以及团队成员各负其责定位清晰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性。 ———————————— 成功的人生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恰恰相反,只有行动、实践、质疑、再次行动,你才能发现自己是谁。 ——查尔斯·汉迪 三天36小时两堂课的学习,除了两位老师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亦为收获。 无论是积极活跃的,严谨稳健的,或者综合型或者专业型。 每一种类型都有闪光点,都有别人没有的优势。 无一例外的是大家都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我们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接触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眼光和格局。 如果你置身于一个周围的人都非常优秀的环境里面,就自然会被一股力量推着成长。 而我,在这三天的时光里,就置身于这样的能量场之中。 临分别时,我们和另一位同事因为登机时间差不多。在机场的甜品店,约着一起继续交流。 聊着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以及工作中的困惑。直到机场已经通知登机了才作罢,颇有意犹未尽之感。 这位同事是我很欣赏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虽然工作地点各在一方。但平日里遇到问题也会通过电话联系,交流看法。 我们每一次见面,我都会叠加关于优秀的体会。同时习惯性的对标学习他身上我没有的优点。 ———————————— 写到这里,倒是感觉停不了笔。 随着职业规划来到这家公司的近两年时间,自己不断的清空,不断的再次积累。 而这一次的学习,汇集了集团公司全国各地优秀的同事,自己再一次感受到渺小,再一次生出“不快进则退”的感叹! 且不论这个行业遇到怎样的困局,或者怎样的利好。 作为行业里的人,归根结底还是要自省、自强、自律。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立足于本职,仰望星空。 才能往理想彼岸乘风破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