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张骑行记录截图谈知觉训练……

 跑你 2022-05-16 发布于广东

『跑你』普及跑步/铁三运动技术、科学训练、运动营养,急救与安防知识

运动 + 安防 = 全为健康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这篇是给进阶的同学看的,关于知觉训练。

直接看下面这张截图,有关自行车(骑行)的。可以点击放大,看得清楚些。

意不意外?

短短几天内骑了这么多次。

截图也用红框标出了3条记录,20公里以上的,那是正经的公路车骑行。其它那些“鸡零狗碎”的记录呢,都是用共享单车骑出来的,最短的一次居然只有0.99公里,也就是990米——没错,就是共享单车,会跟你说哈罗的那种。

这么点距离还骑个车,简直了,明显是丢马拉松跑友们的脸嘛。

对得起马拉松这三个字吗?

——确实有点对不起。

在此之前,老Q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通常2公里以内的目的地都是11路步行前往的,如果不赶时间的话。

那现在又是咋回事呢?风格为何改得如此猝不及防十分彻底?

——咱要备战铁人三项啊,这些都算是骑行训练。跟老Q强调的跑步技术知觉训练一样,这种短距离的骑行,并不是练体能涨功率,而是在做骑行领域的知觉训练。

骑行也有知觉?

——当然了。咱们以前说过N次,任何运动,想要提升效率,都要尽可能最大比率地运用自己的体重。

所以,上面这些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几分钟的骑行记录,都算是尽可能地利用碎片时间做的骑行知觉训练。

来看看这些场景:

比如去接娃放学,骑个共享单车过去。

比如周末娃在上课时,赶紧地溜出去骑几十分钟再回来。

比如刻意骑到稍远的地方买早餐。

比如早上跑完时离家几公里开外,然后骑车回来——以前都是直接跑到小区门口才停。

比如办点什么事,如果坐公交,提前几个站下,再骑车回来。

容易嘛我?此处应有掌声。

任何运动,不止是跑步,包括游泳、骑行等项目,都应该要尽可能多地运用体重,这样才有效率。重力是免费的资源,我们要顺应重力,而不是对抗重力。

以前写过一篇:跑步游泳骑行:真的有免费的资源可以用。大家可以再翻一下。

文章里面说到一句话,其实揭露了骑行的本质:

整个骑行过程,就是体重不断地、快速地在两个脚蹬转移来转移去的过程。

再用老罗(罗曼诺夫博士)的话来描述,那就是:移动就是失衡,学习有效率地建立平衡与破坏平衡是成为XX高手的关键。

这么好的事情,可不得多练练啊。骑行是老Q弱项(也确实没有太多时间来练),多练知觉必然是有好处滴。

练什么知觉?

比如体重开始转移的时间点/位置感。

比如体重结束转移的时间点/位置感 。

等等。

且慢,不是说骑行要“提拉蹬推”这些发力吗?

——和跑步要蹬地的说法一样,骑行领域这些发力的方法都算是传统的路子。然后,你懂的。

我们要的是更能充分地利用到自己的体重,而不是一踩之下把自己整个人向上顶起,大几十公斤呢,多累得慌。

最后的强调:

虽然前面举例是用骑行来说明知觉训练,不过其它运动例如我们更熟悉的跑步也是一样,跑步的日常知觉训练,一样可以在碎片时间段进行。比如早晚在地铁上坐车时、在办公室等人时,就大可以做做跑步的弹性站姿等训练,前提是要知道你做这些动作到底是在练什么,而且还需要尽量专注,哪怕一分钟都好。

只要方法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本文完,有帮助就点赞---

面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普及&推广急救/运动知识

按需定制

欢迎联系

每周日上午免费合练@广州天体

每周二下午跑你开放日@南沙蕉门

每周五晚急救公益课@南沙蕉门

欢迎参加,请扫描下图中二维码后入群

视频干货

新手安全跑马、姿势跑法及心率训练交流 

跑步技术派Q群:498036372 


----更健康不受伤专用分割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