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柏梁 | 中国戏曲与曲艺从自发到自觉、从表演体系到教育体系的多元呈现

 顺其自然h 2022-05-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中国戏曲与曲艺从自发到自觉、从表演体系到教育体系的多元呈现

——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读后

文 / 谢柏梁

内容摘要:戏曲与曲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民族艺术的瑰宝,一直以来,在高等院校还是存在着对其不够重视甚至是学科布局有所缺失的现象。作者从学术、学理和学科设置方面分析了戏曲与曲艺的发展状况,并例举了海外高校与学术界对中国戏曲及其优秀代表人物的尊重与认可,以及国内在高等戏曲与曲艺教育方面的某些短板,由此指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艺术学科目录的调整,弥补了戏曲与曲艺学科建设方面的一些缺憾,对于戏曲与曲艺学科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面的招生和培养方面都有较大的践行与提升空间,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戏曲与曲艺;学术;学理;学科设置;高等戏曲教育

千百年来,古老而又年轻的戏曲与曲艺,伴随着中华文明历史车轮的前行,声歌舞容、说学逗唱,以亦庄亦谐的方式、动情动心的故事、惟妙惟肖的艺术,演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汉三千,秦三百,唱不完的三国情,唐宋明清总出彩,天上人间梦魂吟,涵盖黎民百姓的精神寄托、朝政兴亡的历史教训、英男美女的聚合感喟,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民族艺术的瑰宝。

国粹要传承,文化要继承,就需要教育体系的认同、学科专业的设置。在这方面看,过去的学科设置还是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说来,尽管大家都对近千年来的戏曲与曲艺喜闻乐见,从小到大都特别重视,但是在高等院校,以往的教育规制还是存在着不够重视甚至是比较忽视的现象。

一、从学术、学理和学科设置上看戏曲与曲艺的发展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学(Drama and Film Studies)升格为一级学科,下设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戏曲学、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戏剧与影视学麾下的表演,主要是指话剧、影视表演。戏剧戏曲学中,戏曲学显然是“叨陪末座”。事关中华文明宏大叙事、细腻情感和坚定意志的戏曲与曲艺,居然在一级学科中没有一席地位,没有相关的学科地位,何谈起码的存在感?作为戏曲孪生兄弟的曲艺学科,像北方的鼓书和南方的评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何鼓舞众生?又如泉州的南音,虽也是唐宋遗音和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但其处境更惨,历来就不具备本科学位授予权,属于被高等学科教育和建设所遗忘的角落。

号称全国唯一、国际上尤为独特的专门从事戏曲教育与研究、具备独立大学建制的中国戏曲学院,长期以来只有与戏曲相关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一所国内有高度、全球有特色的国粹艺术大学,从来就不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倒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具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的戏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同样令人不解的情况,还有北京舞蹈学院。其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专门从事舞蹈教育的大学之一,但也与中国戏曲学院堪称“难兄难弟”,从来就不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至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和艺术研究院,却可以招收戏曲与舞蹈专业的相关博士生。

一群天天教戏、说戏、创戏、演戏和研究戏曲的人,聚集在专门的戏曲学院中,不具备带博士的资格,而一群看戏颇少甚至从不看戏的学者,却年年带博士,这也不算是最为正常的学术生态环境。这就好比一群种花的人将花圃妆点得花团锦簇,这不是学问,而一群看花、种花的人,在问清园丁如何种花之后,把种花人及其培养出来的优秀品种再三研究,写成文章,这就称为形而上的高层次研究和大学问。至于后者培养出来的博士生会不会种花,能否优化育种,却不去管它。因此,脚踏大地“育种栽花”之人,因为没有学科名号没有资格带博士,几多坐而论道者却拥有学科建设和学位授予的地位。细细想来,岂非教育之乱象、学科之缺憾、士林之怪状?

笔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担任过多年中国古代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戏剧影视学的博士生导师,对中外的学科设置和博士点设立也有一定的了解。举凡世界之大,星辰日月之理论物理和星空探索,绿树芳草、花鸟虫鱼、细菌病毒微生物探索之分门别类,都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点的设置。笔者有位同学,因为在黄山没有再次找到一种昆虫,导致其博士论文无法实证,学位授予也就拖延许久。大千世界中万物皆可以成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唯独号称国粹之一的京剧与地方戏、曲艺与民间艺术,总是徘徊在高校的完整学科体系之外。此等情形的存在,应该还是由于崇洋媚外、重理轻文的风气尤甚,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还不够,从学术、学理和学科设置上,认同传统艺术的文化底气还不足。

例如,梅兰芳是中国戏曲表演的代表、世界古典戏剧艺术的大师。他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史论评兼具,理论的架构从表演实际中来,所以生动扎实,可信可靠,这是关于京剧和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文献。研究梅兰芳与昆曲、京剧关系的博士论文,历来汗牛充栋,但是中国的学术界从来就未曾授予梅兰芳以人文艺术方面的博士学位,这又情何以堪?

齐如山等学者研究梅兰芳的唱做念打、演剧风格与发展趋势,是真学问;诸多学者研究戏剧史料,也是令人钦佩的大学问,但是动辄奢谈体系,不从表演实际出发、不看舞台生动呈现、不做文献基础研究的部分学人,从概念到概念,从引文到引文,其学问根底就略显不足,其薪火相传的连贯化博士培养体系的真切性与舞台感,也值得商榷。

二、国外学术界对中国戏曲及其优秀代表人物的尊重与认可

也许有人说,学位体系是借鉴西方教育来设立的,所以戏曲与曲艺不能入大雅之堂,领学位至尊,这是西学东渐之后的现状,也是现代教育源于国外带来的原生问题。持类似观点者,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未必了解国外学术界对中国戏曲及其优秀代表人物的高度尊重。

我们来历数一下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获得海外荣誉博士学位的情况。

鲁迅在《“京派”与“海派”》(《花边文学》)中说:“梅兰芳博士,戏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贯,则为吴下。”1930年5月28日,美国文理学院中排名靠前的老牌大学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创办于1887年)校长查尔斯·K·埃德蒙(Dr.Charles K. Edmunds)亲自授予梅兰芳荣誉博士学位。之后不久,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在建校50周年纪念日之际,授予梅兰芳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梅兰芳那时才36岁。

胡适作为中国知名学者和梅兰芳的知音,很早就用英文写作过《梅兰芳与中国戏剧》一文。1930年8月24日,梅兰芳访美归来回到上海,胡适在日记中写道:“见着吴经熊,他新从哈佛回来,说美国只知道中国有三个人,蒋介石、宋子文、胡适之是也。我笑道,还有一个,梅兰芳。”[1]作为拥有名誉博士学位最多的中国人,胡适一共获得了35个名誉博士学位。1936年,44岁的胡适也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荣誉博士学位。梅胡二人,前后相映,都是中国文人艺术家的莫大尊荣。

1983年,多次赴欧美弘扬中华国粹、展现京剧魅力的李少春之幼子李宝春,获意大利北方戏剧学院荣誉博士称号;1987年,与傅聪一起获美国华艺中心亚洲杰出艺术家奖;1995年,受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年会上担任专题演讲;1997年,成立台北新剧团,努力让京剧之花在宝岛绽放[2]

第三位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的是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张君秋教授,1990年2月,他被美国林肯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6年2月10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沈小梅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该校魏莉莎(Elizabeth Wichmann)博士经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选派,赴南京专攻京剧梅派。这位“洋贵妃”回夏威夷大学以后,请沈小梅等艺术家作为驻校客座教授,先后演出了《玉堂春》《沙家浜》《四郎探母》等一批极具艺术规范的英语京剧。夏威夷大学颁发给沈小梅的名誉博士学位,是对她长时期以来在示范演出和教学、引领京剧国际化事业中“无与伦比的贡献”的进一步确认和表彰[3]

2012年3月,梅兰芳大师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在日本樱美林大学(J.F.Oberlin University)获得该校荣誉博士学位。

2016年5月21日,美国知名学府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授予中国戏曲学院高材生、北京外国语学院艺术研究院孙萍教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查普曼大学校长詹姆斯·L·多蒂在致辞中说:“您通过舞台演出、导演、监制、教学和研究等丰富的实践,以激情、坚韧与执著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跨文化交流;您凭借大胆尝试,在提高表演艺术水平的同时增进了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融汇互通;您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向查普曼大学的学生诠释了一位优秀的世界公民的模样。”

在曲艺界,2007年2月11日,“世界杰出华人奖颁奖典礼”在中国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知名相声演员姜昆荣获世界杰出华人奖,同时被美国哈姆斯顿大学(Armstrong University)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也许有人说,被国外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只不过是联系到位、机缘巧合、锦上添花、走走形式的荣誉赠予而已。此语并不准确,至少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非常艰难,获得荣誉博士学位更是殊大不易。

笔者曾是美国学术基金会(ACLS)邀请访美的中国学者,也曾在美国艺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讲学,并在北京接待过该校的校长一行,与校方有着良好的沟通。当时的中国戏曲学院希望笔者为张火丁教授2015年赴美演出做好学术上的铺垫,特别希望该校能够授予张火丁荣誉博士学位,这就能将京剧界从梅兰芳、张君秋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学术传统延续到今天的中国戏曲学院。但是在笔者与美国艺术大学执行校长塔兰多(Stephen Tarantal)、研究生与国际研究部门院长萨瓦(James Savoie)、表演艺术学院院长迪奇亚尼(Marc Dicciani)等人沟通之后,该校很认真地答复说:在梅兰芳博士、张君秋博士之外,1985年童芷苓女士获美国纽约文化艺术中心颁发的“亚洲最佳艺人奖”,成为大陆获此国际艺术桂冠的第一人,也是百里挑一的荣誉授予。至于美国艺术大学要授予全球的杰出艺术家以荣誉博士学位,需要教授委员会与校董事会全体通过,这需要走严格的审定和繁杂的程序之后,方可以启动授予仪式。既然中国戏曲学院与美国艺术大学属于姊妹大学,那么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火丁在美国艺术大学可以授予兼职教授或称荣誉教授证书,这一过程相对简单,也不需要启动严格的审定程序。于是,张火丁教授于2015年8月30日赴费城美国艺术大学,参加该校的荣誉教授证书颁发仪式[4]

美国的高校对中国戏曲与曲艺的研究,也堪称成果斐然。比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美国汉学家奚如谷(Stephen H.West)和哈佛大学的伊维德(Wilt L.Idema)教授,1991年合作完成的《西厢记》英译本出版后受到中外学界的一致好评。2000年,笔者应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中国戏曲讲座,主持人就是奚如谷教授。

迄今为止,在戏曲与曲艺方面最有影响的国际性学会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46年)、加州大学(1962年)、

俄亥俄州立大学(1970年)三校的荣誉博士赵元任先生所创办的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国际研究学会(CHINOPERL),由赵先生担任首任会长。该学会的会员主要来自于欧美高校的中国文学与戏曲教授。现任会长是佛萨大学(Vassar College)教授、中国戏曲学院海外客座教授都文伟。欧美大学的教授中,许多汉学家都对中国戏曲以及表演艺术家有着深刻的了解、仔细的观摩和扎实的研究。所以,不能说美国和欧洲高校不懂中国戏曲,任意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恰恰相反,欧美高校对待荣誉博士学位的颁发严谨认真,学术的含金量十足,非但令人钦佩,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三、香港与内陆高校的戏曲荣誉博士学位颁授

1984年,由香港特区政府创办的香港演艺学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早就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他们顺应民心,尊重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的粤剧,该院曾经多次给戏剧与演艺界人士颁发荣誉博士学位[5]。2016年12月26日,粤剧红伶尤声普获香港演艺学院荣誉博士。2019年5月30日,粤剧名伶林家生获得香港演艺学院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6]

也许内陆高校对香港演艺学院这所年轻的大学不够在意,但是该校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2017年名列第35名,2018年名列第51名,2019年排名第13名。2021年3月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表演艺术类别中,该校连续三年荣膺亚洲第1名,全球排名第10位。因此,该校颁授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荣誉博士学位,具备较大的社会认可度和学术含金量。

香港其他知名高校,也一向非常重视给戏曲表演艺术家颁发荣誉博士学位。1988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为了表彰曾长期与梅兰芳大师合作的京昆大家俞振飞先生,为了尊崇俞老在京昆表演、研究与传承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敬仰他对于传统人文艺术的融会贯通,授予俞老荣誉博士学位。这是梅兰芳大师、李宝春之后,又一位在京昆艺术方面获得荣誉博士的大家。

2005年11月8日,粤剧名伶、国宝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邝健廉女士)获香港浸会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早在2004年,粤剧名伶白雪仙就获得香港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2020年12月3日,92岁高龄的白雪仙女士再度获得香港教育大学颁发的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7]

英式教育体制的香港高校,一向不吝以最高的荣誉博士学位表彰戏曲表演艺术家,将百姓的喜爱与高等学府的肯定结合起来。但是从20世纪以来,内陆的诸多高校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向著名的戏曲与曲艺表演艺术家包括梅兰芳大师在内颁发过荣誉博士学位,笔者认为,这也实在是轻视戏曲与曲艺、忽视传统艺术、缺乏文化自信的态度与表现。

按理说,香港演艺学院是一家由地方政府创办的艺术院校,该校也是与中国戏曲学院结盟的姊妹院校。但是在中国戏曲学院,尽管田汉是中国当代戏曲的领军人物,王瑶卿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的“嫡亲”老师,张君秋也普是该校的教授和副院长,但迄今为止,这所独立戏曲高等学府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更遑论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我国的唯一一所戏曲艺术高等学府,培养了灿若星河的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却始终没有资格授予自己的高材生、戏曲艺术界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和全球范围内的古典戏剧表演大师以博士学位和荣誉博士学位。这不仅是中国戏曲学院的遗憾,也是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悲哀,更是有史以来世界古典戏剧界在东方戏剧与文化、中国艺术与教育方面的巨大缺失。

结语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相比之前的2011年版学科专业目录,新版目录中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音乐与舞蹈都拥有了不同层次的专业学位。戏曲和曲艺学科从此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和培养方面,有了登顶和拓荒的空间。在授予海内外相关戏曲和曲艺表演艺术家荣誉博士方面,也有了想象的空间和实践的可能。这好比五彩的补天石,补足了戏曲与曲艺学科建设方面有史以来的缺失;同时也是基于文化自信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在国粹和雅俗共赏的说唱艺术短板上的补齐之举;于是人类戏剧的东方瑰丽之天空、说唱艺术的中国特色之呈现,将在东西方彼此辉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文化版块,也能得以更加紧密地融汇起来。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科发展的惯性,还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更是中国艺术从自发到自觉、从表演体系到教育体系的序列化呈现和多元化扩展。这既是戏曲与曲艺发展的大福音,更是民族艺术复兴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肖伊绯.胡适与鲁迅因梅兰芳分道扬镳?[N].北京青年报,2015-02-04.

[2]端木复.台湾京剧名家李宝春:京剧一脉牵两岸[N].解放日报,2007-10-19.

[3]晓耕.沈小梅荣获美国夏大名誉博士学位[J].中国戏剧,2006(4):33.

[4]李静.张火丁教授携京剧《白蛇传》《锁麟囊》登林肯中心[N].中国日报,2015-9-2.

[5]张淑琴.粤剧名伶红线女膺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EB/OL]. https://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11-09/8/648825.shtml.

[6]粤剧名伶林家声获颁荣誉博士[EB/OL].https://www.aixi55.com/article/75604.html.

[7]92岁粤剧名伶白雪仙荣获博士学位 望继续传承传统艺术[EB/OL].https://ent.ifeng.com/c/81vL7IBodR0.

作者简介:谢柏梁(1958-),又名谢柏樑,男,湖北天门人,中山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北京市戏曲基地首席专家,研究方向:戏剧史论。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5月刊
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