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仲景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又云.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成风温.大抵温气大行.更感风邪.则有是证.今当春夏.病此者多.医作伤寒漏风治之.非也.不可火.不可下.不可大发汗.而仲景无药方.古法或谓当取手少阴火.足厥阴木.随经所在而取之.如麻黄薏苡仁汤、葳蕤汤之辈.予以谓败毒.独活.续命.减麻黄去附子.益佳.
来自: 朱江明 > 《《伤寒发微论》》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景岳全书》
凡治火之法,有曰升阳散火者,有曰滋阴降火者。夫火一也,而曰升曰降,皆堪治火。今人凡见火证,无分表里,必曰木火同气,动辄称为风热,多用升阳散火之法。因风生热者,以风寒外闭而火郁于中,此外感...
从零开始跟随金谷子老师学中医,直面经典《伤寒论》2
从零开始跟随金谷子老师学中医,直面经典《伤寒论》2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瘟病。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1.这...
第178天—内科颤证
第178天—内科颤证。一、定义: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2、《张氏医通》认为病因多为风、火、痰、瘀、虚...
《伤寒论》第六条
《伤寒论》第六条。不恶寒者为温病。风温为病。本条重点指出温病的脉证特点为“发热而渴,不恶寒”。这是因为温病所感受的是温邪,温邪最易伤阴,故初起即发热、口渴而不恶寒。它与伤寒不同,伤寒所感...
伤寒发微论,论风温证
伤寒发微论,论风温证。该书是许氏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
感冒之“寒包火”-大众养生网
感冒呈流行趋势者,又名时行感冒,病情一般重于普通感冒,《七松岩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
眼睛中透露出来的健康问题
眼睛中透露出来的健康问题_中医频道_凤凰网|中医药第一门户,国家中医药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眼睛中透露出来的健康问题2010-05-25 10:36:58.眼睛中透露出来的健康问题。若白睛色浊,黑睛色滞,眼睛...
δ141戊寅戊申天符:上少阳相火 中太徵火运 下厥阴木 火化七,风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和,下辛凉,药食宜也。
上少阳相火司天,中太徵火运司运,太过者其数成,二火同气同化,是以司天之火和岁运之火合言之,火气盛,则火化之数皆以成数七言。上少...
金匮诵读20丨痓病3(内有冬季流感治疗)
金匮诵读20丨痓病3(内有冬季流感治疗)解则其脉行,应脉大,今不浮大而如故、反伏弦者,则是风犹郁在肝而自病其所合之筋脉,已成痉矣。(九)痓病由风寒互为之。(十)痓病有风热,燥急其筋骨,不当复...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