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一批精锐

 李怡楚 2022-05-16 发布于上海

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闯军围攻开封。

开封告急,京城哗然。

崇祯皇帝环顾四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得已将目光投向了天牢中的前保定总督孙传庭。

皇帝御前问策,孙传庭回道,五千精锐足矣。

皇帝心中狐疑,这点人马够么。当年袁崇焕也曾夸下海口,五年平复辽东战事,结果呢?

孙传庭继续回复,加上当地驻军,应该是够了。

朝廷起复他为兵部右侍郎,并加封陕西三边总督,练兵潼关,解开封之围。

大军一路蜿蜒向南,一身孔雀三品文官绯袍的孙传庭在队伍里甚是扎眼。

不日到了潼关,现状比想象中的更加悲凉。

六年前,孙传庭在这里四战三捷,打得李自成只剩十八骑,仓皇逃走。

后来孙传庭蒙冤入狱,几年的时间,李自成重新起兵,逐渐做大,已成燎原之势。

下车伊始,雷霆一击,扑杀了不听号令的将领,士气为之一振。

但粮饷不足,装备奇差,补给堪忧,责问下来,都说是沉疴已久,一时半晌解决不了的。

孙传庭的确有心战死沙场,但也不能如此窝囊地赴死。

他把目光盯上了城中的富绅,台面上的说辞是,军情紧急,大家都得贡献一番心意。

乡绅们纷纷解囊,加起来几千两,不过是杯水车薪。

军饷的缺口至少十万两,既然大家不给面子,那就休怪总督不客气,开始丈量土地,造册稽核,乡绅们历年来占下的屯田收益,通通都得吐出来!

不料一夜大火,烧光了所有文档,查田地查了个寂寞。

明明知道他们侵吞了无数,但没有证据,什么都做不了,孙传庭出离了愤怒。

其时,军中请了一位江湖游医,名叫吴又可。

某夜虫声唧唧,孙传庭在营外溜达,正好碰见了吴又可。

孙传庭问了他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大黄乃虎狼之药,你却经常使用,是不是过于冒险?

吴又可回答,大黄性烈,铤而走险方有生机。

孙传庭豁然开朗,用药如用兵,值此乱世,就得有非常之举。

幸好我手中有刀,麾下虎贲无数,这些乡绅不吃敬酒,那就通通请吃罚酒。

一场鸿门宴摆下来,四十三名乡绅全部人头落地,家产尽数充公,军饷如此便充足了。

崇祯十三年,发生过类似案例。

朝廷揭不开锅了,内阁首辅薛国观进言说,京城里的皇亲国戚,有的是钱财,强迫他们捐些出来,辽东、西北的兵饷就有了。

皇帝觉得有道理,便从武清侯李国瑞开刀。

李国瑞自然是不会乖乖就范,一来真心不愿意掏钱,二来无数贵胄暗地支持,李国瑞顶住了,其他人便无虞了。

武清侯一面私藏财物,一面在街上摆着破旧器皿叫卖哭穷,打的就是皇帝的脸。

皇帝勃然大怒,褫夺了李国瑞的爵位,将他打入大牢。

但很快皇帝就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五皇子突然暴毙。

宦官宫女都说,九莲菩萨显灵,带走了五皇子,还说“帝薄外家,诸皇子尽当夭”。

皇帝心里明白,这是权贵们给他的警示,如果继续弄下去,那么就杀了你所有的儿子,最后只怕连皇帝也给杀了。

皇帝怂了,放了李国瑞,又杀了提建议的薛国观,给皇亲国戚们赔罪。

皇帝不敢做的事情,孙传庭做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然没了退路。

孙传庭依旧是在练兵,不肯进军。

皇帝火大,开封被困三月,每天死的都是朕的子民,发圣旨催促孙传庭。

写回来的奏折上,说时机还未成熟,兵不够,粮食也要增加。

哈!当初不是你说五千人马足矣,你现在又要增兵加粮,你是不是拥兵自重,不听天子言了!

太监王承恩劝道,冒然出关迎战,恐有闪失,这可是咱大明朝最后的精锐了啊。

皇帝猜忌心起,便如野草蔓延,着令火速出兵。

大军临行前,孙传庭跟吴又可有一番对话。

孙传庭问,你觉得,我大明朝气数已尽了么?

吴又可回答,《黄帝内经》有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明朝积弊已久,非一味猛药可以痊愈。

皇帝的不断催促下,孙传庭不得不提前出潼关,进剿李自成,后惨败于郏县,次年又溃败于汝州,终阵亡于潼关。

孙传庭死后三个月,李自成从陕西出发,渡过黄河,进兵京城。

二月初八攻下太原,二月十六拿下忻州,三月初一攻克宁武关,三月初八到阳和,三月十一进宣府。

山西境内,明兵抵抗了四十天。

三月十五,大顺军到达居庸关,三月十六到昌平,三月十七进了复兴门,三月十九从德胜门进了紫禁城。

一路走来,如同闲庭信步。

对于吴又可的功绩,孙传庭极为欣慰,大加赞赏。

吴又可谦虚地回复,这全靠督师的信任。

孙传庭感叹道,我信任你,可是又有谁信任我呢?

当初无人可用,不得不拉一位江湖郎中来救急。

开封被围,朝廷同样无人可用,只能从牢里请出这位罪人,来救大明于水火。

吴又可幸运地控制住了局面,孙传庭呢,却救不了这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说,我大哥最厉害,二哥其次,我最弱。

魏文王说,不对啊,为什么你的名气最大,你二位哥哥却籍籍无名。

扁鹊回答,大哥看病,病害没有形成时,就消除了病因,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

二哥治病,病因刚一萌芽,便被消除了,他的名声传不出街巷。

而我用针灸刺血脉,用猛药去沉疴,用药膏敷肌肤,让人起死回生,所以名声传遍天下。

有些人擅长在问题出现前,便去提前解决问题,外界看来,如同问题从未出现过。

一旦问题已经出现了,越演越烈,再来处理,便是两种走向。

如果解决了,那就是力挽狂澜的“赫赫之功”。

如果解决不了,则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灭顶之灾,神器流离,生灵涂炭,无法承受之重。

赫赫无功的善战者越多,体系运转便越健康,出现社会危机的概率便越低。

如果将希望寄托在最后一道防线,指望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会事与愿违。

盖因局面到此,已然大势已去。

孙传庭的败北,帝国最后一批精锐的陨落,意味着大明王朝的覆亡已无从挽回。

《明史》写道,传庭死而明亡矣。

备注:本文为电影观后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