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集是和珅见到了金大烟袋,这个金大烟袋非常不给和珅面子,和珅也不敢和金大烟袋做对,而和珅当时担任军机大臣以及领侍卫内大臣等很多职位,权倾朝野,但是为什么和珅见了金大烟袋就跟“孙子见了爷爷”一样呢? 一、简述“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女真族人(满族)创造的一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政治组织形式。八旗人在战时为兵,闲时务农,八旗一共分为八个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 同时八旗还分为,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每一个旗都是相对独立的一种政治体制,八旗中各有自己的旗主、大臣、军队、属民以及土地财产。 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三旗的旗主是清朝皇帝,下五旗为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这五旗的旗主均为皇室宗亲来担任旗主,而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不在皇帝和宗室管辖范围(随着时间的发展,皇帝有时也会任命宗室同时管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也可以说“三旗合一”)。 二、旗主和所辖旗人之间的关系是“主子”和“奴才”八旗作为满洲最基本的政治军事制度,在清朝前期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这其中旗主是所在旗的最高长官,旗内所有的大臣以及旗人都是旗主的奴仆。 旗人也分属人和包衣,属人指的就是“正身旗人”,一般来说就是自由民身份,包含宗室和功臣,这些人是八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衣指的就是奴仆,有满洲平民犯罪后,属人身份改为包衣,或者是之前满洲人俘虏的其他民族的人,而包衣是专门服务旗主以及旗下各首领的人的一种称谓,虽然在旗里包衣的地位很低,但是包衣一样可以做官,甚至可以位列三公。 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他的包衣身份也高,因为封建社会,皇帝是天下人的主子,可是在下五旗就不是这样了,尽管有包衣做了大官,位列三公,可是见到了旗主或者在籍的主子也得三叩九拜,这是规矩,所以很多包衣终其一生最大的荣誉并非封侯拜相,而是解除包衣籍,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人。 旗主和庶人、包衣的关系就是“主子”和“奴才”,他们之间是有着绝对的尊卑之分的。 三、八旗旗主的权力很大吗?八旗都统又是干什么的?在早期的清朝,八旗旗主的权力很大,他们参与议政,并且是作为满洲主要的军事力量的而存在,八旗在清早期就是政权的支柱,所以旗主都是功勋显著的宗室人员,他们有着对本旗所有人的支配权和生杀大权,所有旗下人口、财产等都是旗主的私产,这也是皇帝为了拉拢各旗而赋予各旗旗主的极高权力。 可是随着清朝入关之后,皇帝和八旗旗主的亲密关系也就逐渐宣告结束了,皇帝考虑到八旗制度已经不再适合统治,为了加强和集中皇权,就设立了“八旗都统衙门”,八旗中每一旗的旗务、军事训练以及民务都由八旗都统管理,八旗都统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官职是从一品,同时在雍正年间还成立了军机处,专门处理军务大事,这样八旗旗主参与议政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总结:任命八旗都统说明清朝皇帝已经不再仅仅管理上三旗,而是宣布对八旗进行直接管理,此后的旗主,虽然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已经没有了实权。 电视剧是作为文学作品而对历史进行演绎的,所以并不可信以为真,和珅的身份应该是属人,属于正身旗人,他见到了金大烟袋,规矩是要有的,那就是三叩九拜,但是要论权力,八旗旗主可不能和和珅相比。 换句话说,在朝堂之上八旗旗主要对和珅绝对的尊敬,这是出于公,如果换做是朝堂之下,那么和珅作为旗内人,见到旗主是必须要行礼的。 旗主也不傻,笔者认为真实的历史情况是旗主绝对不可能让和珅当街下跪行礼的,虽说旗内有老规矩,但是和珅位极人臣,手握大权,旗主也不想得罪他,反而还要求和珅办事,怎么可能让他下跪呢。 说句题外话,纪晓岚根本就没有和和珅进行过斗争,第一、乾隆朝跨度61年,二人岁数相差很大,纪晓岚年长和珅25岁;第二、纪晓岚根本不具备同和珅斗争的资本。真正历史上同和珅进行过斗争的大臣是阿桂、王杰,而并非纪晓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