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伟德于190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身高只有1.45米,体重也只有80斤左右,因此被称为“小妇人”。 艾伟德家里很穷,她靠给人做女佣维持生计。 艾伟德28岁时,听说中国有位叫珍妮·劳生的73岁宣教士希望退休,但一直没有人去替代她。 ![]() 艾伟德主动提出前往中国,她历经千辛万苦,从英国出发,辗转至苏联、日本等地,终于抵达中国山西阳城。 到阳城后不久,艾伟德协助珍妮开了一间名叫“八福客栈”的旅馆。珍妮去世后,艾伟德成了客栈的新主人。除了宣教外,艾伟德最热衷的事情就是收养孤儿。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又建立了收容站,收养了很多难民和伤兵。在山西泽州,艾伟德收养的孤儿数量超过了200人,还收养了1000多位难民,救治了很多伤员。 ![]() 1938年,日军轰炸阳城时,一枚炮弹击中了八福客栈,艾伟德被压在了废墟下,幸好只是受了轻伤。 日军主力逼近泽州时,艾伟德收养的200名孤儿中的100人被转移到了西安安全地带。 剩下的100人,艾伟德原本打算将他们转移到阳城山区。可是之后她得到情报:日本人贴了很多告示,上面用英语和汉语写着悬赏“小妇人”艾伟德,赏金为100美元。 ![]() 艾伟德立即决定带着孩子们前往陕西西安,那里是大后方。由于没有交通工具,艾伟德就带着孩子们徒步往西安走去。 有些孩子年纪太小,几个成年人只能用箩筐担着,年纪大的照顾年纪小的,一行人不敢走大路,一路翻山越岭朝着西安的方向走去。 路上,一行人经常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有一次艾伟德的肩膀被子弹击中,她不顾上伤势,简单包扎下后又继续赶路。 ![]() 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她终于把孩子们全都带到了西安的一所孤儿院,在清点完人数后,艾伟德突然昏倒了过去。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艾伟德肩膀上还有颗子弹,而且脑部受损严重,还患有肺炎、伤寒、营养不良等疾病,身体情况十分糟糕。 艾伟德在医院一直待了一年才出院,她带来的那100个孩子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1949年,艾伟德女士回到了英国老家,但心里一直牵挂着中国和她的那些孩子。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