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与禅的历史典故:吃茶去

 江夏大心学 2022-05-16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图片

1.吃茶去
不少茶室中会挂一幅“吃茶去”或“喫茶去”,二者只是字体有别,都出自赵州禅师的典故。赵州禅师为唐代高僧,号从谂,八十高龄时驻锡赵州观音院,即现在的柏林禅寺。他生前传法弘禅四十年,僧俗共仰,被尊为“赵州古佛”。
《宗门拈古汇集》记载,“赵州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州曰:吃茶去。又问一僧:曾到此间么?曰:不曾到。州曰: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为甚曾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州唤:院主。主应:诺。州曰:吃茶去。”一代宗师,不管对谁都是一句“吃茶去”,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甚至会有人觉得敷衍,为什么这也值得记载,值得传颂千古?
我觉得,其中主要体现了两个内涵。首先,禅并不是什么玄妙奇特的行为,也没有离开当下的生活。古德所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搬柴运水,总是禅机”“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真如”,都是告诉我们,禅的智慧无所不在。可我们就在生活中,为什么看不到呢?
这就需要领会赵州的深意。禅师的所言所行都以本分事相见,所谓本分事,就是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叫你“吃茶去”,目的不单纯是吃茶,而要体会“能吃茶的是谁”?平常人吃茶,赶快品尝这是什么好茶,香不香,甜不甜,都在向外寻求。但禅师的“吃茶去”,是让你反观自照,认识本心。这在禅宗是非常高明的指点。
其次,以前禅寺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就是禅修、干活、吃饭。修行不仅在座上,也在座下。当时百丈禅师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寺院需要集体劳动时,敲一下钟,大家就去出坡(做事),所以禅师对学人的教导也往往在日用中。不同于教下,是给你讲一部经,通过文字说明修行原理。而禅师是在生活中耳提面命,不拘一格。吃茶作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是点拨学人的重要契机。在禅宗名著《景德传灯录》中,关于茶的记载有上百条之多,既有禅师间的对答,也有对学人的接引。
我们知道,禅宗是由达摩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土,但到了唐朝才开宗立派,盛极一时。而茶道也是在唐朝开始成熟的,在陆羽的《茶经》中,详细阐明了茶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及饮茶、茶艺等方面,是茶道成形的标志。陆羽自幼在寺院长大,与不少僧人过从甚密,其自述记载:“结庐於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尤其是遇到同样深谙茶性的诗僧皎然后,更是以茶相和,以禅相知,成为茶道发展史上著名的忘年至交。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茶道,从开始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也使茶有了高于生活的精神性。
从另一方面来说,坐禅容易昏沉,而茶正是提神醒脑之佳品。皎然的“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正是饮茶助力修行的生动写照。至今,禅堂还保留了饮茶的传统。二者的相遇,可谓恰逢其时,互为增上。
随着禅宗大兴并建立丛林后,需要有一套共修共住的制度,包括法会流程和行事仪式,这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出现了很多本土化的做法,所谓“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清规》中,关于茶的记载多达数百处,并形成了一系列仪轨。比如在佛陀诞辰、成道、涅槃等纪念日中,要“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作为供养,并将上香、点茶作为法会流程之一;在住持巡寮、受法衣、迎侍尊宿、施主请升座斋僧等僧团生活中,也有吃茶、献茶的环节。由此,可见茶在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茶的重视程度。
到了宋代,因为徽宗好茶,使朝野上下竞相仿效,茶风更甚。徽宗本人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他所撰写的《大观茶论》,将茶文化的发展推至巅峰。寺院茶会也更为成熟,尤其是杭州的径山茶会,影响甚广。径山寺为禅宗道场,建于唐而兴于宋,当年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有不少日本禅僧来此参访留学。他们学成归国后,不仅带回了禅宗法脉,也带回了径山茶及茶会流程,并逐步发展为日本的茶道。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深受禅宗影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