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杜甫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杜甫终是吟诗高手,写个绝句也联联对仗。前两句是写他的“草堂”吗?很精彩。但今天去成都看“杜甫草堂”,是没有这个景象了。我们爬山,有时遇见一些废弃的倒屋,那还真有这番形象(笋穿壁,藤刺檐)。第三句的“丝”,通常都作柳丝解,不知道是否一定,有没有别的丝也可通,更合理?冉冉,常见“太阳冉冉升起”,此指“(叶子、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那是否“地晴”才“丝冉冉”,地“湿”丝就不“冉”了呢?看后句“江白”,大概“地晴”“江白”只是杜甫写诗时看到的真实场景,晴不晴,并不影响丝冉冉、草纤纤。 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锦城,指成都;丝管,泛指音乐;纷纷,繁多(杂乱?);半入江风半入云,似形容乐曲轻柔悠扬。后两句写乐曲其妙无比,人间少有。题中“花卿”,说指花敬定;此人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对于此诗的主旨,即有无弦外之音,历来颇多异议。我一向不喜探究诗的“言外之意”,但诗题既为“赠花卿”(不然就不应取这个题目),窃以为该诗宜有讽谏之意。特别是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天上”虚指天宫,实指皇宫;人间能得几回闻,劝诫花卿(不要把自己不当人)要收敛、不可擅玩。 戏为绝句/杜甫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此为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绝(第五首),表达其文学继承观。爱古人不薄今人,重在“不薄今人”,戒好高骛远;杜甫本人不仅称道谢眺、庾信等齐梁作者,同时也赞美李白、王维、孟浩然等时人。清词丽句,盖指魏晋六朝诗文;后人继承前人,其词句必有相近者,时代相接即“为邻”。后两句似讽刺“尔曹”,一心只想与屈宋并驾齐驱(轻薄今人:嗤点庾赋、哂笑四杰等),结果还不是(只能)与齐梁作后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