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常为拖延症困扰?试试这三个方法

 安月白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月白风清,不期而遇

1.拖延是有好处的

“无论你现在怎么痛恨坏习惯,他一定曾让你获益。”

在武志红老师的书里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无论什么文件,文秘小刘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会拼命做。周五要上交会议记录,周四晚上才开始做,然后忙到十一二点,甚至一两点才下班。

因为这样,同事经常传她是“加班大王”。这话传到老总耳朵里,老总也没批评她做事拖沓,反而还可能认为她很勤奋。

这种拖延带来的好处,不断强化了小刘做事拖沓的习惯。

其实,她形成做事拖拉的习惯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上学的时候,小刘的父亲对她非常严格。每次做完作业,父亲都会帮她检查,一旦发现错误就会狠狠地斥责。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父亲的高压政策下,小刘衍生出了自救方法——拖到三更半夜才完成作业。这个时候,就算父亲检查出了错误,也会因为小刘熬夜做作业而宽容,不仅不骂,反而还夸她用功。

每一个长远看来危害严重的坏习惯,一定会在某个层面带给自己好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好好剖析一下,拖延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

2.拖延原因千万种,你是哪一种?

前几天要写一份稿子,但是每次打算写的时候,都会自动地找其他事情来占据注意力。收拾桌面、打扫卫生、回个电话,刷会儿手机,不知不觉时间就没了……

昨天晚上,当我打开文档,准备写的时候,又有种想去忙其他事情的冲动。在那一刻,突然觉察到自己在拖延。

用零秒思考法分析了一下自己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拖延,很快就找到了原因,是完美主义心态在作祟。

搞清楚了为什么拖延,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解决了。摈弃完美主义,快速写出了一稿,然后进行了修改迭代。

拖延两字太笼统,当你拖着不去做一件事情时,需要好好找找拖延的原因。

逃避、不愿意面对,完美主义,没有动力,内心抵触、就是不愿意去做,追求最后一刻完成任务时的惊险刺激等,都是导致拖延的因素。

拖延原因千万种,找到自己的症结,才好对症下药。

3.管理拖延的妙招,你值得拥有

如何才能克服拖延症,提升行动力呢?《终结拖延症》一书从认知、情绪、行为三个维度提供了许多方法,简单介绍其中三个。

01写拖延日志

很多人在愤怒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冷静后会懊悔的事情。如果他在愤怒的时候,能够觉察到自己在生气,会冷静许多。

觉察,是解决许多问题的第一步,拖延也不例外。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在拖延,才能更好地克服这一行为。而写拖延日志,则是觉察的好方法。具体怎么写呢?作者威廉·克瑙斯说:

当你产生了延迟的冲动时,开始记录你对自己说了什么,以及你的感觉如何。记下你分心的活动。如果不能马上记录,那么一旦有可能就立刻记,并且要记得尽可能具体详细以便于回溯。

这样做,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想法、情绪、行动和结果是如何互相影响的。搞清楚了这些,改变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02与拖延思维辩论

面临一件事,许多人的拖延思维是:“还早呢,待会再做”“以后再做”。

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待会儿再做”的心态,就像一张借据它相当于预支“现在就玩”的特权,以后再为现在买单。可是每当借款到期之时,甚至不用等到那个时候,你往往就会发现利息的高昂。

想法影响行动,所以,在你有拖延的行动之前,先与你的拖延思维辩论,会减少无意识拖延的概率。

辩论分为三步:觉察拖延的想法、质疑并追问、回答。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以后再做”的想法:先给家里打个电话,然后再安排日程表。

质疑:现在先列出日程表,再给家里打电话,又会怎样呢?

回答:我将会打破拖延的链条,并且搞定压在我身上的任务。

下次,当你再有拖延的想法时,试着与自己进行辩论。虽然“立即行动”比“以后再做”痛苦,但正如心理学家约翰·古迪提出的那样:做不喜欢的事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必须认识到培养做恰当的事(不管这件事让人愉悦与否)的习惯的重要性。

03跬步千里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过来说,到达千里之外,始于足下的第一步。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这种方法很好理解,拆分任务,简化步骤。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细分。当你因为一项任务而犯难,不妨把这项任务进行拆分,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步应该简单好操作。比如,你的任务是跑完5公里,第一步可以是穿上跑鞋走出门。再比如,你的任务是打扫家里的房间,那一步可以是先扫5分钟。

拆分任务,从小步骤开始,听起来简单又老套,但是适用性特别广。许多讲述如何提高行动力的书籍都提到了这种方法,比如《微目标》《象与骑象人》等。

梦想着诗与远方,却常常被眼前的苟且困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拖延。学会管理拖延,你就距离理想中的自己又近了一步。一个人的能力变强,是从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拖延开始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