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二十多年,改哥终于探索完了见龙洞。
第一次去大概是九十年代跟老爸去的,当时应该只在第一洞厅看了摩崖,没有深入。
几个月前又到过洞口一次,发现修见龙洞路往洞口里倾倒了几十立方建筑废渣。上次独自一人到了洞口没下去,是怕洞里边没手机信号,万一出了事没人晓得。
这次有备而来,带了300米强光手电、安全绳和镰刀,哪怕遇到有龙窜出来,可以捆住把头割下来
![]() 没过多久时间,在洞口渣土之上又发现很多废泡沫版。看来附近的人是把见龙洞当成垃圾场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站在第二洞厅往洞穴深处看,流水似乎是从高处的缝隙淌下来的。但是顺着可能是人工开凿的“台阶”下到第二洞厅底部,可以看到右手边还有一个岔洞。 ![]() ![]()
![]() ![]() ![]() ![]() ![]() ![]() ![]() ![]() ![]() ![]()
![]()
![]() ![]() ![]() ![]() ![]() ![]() ![]() 洞道走向示意图:
改哥怀疑,见龙洞的形成或许与水塔坡另一侧那个湖泊有关,因为那个湖刚好位于见龙洞内水源的方向。
相关资料:
《贵州省地名志.第三集,溶洞录》P3
2015年4月街景地图,在新立的文保碑背后,可见老文保碑当时还剩下个基座。
|
|
来自: 贵阳改哥 > 《贵阳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