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摘桑葚儿

 冬歌文苑 2022-05-17 发布于北京

摘桑葚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有三多——那就是沟塘多、树木多、小孩多。而在树木之中,因桑树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又以桑树居多。不管是在河岸边、小树林里,还是土岗上、田间地头……都可以看见桑树。

桑树虽说也属果树类,但又不同于其它的果树。区别在于——不管是谁家桑树上所结得桑葚果,人人都可摘取,从没主人家当做是偷的。因此桑树深受小孩们的喜欢。

那时经济落后,物质匮乏,农民的饮食只能勉强糊口。农村的小孩,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香蕉、桔子等好吃的水果,所以大多数的小孩都很馋。

每当在桑葚成熟期,小孩们就到处去找寻桑葚儿摘了吃。

记得在村中央老井北面的围沟岸边,曾生长着一棵小桑树。我对这棵桑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是一棵结白色桑葚果的桑树。

那时的村民都是吃老井里的水,大人们在井旁打水,我们小孩就站在桑树旁,用左手拽住桑树枝子,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先拣枝条上又软又发亮的大桑葚采摘,摘一个就往口里填一个。有的小孩吃着桑葚,嘴里还念念有词,发出:“嗯嗯!……嗯呀!……真好吃!真甜!”等等的话音。

熟透了的桑葚我们称之为大白桑葚,味道要比紫色的桑葚还甜,且吃不出酸味,是我们小孩最爱吃的桑葚品种。

我们一群小孩就如此这般地边吃边玩、边说边笑,直到把树上能吃的桑葚都摘取吃完,把它们全部消灭在肚子里,才尽欢而去。

有的小孩摘桑葚儿,还从其中发现了可以多摘得大白桑葚的窍门,常在清晨的时间去摘取。

你想呀,小桑树上所结得桑葚儿,因为树身不够高大,人站在平地上伸手就可摘得。而在白天的时间里,老井边你来他往的,一天到晚人流不断,有些人要是看见有熟透了的桑葚,顺手就给摘掉了。在清晨时就不一样了,因为桑树上的桑葚经过了一夜漫长时间的成长,就长出了许多熟透的大白桑葚。

所以人呀!能发现事物的窍门又勤快的人,总比别人收获多。

后来我长大了些,就学会了爬树,也上了学。记忆中最难忘的上树摘桑葚儿是在念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那是一个下午的放学时分,男生女生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个水塘时,前面有个跟我同班的女生说:“看,这棵桑树上长满了红色紫色的桑葚儿!”另有个女生说:“可是这树又高又大,我们也够不到摘吃呀!”

人常出于骄傲,总想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表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尤其是在异性面前。

于是我毛遂自荐,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上前去,自告奋勇地说:“我会爬树,可以上到树上摘得桑葚儿……”

本年级的那个小女生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高大的桑树,用反疑的语气说:“这棵桑树这样的高大,你能爬到树上去吗?”

“能!比这还大的树,我曾经都爬上去过,不信你看!”

说完我就把书包放在地上,又脱了鞋子,双手先抱住树干,再双腿夹紧树身,卯足了劲,手脚都用力向上攀爬,就像刀郎似的利索地爬到了树上。

骑在树杈上的我,居高临下,桑树下的小女生们,尽收眼底。有本年级的,有其他年级的;有认识的,也有不认得的。

再抬头看树上的桑葚,一个紧靠着一个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地长在枝条上,万红千紫的,探头探脑地在观望着四周。

我先拣枝条上紫色桑葚较多的折断了一枝,故意地拿在手里摇来摇去,得意洋洋的朝树下的女生们大声说:“谁要!谁要!”

只见一个个小女生们在树下面挥动的双手,争先恐后地抢着说“我要我要!……”

“我也要……”

看到小女生们可怜巴巴乞求的样子,树上的我自鸣得意,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很威风的“男子汉”一样。

小时候的我就知道男女有别,男孩与女孩有诸多不同之处。比如男孩比女孩胆子大、力气大……而绝大多数的女孩之所以上不了树,就是因为此原因。

由爬树我还触类旁通,悟出了些许的道理——那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高百尺,在于攀爬;付之行动是实现希望的第一步,也是成功恒古不变的法则。有些人本有爬树的资质,但因为胆子小而畏缩不前,不敢开始往上攀登,自然上不了高处,采摘不到丰盛的果实,感受不到成功所带给人的那份喜悦之情。

后来,我又折断了一些紫色和红色桑葚儿较为稠密的枝条,投给树下所有的小女生们。她们手拿着桑树枝子,欢欢喜喜地走着吃着桑葚儿,各朝各家走去了……

日出月落,暮去朝来,一晃好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村庄已是今非昔比,过去村庄的三多都已变为了三少,尤其是桑树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我是一个恋旧的人,总喜欢找寻追忆旧时光里的旧事物。所以每至春末夏初,当我看到红色紫色的桑葚挂满枝头时,仍旧会去摘桑葚儿,重温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快乐时光。至于结大白桑葚儿的桑树,我已有好多年没有见到过了,想必此种类的桑树已经在农村绝迹了吧?

2022.5.9晚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朱庆海,笔名顺华,安徽淮南市人, 197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中学毕业。因对文学爱好,靠坚持自修文学,2019年开始在《冬歌文苑》《现代散文网》刊发散文与诗,现为《中乡美》认证作家。人生格言是:施比受更为有福。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