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安的尾声(二十一)进位汉中王。刘备称王的利弊得失究竟如何?

 握中悬璧 2022-10-10 发布于天津

历史系列原创号,每周二、五上午10:30准时更新

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

↓↓↓

前文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1-20)


219年七月,刘备于汉中沔阳修建了一座高高的坛场,在那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典礼,坛下数万精兵排成整齐的方阵以壮声威,文武群臣则分列两旁。

待读过群臣的上表后,刘备拜受了汉中王的印玺和绶带,加冕王冠,之后火速命使者将上表送到汉献帝处,之前朝廷授予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也一起归还,并宣布立刘禅为王太子。

这么一来,刘备就与曹操这个魏王并驾齐驱了,他也达到了自己事业上的巅峰期。

不过这里似乎有点问题,因为在爵位册封时,只能是高等爵位册封低等爵位,所以封王的话只有天子才有这个资格。而他这个王却是自封的。

自封为王,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刘备之前走的一直是大汉忠臣的路线,他的人设就是坚决反曹,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本钱。

刘备始终坚信只要事事跟曹操相反,最终定能成事,可是在称王这件事上,他和曹操没什么两样,这不就违背了一贯的行为准则了吗?

在分析刘备称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时,有必要先来探究一下汉中王这个爵位本身。

汉中王自然和汉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不仅是刘备一生功业的最高峰,也是四百年前刘邦成就帝业的开端,因此汉中对于汉朝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年刘邦称帝后大封宗室为王,但对于汉中这块地方则没有封藩王,毕竟是他的龙兴之地。

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华阳国志)

因此刘备选择汉中王这个称号是有着双重意义的,第一层意思他是在这里建立了功业,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效法先祖刘邦,复制他的成功轨迹。

从局势上来看,刘备确实和当初的刘邦非常像,都建立了以益州为根基的政权,唯一的不同是他不可能再自称汉王了,这个避讳还是必须得注意的,因此汉中王就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彰显功业,又能和汉高祖扯上关系。

另一方面,东汉末年的形势和秦末有所不同,大汉朝廷虽然式微,但依旧是具有公信力的,不像当年的秦朝早就被天下人抛弃了。

因此刘备仅仅是在战略部署上学刘邦,而真正建功立业的路径则是学的刘秀,既再造大汉,只不过是刘备自己的汉,称王就是他的第一步。

称王对于刘备来说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可以自立门户,彻底摆脱来自曹操方面在大义名分上的压力。

之前刘备作为朝廷的左将军、宜城亭侯,与曹操对抗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毕竟衣带诏这个东西究竟有没有谁也说不好,完全是董承的一面之词,刘备根本就没见过,也拿不出来。

现在他和曹操平起平坐了,大家都是王,自然也就不会低人一头了。

其次,刘备之前的爵位只是亭侯,可他手下同样也有很多亭侯,比如马超、关羽、张飞等等。大家爵位一样,这不利于刘备对部下进行统御。

现在进位为王,不仅可以和臣属拉开差距,有利于他的统治,另外还能以更高的身份给手下人更多封赏,可以说是皆大欢喜。这就是古代臣子热衷于劝进的原因。

不过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称王一事对刘备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先再来看看刘备称王是否合理。这一点可以根据群臣的劝进表加以印证。

劝进表中主要内容就是三件事,第一是称王的目的,第二是称王的依据,第三是后续事宜。

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首先,刘备称王的目的就是针对曹操,他认为曹操就是赵高、王莽第二,必须要打倒。

而现在他自己爵位太低,不足以匡扶社稷,而且皇帝被曹操控制,也不可能封他为王,无奈之下只好僭越。

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很可惜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因为即使汉献帝是自由身,他也不可能给刘备封王,除非刘备变成下一个曹操。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曹操这个异姓都能封王,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为何不可呢?

诚然,根据汉高祖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是刘氏就有资格做诸侯王。

事实上,汉代的同姓藩王册封是很严格的,除了天子近亲都不能封王,显然刘备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他已经和当今帝室八竿子都打不着了。

也就是说,曹操称王固然不合法,但这并不说明刘备称王就是合法的,这两件事没有因果联系。

不过刘备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给自己找好了借口。

比如劝进表中就提到:周朝册封同姓诸侯,因此享祚八百年;汉初册封同姓王,因此挫败了诸吕之乱。

可是这话却只说了一半,因为表中并没有说周朝分封完同姓诸侯后没多久就发生了三监之乱,而汉朝诸侯王虽然在平定诸吕之乱中出过力,但很快又爆发了七国之乱。这些都被选择性忽视了。

刘备在自己给汉献帝的上表中也提到了类似的内容,他说周天子也受益于同姓诸侯晋国和郑国的辅佐,不过还是越描越黑,因为春秋时期最早开始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的就是郑国了,甚至还公然和天子交战。

总而言之,刘备的理论是不成立的,封建同姓诸侯不仅弊大于利,而且以他的身份也没有资格被册封。

再看刘备称王的依据,他援引的是两汉之交的时候,河西五郡共同推举窦融为大将军,合力对抗隗嚣一事。

意思就是说如果几名臣属地位相当,就可以通过共同推举的手段让其中一人的地位更进一步,而不需要通过朝廷的册封,这是有先例的。

这个理论依据看似有些道理,比如马超和关羽,他们都是朝廷册封的货真价实的亭侯,和刘备地位相同。

不过窦融的案例是相同官职之间的推举,而并非相同爵位的推举。几个太守能推举一个大将军,但并不是说几个侯就能推出一个王。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而官职方面,能和刘备这个左将军齐平的则一个都没有,此时刘备属下官方身份最高的马超和关羽也只是偏将军而已,和刘备差距过大,显然他们是没有资格推举刘备的。

当然,如果刘备希望让自己称王一事更加合理一些的话,他还有更好的选择,这里他忽略了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刘璋,由于他在刘备的控制之下,完全可以把他写在劝进表的头一位。

要知道刘璋可是朝廷任命的益州牧,和刘备这个豫州牧是平级的,他绝对是最有资格推举刘备的人。反正他已经被软禁了,就强行用他的名义,刘璋哪敢说个不字呢?

第二个人是个死人,他就是之前在定军山一战中和夏侯渊一同阵亡的赵颙。

赵颙这个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却有一个重要身份那就是益州刺史,刺史同样是州级别的高官,而且也是朝廷任命的。

刘备现在就可以利用他的名义,对外就说赵颙已经归降了,并且愿意推举自己称王,曹军方面不可能得到赵颙的尸体,因此这个事情就是死无对证,随便刘备怎么去说,曹操一点证据都没有。

州刺史虽然比州牧职权小,但至少也比马超这个自封的凉州牧有说服力多了。

总之刘备找的这个先例并不是那么贴切,排在劝进表第一位的马超就是矮子里拔将军。

另一方面,刘备的理论依据在逻辑上也有很大漏洞。

当时窦融虽然被同僚推举,但他只是行大将军事,而不是真正的大将军,他的官职依然是之前的张掖属国都尉。

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后汉书窦融列传)

可刘备这并不是当初韩信提出的那种假王,而是实打实地称王了,这明显和窦融大不相同。

另一方面,窦融等几名太守、都尉都是更始帝刘玄任命的官员,如果按照刘秀的立场,这些人都是非法的。

虽然后来窦融归顺了刘秀,但他被推举为大将军是在那之前的事,这个大将军也是非法政权的大将军,刘备引用窦融这个先例,岂不是把自己也定义为非法了吗?

由此看来,刘备的理论依据非常牵强,不具备说服力。

最后再看看后续事宜,这也是对第二点称王的理论依据做的一个补充。

在劝进表的末尾,诸臣提出称王一事只是因为对社稷有利所以才独断专行,等将来消灭了曹操,他们甘愿受罚。

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这里应该是刘备希望对之前逻辑方面的漏洞做出一个解释,窦融只是临时大将军,因此我称王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可是众臣虽然明确表态以后会甘愿受罚,但是刘备自己给皇帝的上书却完全没提这回事,虽然受之有愧,但是到手的利益是不会放弃的。

另一方面,刘备居然把左将军和宜城亭侯的印绶也还回去了,这不就坐实了他这个汉中王要永久当下去了吗?这样还怎么学窦融呢?

总而言之,刘备称汉中王的劝进表虽然写得引经据典,慷慨激昂,但其中有很多漏洞无法解释得通。

这也是刘备称王的第一个弊端,他的人设已经崩塌了。反曹反了一辈子,最终却变得和曹操没什么两样。

虽然从此以后曹操无法用朝廷的名义压制刘备了,但同时他也跟朝廷彻底决裂了。

其实对于这种没有资格做王的人来说,称王和称帝没有区别,只是一个先后顺序的区别。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虽然当时还没有这句话,但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刘秀称帝的时候已经在天下的角逐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在这一点上,刘备做得还不如曹操。

第二个弊端则更为严重,往浅了说,这是一次外交上的重大失误;往深里说,这或许导致了刘备的基业被彻底断送。

如今天下三分,三大势力中,曹操和刘备都称王了,但是有没有人考虑过孙权的感受呢?

从孙权的角度来看,称王这件事的合法性应该不是他最关注的,因为他骨子里并非汉臣,在终极目标上,他和曹操刘备是一致的。

之前鲁肃在榻上策中提出汉朝不可复兴,应该另造帝业,当时孙权表示这个目标不切实际。

可事后张昭说鲁肃太过狂妄,孙权却不以为然,反而日益看重鲁肃,这说明他在内心深处是认同鲁肃的。

因此孙权所关注的是具不具备称王的实力,而并非称王是否合理。

曹操称王也就罢了,毕竟全天下他占了大半,但是刘备竟然也敢称王?

十年之前,刘备还是那个被曹操打得没有容身之地的丧家之犬,在孙权看来,他和刘备并不是平等的,虽然双方结盟,但刘备应该是居于从属地位的。

但是现在刘备不仅在实力上已经和他不相上下,爵位上更是有了天壤之别,要知道孙权此时连侯都不是。

而且在官职上,孙权也只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身份和实际权力严重不匹配。这样一来,究竟谁才是从属呢?

这里就是刘备在处理同盟关系时的又一个失误,之前在湘水划界的时候已经得罪过孙权一次了,可刘备不仅不想着修复关系,反而继续刺激孙权,完全不顾及他的感情,这可不是维护同盟关系的做法。

孙权对这件事是非常有看法的。夷陵之战后,双方重归于好,当时东吴使者郑泉就表达了对此事的不满,而且理由很上得去台面:你刘备不是汉室宗亲吗,为何不仅不能积极消灭曹操父子,反而自己却称王称帝了呢?结果弄的刘备很没面子。

总之,刘备这次还是太冲动了,他在上表的时候完全可以提一下孙权,之前他能表孙权为徐州牧,这次怎么就不能表他为吴王呢?别管这个吴王有没有合法性,至少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后来诸葛亮在这类事情上处理得就很周全,在孙权称帝时并不表态,持默认态度,这就不会破坏同盟关系,也只有这样才是务实不务虚的最佳处理方案。

当然刘备这次称王的过程中,也是有一些亮点的,比如有一件事他就办得很不错,那就是汉中王属国的设定问题。

在劝进表中,汉中王的领地被设定为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五个郡,也就是完全局限在益州范围内。至于荆州的零陵、武陵和南郡三个郡则根本没提。

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这难道是说明刘备不重视荆州吗?当然不是,否则他之后就不会对孙权发起东征了。

真正的原因是诸侯王名义上的领地并不等价于实际控制的领地。

曹操这个魏王名义上的领土就是魏国的十个郡,但他实际掌控的领土可就多得多了。刘备也是一样,他只要实际控制这八个郡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弄到明面上来。

刘备可是自称要模仿汉初同姓诸侯王的,可是当时各个诸侯国中,规模最大的王国也就只有五六个郡而已。

内陆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比如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就是六个郡。而小一点的王国比如楚国和代国只有三个郡。

如果刘备将自己名义上的领地扩大到八个郡,那显然就不符合汉初同姓诸侯王的标准了,在这一点上他还是要显示出和曹操的区别的,五个郡的体量恰到好处。

而另一方面,完全不提到荆州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孙权的情绪。

我想这就是整个劝进表中为数不多的值得称道的地方了吧。

总而言之,刘备称汉中王是弊大于利,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实力。称王是否合法是相对的,实力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到时候即使不合法也会变得合法,但对于刘备来说,目前显然还不是时候。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希望与作者进行讨论的话请加入读者交流群,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