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茅舍女子

 祥宏讲夷坚 2022-05-17 发布于北京

宋代段子:“蟾宫折桂”指的是科举时代获得天下第一,主人公不经意间来到蟾宫,预先知道了当年科考的结果。蟾宫本来指的是月亮,故事暗示:它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原文】

扬州士人,失其姓名。建炎二年春,因天气融和,纵步出城西隅,遥望百步间有虹晕烨然,如赤环自地吐出。其中圆影,莹若水晶,老木槎枒,斜生晕里,下有茅舍机杼之音。

试徐行入观,潇洒佳胜,了非尘境。有机数张,皆经以素丝。白皙女子四五辈,绾乌云丫髻,玉肌雪质,各衣轻绡,朱衣揎腕,交梭组织白锦。转眸一顾士人,正色端容,抽簆不息。逼而视之,锦纹重花交叶之内,有成字数行:第一行之首曰李易,稍空,次又一人姓名,复稍空,又一人焉,如此以十数。乃拱手问之曰:“织此何为?”一人毅然而对曰:“登科记也,到中秋时候当知之。”馀无一语。士人遍观舍中,窗壁玲珑,风露凄切。自念此身,真如腐鼠,而得造瑶林琼圃,瞻近群玉。既情致澹泊,不相答礼,揖而辞退。诸女皆目送之。

迨出虹晕,回头注目,荡无所睹。乃蹑故道归。时过二更,郭门已闭,遂宿于旅邸。恍疑午境为梦,而历历分明可记。是岁之春,高宗车驾南巡,驻跸扬都,四方贡士云集。至八月,始唱名放榜,第一人曰李易,其下甲乙之次无一差,易正扬人也。于是悟首春所届,蓋蟾宫云。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嵩山竹林寺||嵩山三异||郴卒唐颠||孟蜀宫人||诸暨陆生妻||熊邦俊病状||临安吏髙生

【白话语音文字版】


扬州(今江苏同名地)有个士子,没记下来他的名字。他在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春日的一天,因为天气融和舒适,迈开步子走出扬州城西边一角,远远看到百步以外的地方有一道虹晕光彩鲜明,看样子像是从地里吐出的红色光环。光环里是一片圆影,莹润的感觉像是水晶,其中看到老树槎枒的样子,这些树杈在光晕里斜生着的,老树下面有茅舍,里面传来机杼的声音。

这位士子试着慢慢走到虹晕里参观,发现这是一处很潇洒的优美佳境,看样子不是尘世间。茅舍里有好几张织机,所有的经线都是素丝,有四五个皮肤白皙的女子,她们乌黑的头发都绾成丫髻,女孩们玉肌雪质,都穿着透明又有花纹的丝衣,红色的衣袖挽上去,露出手腕,双手交互梭子,她们在织白锦,也转眼看到了这位士子,她们的表情正色端容,手中的工作一刻不停。

士子凑近去看,在锦纹呈现出重花交叶的图案里,有织好的几行字:第一行首端写的是“李易”,稍微空一下,又写着另一人姓名;再稍微空一下,又是一个人名,依次排下去,写了十几个人名。士子于是拱手询问道:“你们织这个要干嘛?”一位女子很严肃认真的答道:“这是进士及第的人名单,到今年中秋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她说完此话就不再发声了。

士子看遍了这间茅舍,看到窗户和墙壁玲珑精致,轻风和露水给人一种凄凉哀切的韵味。他忽然感到自己像一只腐烂的老鼠那样卑贱,竟然能够来到这种仿佛天上的瑶林琼圃一般的地方,而且能够得以瞻睹亲近这些美好的女子。她们的情致都很澹泊,不大搭理他,他就作了个揖,算是告辞,而后离去,那些女孩子都目送着他离开。

等走出虹晕中的境界,士子再回头看,发现什么都没了。他于是沿着原路返回,时间已过二更天,城门都关了,他找了间旅店住宿。此时,他恍惚间怀疑中午的经历也许是个梦境,但这过程太清楚了!可以明确的记录下来。

那年春季,高宗皇帝带着朝臣南来,驻跸在扬州城,天下四方的待考举子云集。到了八月,殿试结束,开始唱名放榜,获得状元的叫李易,他以下的考生排名及姓名跟士子在茅舍见到的“登科记”分毫不差。李易正是扬州本地人。那位士子这才意识到在正月所经历的境界,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蟾宫”。

【祥宏点评】: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槎枒chá yā,树木枝杈歧出的样子;机杼zhù,指织机(的声音)。杼,织梭;经线,经纱或编织品上的纵线;丫髻,古代凡未成年或成年未婚嫁的女子,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编结成两个髻,其状左右各一,与树枝丫杈相似,故名“丫头”;轻绡xiāo,一种透明而有花纹的丝织品。绡,生丝;揎xuān腕,捋起袖子,露出胳膊;白锦,一种白色的丝织品;簆kòu,筘,织布机上的一种机件,经线从筘齿间通过,它的作用是把纬线推到织口。抽簆,纺织的动作;重chóng花交叶,重叠的花朵与叶子相交织的图案;登科记,科举时代及第士人的名录;二更,又叫“二鼓”,传统的本地夜晚计时法,一更,19:12。二更,21:36。三更,00:00。四更,02:24。五更,04:48;驻跸,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首春,指农历正月;蟾宫,一般指广寒宫,古代神话传说中位于月亮上的宫殿,也指月亮,相关成语是“蟾宫折桂”,指获得科考第一名。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50-《夷坚志》里的宋代科举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