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性本善?本恶?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若悟369 2022-05-17 发布于安徽
文章图片1

导读:人性的底层逻辑早已有了科学定论,而国人还普遍困惑于善恶,中企领导者更是大多执迷于本恶,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目录:

1、人性向善,但善恶不是人性的底层逻辑

2、人性的底层逻辑:对优越感、成功、人格统一的无尽追求

3、动物性:不要轻易触碰的恶之源

4、结论的物质依据

5、生物性:趋利避害无关善恶,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6、小结

Slogan:组织管理不是思想体系,而是专业的科学技术,定律和效应如同数理化的公式般清晰。

1、人性向善,但善恶不是人性的底层逻辑

1.1、儒家认为人性本善?那是伪儒的曲解

很多国人以为“人之初,性本善”代表了儒家思想,所以常说“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奉行人性本善”。但这是近千年前(南宋)的伪儒曲解,其实孔孟都没这么说过。

孔子压根没说过人性的善恶问题,只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治理方法不同,既可以使人成为无耻刁民,也可以成为恪守法度和道德的良民,跟现代心理学的“泡菜效应”异曲同工。

在《孟子·告子》中,孟子与告子辩论时说:人之向善,犹水之向下。很多人因此认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更确切的分析认为孟子强调的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本质不同。差一字,缪千里。

近年来阳明心学比较火爆,王阳明的说法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强调人性本无善恶,但皆有良知。

1.2、并未解决问题:无法一以贯之地解释人的行为表现

上述论点虽然完全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结论,但感慨先贤伟大之余,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

A、缺少论据和论证

无论哪种论点,都缺少必要的论据和论证,而且无法逻辑自洽、且严谨地解释人的各种行为表现,多是牵强附会的文字游戏和逻辑诡辩。比如孟子的论点看似有论证,但也只是辩论赛获胜而已,与观点正确与否并无因果关系。

B、并未解决问题

解释尚且牵强,现实指导意义更是有限,多用作进身之阶而已。试问,后人的遵循真的由衷吗?恐怕多是盲从或腹诽屈从,谁让皇权推崇儒学呢?

这种现象说明,一定是切入角度出了问题:善恶是果不是因,并非人性的底层逻辑!所以无法一以贯之地解释人的行为表现。

2、人性的底层逻辑:对优越感、成功、人格统一的无尽追求

2.1、人性的善恶之争是全球性的

有种片面的说法:西方信奉人性本恶。之所以说片面,是因为西方确实信奉过,而且因为没有性善论的束缚,所以还光明正大地公开宣扬。只不过,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

因为从1930年代开始,西方的性善论逐渐壮大,并最终推翻了性恶论成为主流。背后的推手是心理学的发展,只不过当时尚未成熟,依然在善恶中纠结,错把向善当做了本善。

但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终于突破了善恶的束缚,找到了可以一以贯之、完美解释人类主流行为的底层逻辑:本性不是善恶,而是某种追求。

那不分男女老幼、无论种族地域、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只要生而为人,毕其一生都在无尽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答案是:优越感、成功、人格统一。

2.2、追求优越感:人类活动的普遍基础

常说“人生无处不比较”,从学习成绩到运动比赛,再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凡事都在比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人都在追求优越感。

A、初级表现:向外求的虚荣心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虚荣心: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省吃俭用、甚至借钱也要买奢侈品;更有人全力打拼,只为在亲友面前显摆、嘚瑟一下。这一切,都是对优越感强烈追求的表现。

虚荣心的特点是向外求:试图借助外在条件来提升自身价值,以收获羡慕和认可。而实际得到的,往往是别人内心的鄙夷和背后的贬损。所以,虚荣心带有明显的贬义,层次低且难以长期持续,会越来越空虚。

B、成熟表现:向内求的永无止境

而向内求则完全不一样,多是追求自身的学识、文化、修养,以及体现自我价值的利他性行为等,越内敛越被认可和尊重。而且永无止境,越追求越充实。

对一些有突出社会贡献的名人,很多人就很不理解:明明可以挣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为什么还那么辛苦的工作呢?其实是不懂人性:那样的状态才更充实、更快乐。

C、延伸表现:追求高级感

很多人非常在意高级感,其实是追求优越感的一种延伸,不仅悦己,更可以通过展示来收获优越感。就像有人实施断舍离,但极少会不向外人展示。再比如做PPT,尽管对实际工作毫无意义,但对酷炫效果普遍有走火入魔般的追求。

2.3、追求成功:有始有终才完美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且这个成功是广义的:大到事业有成,小到日常生活中完成各种琐事;可以是具体的某一实际操作,也可以是抽象的某种精神完结。总之,有始有终才完美。

有一个心理实验:画一个不完整的圆,故意在交接处留有空白,测试者的反应高度一致:希望把圆补全,否则很别扭。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系列延伸实验,得出了蔡格尼克效应:人天生就有完成事情的本能愿望。

在电视剧《天道》中,十恶不赦的悍匪王明阳,就是因为生命“缺一个句号”:“圆”没画完。于是警察芮小丹用学识帮他画了一个“不完整的圆”,诱使他主动用忏悔、招供来补齐。

引申到职场中,就很好解释“成就感”:员工本能地希望把一项工作做完,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难以释怀。当然,极不情愿、不得已而为之的另当别论。

对成功与优越感的追求,经常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成为人类进步的底层驱动力。

2.4、人格统一:让我们成为正常人

A、我们都希望做正常人

虽然人人都在追求优越感和成功,但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只有拿到第一名才开心,而是自己觉得满意就OK。而这个“满意”源于自我认知: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当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客观实际大致相当,思想和言行的一致性较高时,称为人格统一。反之,自我认知存在分歧,或与客观实际偏差较大时,则称为人格不统一。

人格不统一有什么危害呢?往往会: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控制欲强;情绪不稳、易受负面情绪困扰;经常不择手段、缺少理智、容易伤害别人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偏激、性情孤僻、行为乖张等极端性格。

进而会影响人的思维、沟通、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人格越不统一,负面影响就越大。所以,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正常人,也就是人格尽量统一。否则,害人害己。

B、中企的职场经常破坏人格统一

很多中企大领导的人格都明显不统一,比如:存在沟通障碍,喜欢自顾自地喋喋不休,丧失聆听和阅读能力;工作中自以为是、控制欲强、缺少理智;像网红一样争流量、博眼球,极度追求优越感。

之所以如此,要么是自我修养跟不上职业发展,导致的德不配位;要么是插上翅膀的猪在大风中飞起,便以为自己是雄鹰可以翱翔蓝天。都是人格不统一的表现。

近年来中企时髦的“狼性文化”,实际效果就是试图破坏员工的人格统一,让员工变成失去理智、不择手段的偏执狂。殊不知如此一来,员工不仅综合能力大幅度下降,工作质量变差,而且对企业同样会失去理智、不择手段进行反噬。

2.5、激发人性会得到什么?

如果掌握要领,正向激发人性,人的道德水准、自觉性、公正度、创造力、解决问题和接受现实的能力等都会大幅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素质。这就是现代组织管理要推行人性化管理的根本原因。

但如果不得要领,负向激发,也可以让人变成恶魔,如路西法效应。

3、动物性:不要轻易触碰的恶之源

3.1、激发动物性会怎样?

人是高级动物,所以人性之下还有更基础的动物性:生存与安全不容威胁。只不过对身处文明社会的人而言,生存与安全集中体现在经济利益上。

如果威胁了会怎样呢?无论动物还是人,都会变的暴躁、易怒、充满攻击性,同时思维能力大幅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常说:恐惧和愤怒是思维的杀手,就是这个道理。

如长期持续,就会导致疲惫、厌倦、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状况,并诱发多种疾病。同时,人的道德水准、自觉性、公正度、创造力、解决问题和接受现实的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全面下降。

3.2、中企管理就是激发动物性

中企普遍挚爱的问责处罚、末尾淘汰、绩效考核等管理方法,就是对员工的经济利益进行刺激、对生存安全进行威胁。实际效果是:上述特性中企员工几乎全中,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中企员工表现出低素质虽然是客观事实,但根源是管理方法激发了恶之源的动物性。而一旦被外企收购,改用人性化管理后,素质很快就颠覆性逆转。

所以说,中企的组织管理,正在努力消灭想要的,同时又努力激发想消灭的,彻底地南辕北辙,管理越努力、越严格,结果就越糟糕。

而现代组织管理,之所以坚决抵制中企这些奉为天经地义的方法,不是仁慈,更不是钱多烧的,而是避免激发动物性,同时努力激发人性,得到员工的高素质,进而取得高收益。

4、结论的物质依据

4.1、主宰这些精神特性的是神经递质

上述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如果用心理学进行专业论证,将极其繁琐、枯燥。好在可以通过现代生物学找到简捷、清晰的依据。

为了便于理解,原理做了极度简化:人所有的精神特性,都是神经递质主宰的。焦虑、恐惧时会产生肾上腺素(战斗、兴奋)和去甲肾上腺素(警觉)等,简称为焦虑类物质。而所有精神层面的愉悦,都可以简单归功于多巴胺。

4.2、激发动物性时,人体发生了什么?

当人的动物性被激发时,正常激素分泌减少,焦虑类物质分泌增加,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呼吸急促、情绪紧张,进入警觉的战斗状态。这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鲶鱼效应就是这个原理,此时人和动物的求生、战斗能力是最强的,但思维能力是最差的。所以要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想动武打群架就该激发,想动脑做事就要避免。

4.3、激发人性:多巴胺成瘾

优越感和成功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所以我们才愉悦。而多巴胺还能提升人的注意力、计划性、学习能力、记忆力等等。总之,可以让人身体健康、保持活力。

而且,多巴胺具有成瘾性(冰毒的机理就是强烈刺激人体巨量分泌多巴胺),可以促使人持续追求更强的优越感、更大的成功,无穷无尽。

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方式还有很多,掌握了机理,就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解释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人性更基础的底层逻辑。

4.4、人性向善的依据

生物学原理非常简单:无论面对“善”还是“美”,都会触发人脑的相同区域(眼窝前额皮层内的神经元),将两者等同视之。想要区分,需要用后天培养的理性。

尽管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不尽相同,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此,向善之心必然人皆有之。

心理学实验也证明过“善”与“美”的明确关联性,但远不如生物学来的简单、直接。

5、生物性:趋利避害无关善恶,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人不仅是动物,还是生物,必然具备所有生物的必然特性:趋利避害,否则也进化不到现在。

5.1、趋利=自私=恶?那是语文没学好导致的逻辑缺陷

但很多人把趋利视作人性本恶的依据,典型逻辑:趋利=自私,自私=恶,所以人性本恶。看似有理,其实是语文没学好导致的逻辑缺陷。

何为自私?只为自己打算,罔顾他人利益叫自私,比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那趋利就一定要罔顾他人利益吗?当然不是。更何况,通过利他(比如助人)来体现自身价值,本就是人性追求的一种“利”,难道利他也是自私?

所以,人性趋利是必然,自私却不一定。

5.2、趋利避害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趋利避害都是核心推动力。所谓组织管理,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建立相应的利害关系,以达到想要的结果。包括创建企业文化,也不过是营造利害环境。

只不过,中企对此认识严重不足,不仅对员工的“利害”认知存在根本性错误,更是让几乎所有的员工和部门,都处在利益的矛盾冲突之中,管理必然混乱。

5.3、善恶是趋利避害的外在表现,取决于三观

每个人对“利害”的定义往往不同,所追求的优越感和成功多少都会有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不同。

所谓善恶,不过是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因三观不同导致的表现差异。比如同样的想要见利忘义,有的人小利即可,有的则需要利益足够大,而有的则是无穷大。

6、小结

人性的善恶之争早该结束,因为科学的定论早已有之。但不知为何,国内对此的认知仅局限于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应用领域完全空白。

比如中企当下的组织管理,对人性的认知依然深陷迷茫,并南辕北辙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劳资矛盾尖锐、员工素质表现差、总体效率极低。否则,不仅员工可以快乐、充实、高效地工作,中企也能获得更长足地发展。

本节内容只是最基本的原理框架,就像数理化的基本定理和公式,想要正确应用拿高分还远远不够,后续逐步讲解。

撰稿:张宇华

校审:徐千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