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洒播诵|王继兴【友情诗笺】071《致唐玉润先生》

 我是肖洒 2022-05-17 发布于河南


     三毛说: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偶染小疾,被迫住院数日。每天静卧病榻,细数点滴,禁不住思絮飘飞,心游万仞。最思念的是平生途中的亲朋好友,遂生《友情诗笺》的构想,且允许我名次不分先后地慢慢道来。——王继兴己亥冬月。


  文/王继兴    诵/肖洒

小引】唐玉润,著名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美学学会理事,兼任郑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教育学院教授等职。其书画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展出。早年间,郑州街头随处都能看到他书写的匾额。他的榜书,几乎成了郑州的文化名片。

   我有幸成为唐先生的忘年交,情谊笃深!50多年前我结婚时,他曾特意用四尺整张宣纸,横幅为我书写了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全文,在我家主墙上挂了多年,我至今还悉心珍藏着。

   他岁届八十时,拟举办一次大型书画展,同时要出版大型书画集,特令其大公子唐海登门约我为书画集撰写序言。事后,他特意用四尺宣整张为我画了一幅《牡丹图》……

   啊啊——

中州谁能不知君,

绿城榜书第一人。

志笃翰墨守砚田,

情倾书画寄终身。

千家厅堂成展室,

满城匾额乃碑林。

不藉天风自展旗,

唐门弟子多如云。

                 





唐玉润先生




《致唐玉润先生》(王继兴书法)

唐玉润先生书写的部分匾牌(图片集纳)

《唐玉润书画集》序

        王继兴              

      欣闻唐玉润先生年届八十,杜甫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华诞更堪称耄年山寿,此一喜也;又闻届时唐先生要举办大型书画个展,预想开展时一定满厅琳琅,高朋云集,此二喜也;再闻届时唐先生还要编印大型书画集,定会洋洋荟萃,光彩夺目,此三喜也。如此三喜临门,不可不贺!

 以何贺之?

 “春酒流香酣寿酒,耄龄添美祝遐龄”、“阳春正献瑶池瑞,耄老频添海屋筹”之类传统贺联寿幛颇显陈旧,我想用四句白话来表达我对唐老先生的由衷敬意和诚挚贺情。

 其一,“椽笔时惊九天云”。

      唐先生的成名,是从书法起步的。他弱冠即伏案描红临帖,十多岁便挥毫为人书写匾额,近两万五千个日日夜夜,他夜以继日,刻苦攻读,广采博纳,勤奋磨砺,终于练就一支如椽健笔。他早年力攻颜真卿,以后探承何绍基,而且善于糅合和融化,因而到了晚年,他的腕底既有颜体“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唐人书评)的雄秀神力,他的锋端又有何体飞动跳跃、纵横跌宕、流金出冶、随范铸形的灵动意趣。二者相辅相成,十分难得。我曾多次临案观摩,但见他椽笔在握,龙腾蛇舞,毫如利刃,入木三分,纸上大有九天雷鸣、地动山摇之势。那功力叫人只有赞叹的份儿。所以称之“椽笔时惊九天云”。

 其二,“匾额满城乃碑林”。

   天下碑林多多,但个人的碑林我尚未领略。而唐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个人碑林”面世,——我指的当然是郑州街头那些大小店铺、工矿企业、医院学校、机关单位等等的匾额和标牌,处处都是雄强劲逸的“唐体”斗字。那时候,在郑州连中小学生和普通市民在内,一谈书法,大概首先想到的便是“唐玉润”。“唐玉润”这个名字,几乎成了书法家的具象标志。这就是他的书法所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效应。我敢说,几十年来,不论神州游客,抑或海外鸿宾,凡访问郑州再离开郑州之后,郑州为之刻入脑际的“城市文化符号”之一便是“唐体”匾额。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先生的手书匾额,早就成为郑州市的“文化形象名片”之一种了——尽管那时候还没有名片风行。我认为,还艺术给人民,还艺术给社会,唐先生在以自己朴素的意识和理念,较早地实践着这一从事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宗旨。我是很崇慕街头店铺那些匾额的。我习惯地把大街两旁的匾额视为书法艺术长廊,直到现在我走路时还爱东张西望,南品北赏,我对书法的痴情是从这里萌生和培养的。诚然,匾额毕竟不是碑林;但是,“口碑”往往影响更深。所以我说“匾额满城乃碑林”。

  其三,“砚田耕耘八十载”。

 “书画同源”。——唐先生先书后画、亦书亦画、珠联璧合、书画双馨,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书论和画论上这一规律性的结论。中国书法史和美术史上的璀璨众星大多都是这样。唐先生的绘画主攻花鸟,郑州的市民尊称他“唐牡丹”。因为牡丹雍容大气,华贵艳丽,流溢着温馨喜庆的色彩,蕴含着蓬勃富足的希望,正好默契唐先生在解放后眼见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激荡在心的豪迈激情,因而泼墨施彩,更容易下意识地沉入难耐的创作兴奋之中。还有一个原因是:普通百姓酷爱牡丹者众,他要厉行还艺术给人民、还艺术给社会的宗旨,牡丹自然成了他笔下最常画的题材。其实,他的画路特宽,紫藤、荷花、杜鹃、月季、秋菊、冬梅、翠竹、迎春等等诸多花卉和各种飞禽草虫,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由于他的绘画以书法为骨,尤重传统的继承,所以从其精、气、神的内涵和水、墨、彩的表现上,都灿烂而单纯,浑融而简概,繁不至腻,简不至空,艳不失雅,新不失古,稍加细察,都能从中找到徐渭、 八大、 吴昌硕、 齐白石的神韵和笔意来。此之谓“砚田耕耘八十载”。

 其四,“神州永驻万年春”。

   春往秋来,花开花谢;年届八十,岁月悠悠。唐先生坚守砚田,笔耕不辍,他总共写了多少幅字?画了多少幅画?几百幅?几千幅?几万幅?旁人数不清、说不清;他自己怕也数不清、说不清。这些字和画,年年月月,陆陆续续,南索北求,东流西散,或收藏于各级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档案馆内,或珍藏于教授、学者、干部、群众家中。我在遐想:倘若把唐氏之作全部集中起来搞一次特大型展览,那将会林林总总,蔚为大观,竞彩斗奇,春意无限!啊!自然界的春天倏忽即逝,艺术品的生命万年永存,——这正是艺术家最值得自慰、自得和自豪的事情。所以我说“神州永驻万年春”。

  以上四句话连起来,则是——

   椽笔时惊九天云,

   匾额满城乃碑林。

   砚田耕耘八十载,

   神州永驻万年春。

(2004年7月,于松月斋)  

           

作者



王继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郑州大学兼职教授,河南省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河南都市报的开创者,“范长江新闻奖”首届提名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大河报》创始总编辑。曾任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杂文学会会长,创造了一个时代的报业传奇。他不仅是新闻大家,还是著名散文家、杂文家、摄影家、诗人和书法家;他博学多才,泼墨成文,心血凝为笔踪,锋端时系雷声。他学养深厚,著作等身,著有《编报余墨》《黄叶集》《萍踪感悟》《醉享夕阳》《诗意人生》《云影笔踪》《鸿影墨痕》等 10 多部作品。他年过八旬,仍笔耕不辍,在微信朋友圈开设“赏影百札”“镜头思絮”“诗意旅程”“意难忘— —杂文老友丰采录”等专栏,在美篇上开设“友情诗笺”“趣味岁月”等专栏,相继发表专题和诗文 400 多篇,俨然一老年网红。

朗诵



肖洒,播音指

特别推荐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演讲与口才分会会员

点击福利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60篇(合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